疫情之下 好一場曠世中美攻防戰(上)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近數十年來,還從未有過任何事件能像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這樣令全球停擺數月。這無疑是人們邁入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一場全球危機。與此同時,這也是一份全球試卷。各國各異的抗疫策略和「成績」,也讓我們得以更為真切地認識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差異。

而原本就在國際場上舉足輕重的中美兩國,更是分別以「第一個疫區」和「最嚴重疫區」的現況,受到世人矚目。

血腥的「疫情上半場」

回望中國疫情最嚴重的2月初,每日數百人病逝的趨勢,引發國民驚歎。再看美國疫情最嚴重的4月初,數以萬計的累計死亡,更讓美國人驚詫地發覺,這個起初被人輕視的病毒,竟帶走了比為期15年的越南戰爭還多的國民性命。

+3

更可怕的是,自4月中旬開始每日新增兩三千餘人病死的情況(4月16日和18日更分別創下4,928人與3,770人的駭人記錄),打破了美國所有戰爭的記錄——即使是美國南北內戰最血腥的蓋茨堡戰役(Battle of Gettysburg)和安提塔姆戰役(Battle of Antietam),單日死亡人數也未超過3,600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血腥的諾曼底登陸D-Day當日犧牲約2,500人的記錄也顯得相形見慚。

如今,兩國疫情皆已平緩。中國最初的「震中」武漢早在4月8日便已解封,生產生活秩序現正逐步正常化;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也已邁過最艱難的時期,各地雖然仍未出現「轉捩點」,卻似乎也不再惡化,出現了「高原化」(Plateauing)趨勢,白宮呼籲了數周的「重啟經濟」,也自4月下旬開始,逐漸獲得愈來愈多的討論,各州緊密謀籌「解凍」。

這表示,中美兩國皆已完成這場抗疫之戰的「上半場」,疫情邁入可控階段。接下來,如何一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另一面在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全面推進復工,將是兩國在「下半場」分別面對的共同挑戰。

可是,兩國「抗疫之戰」的下半場又遠不止於此。隨着疫情減弱,有些爭議會減弱,有些爭議只會加劇。尤其是在原本就頗為動蕩的中美關係之間,再小的問題也可能引發巨大爭議。

美國戶外家具製造商NorthCape位於芝加哥的工廠轉為生產個人防疫物資。(Getty)

美國於「下半場」的對華攻勢

過去一段時間裏,兩國圍繞信息透明度、疫情源頭、防控模式、擔責與賠償、國際影響力等多個領域展開了「真真假假」的爭論——針對病毒的抗爭或許已經成功,但圍繞病毒的「博疫」卻並未停歇,且也沒有短期內停歇的跡象。

美國這邊,白宮方面特朗普模棱兩可,先後矛盾,時而看似無意地埋怨質疑中國,時而重申美中高層的互信與協作;國務院方面蓬佩奧(Mike Pompeo)愈趨扮演美國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角色,甚至屢屢發出沒有事實根據的指責,成為中國外交部屢屢炮轟的對象;國會方面以科頓(Tim Cotton)、克魯茲(Ted Cruz)、盧比奧(Marco Rubio)等共和黨人為代表的議員多次以陳述事實的口吻宣傳尚未獲證明的假設,以極具爭議性乃至混淆視聽的措辭,發起對中國的輿論攻勢。

與此同時更需留意的是,近三個月來,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國會亦持續在貿易關係、技術競爭、媒體往來、港台、涉藏等很多問題上出台新的政策舉措,對中國全面施壓。美國反對黨、智庫、媒體等,近來涉華政策的報告和評論亦有所增多,基調同美國對華政策相呼應,甚至呼籲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烈的政策。可以預見,在今年美國大選過程中,中國必然會是一個比以往更加核心的議題。

中國轉守為攻

反觀中國這方,近兩年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政府、智庫、媒體、民間輿論,對美國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中美關係都被中國視為重中之重,如今取而代之的則是「針鋒相對,敢於亮劍」,政府和社會對美國「反華」言行的容忍度皆大大降低。今年4月,歐亞集團基金會(EGF)發布年度「全球對美國民主的看法」民調,相較於去年的民調結果,來自中國的受訪者對美國的好感度也下降了20%,對美國民主的好感度下降了15%。

針對此次疫情,科學界對病毒的眾多研究中,任何稍有一點指向「病毒有可能最初發源於美國」的內容,都會被進一步擴大乃至片面曲解,並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廣泛流傳。針對美國的「中國病毒」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個人Twitter賬號拋出「病毒有可能由美軍帶入武漢」的說法,並稱美國欠中國一個解釋,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3月16日,楊潔篪應約同蓬佩奧通話,楊潔篪直言「美國一些政客不斷詆毀中國和中方防控努力,對中國進行污名化,激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中方正告美方,任何詆毀抹黑中國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中方堅決反擊。中方督促美方從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願出發,與中方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外交部近來愈發頻繁地以這類嚴厲措辭「正告」美方,措辭之厲堪稱數十年之罕見。

很明顯,中國不願再逆來順受了。

危難之下的「決斷」和「機遇」

中國是此次疫情的第一個「震中」,這是各界普遍的認知。而當全球確診案例相繼爆發,乃至美國竟成為最嚴重的疫區,連關鍵的總統大選初選都能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中美關係也迎來了數十年未見的最大危機期。

頗為有趣的是,面臨這次危機,中英文「危機」一詞的詞根脈絡,也映照着兩國對疫情的處理態度。

英文crisis一詞來源於希臘語的krisis,意為「決斷」;特朗普政府在面對此次疫情時,也一直在「採取強制社會管制舉措與否」、「諉過中國及世衛與否」、「復工與否」等問題上一再做着決斷。而中文「危機」一詞,也恰是「危難與機遇」的組合,面對疫情,中國政府一直在應對危難的同時,嘗試化危為機。

4月22日,特朗普以保護就業為由,簽署暫停移民60天的行政令。另一方面,在封城措施下,美國各地接連爆發反對居家隔離令的示威遊行。(AP)

在此認知下,美國方面以共和黨和白宮為代表的執政方顯然已經做出決斷,要一面努力扭轉自身抗疫不力的形象,試圖將國內疫情與中國綁定;另一面也在疫情之下加大對國內企業及國際社會的動員,繼續推動以「脫鈎」為名的「去中國化」政綱。可以預估,除了政治、輿論、科技、商貿以外,美國也會於2020年間再度以香港、台海、新疆、西藏為對象,挑動中國主權問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中國,在向全球公開共享各類研究成果的同時,也向多國提供醫療支援,且作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並未因本國新增確診病例的迅速減少而對口罩、呼吸機和其他設備的生產減產,反而在加大馬力生產,向世界百餘個國家或賣或捐。習近平則在整個3月4月期間一國接一國地與各元首通電致訊,協調抗疫,表達願意予以支援的誠意。外交部等部門也一改此前「嚴謹內斂」的作風,高調傳播中國抗疫經驗,乃至傳遞「中國方案」對各國的借鑒意義——此番「出位」的外交策略,無疑凸顯中國政府嘗試「轉危為機」、「轉守為攻」的意圖。

最終的結局尚需拭目以待,不過可以基本判定的是,類似「決斷」和「化危為機」的處理方式,將成為美國及中國對待此次疫情的基準。

未完待續:

疫情之餘 中美相博的究竟是什麼?(中)

疫情之後 以何種眼光再看中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