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變天】最陌生的熟人馬哈蒂爾再出征 馬台關係何去何從
自92歲高齡的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5月9日成功實現馬來西亞的首次政權輪替後,中國官媒開始恢復稱呼他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對台灣而言,馬哈蒂爾或許已成為「最陌生的熟人」。
90年代的「馬台蜜月期」
在後殖民時代,民族主義的浪潮卷席東亞地區,讓此地區一度出現叱詫國際政壇的威權領袖。他們透過強勢的領導帶動國家發展,出現「亞洲四小龍」(日、韓、台、港)、「亞洲四虎」(馬、泰、印、菲)等經濟蓬勃的國家或經濟體。那個年代留下來的威權領袖,如今還能為人所熟悉的,大概就剩下92歲的馬來西亞現任首相馬哈蒂爾和95歲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
根據公開記錄,馬哈蒂爾曾分別在1984年、1988年與1997年訪問台灣,其中1984年和1997年是在桃園機場作「過境外交」。而預計會在2年後接任馬哈蒂爾成為馬國第八任首相的安華(Anwar Ibrahim)也曾在1998年訪台,當時他擔任馬國副首相與財長。
最重要的是,上世紀90年代也是李登輝推動第一波「南向政策」的時期,同時得益於日本的「雁型模式」產業鏈分工下,台灣在1989至1998年之間,常年位居馬國前五大外資來源國,並在1990和1994年位居第一。因此,上世紀80年代末也就成為馬來西亞與台灣自1974年斷交後的「蜜月期」。
馬哈蒂爾1988年甚至還率領3名內閣部長密訪台灣,這自然引起中方不滿。馬哈蒂爾1988年9月8日回應中方稱,馬國官員前往台灣主要是為招商,不等於承認台灣,是為馬國國家發展所需,而鼓勵台商前來投資。因此,馬來西亞在國家發展所需之下,積極提升雙邊在政治經濟的關係,其中1969年至1972年曾擔任台灣外交部駐吉隆坡領事館領事的台灣前副總統蕭萬長功不可沒,當時蕭萬長在馬國就已認識馬哈蒂爾。
在台馬高層私人「精英網絡」下,雙邊高層官員得以有密切的互動。當時具體成績包括台馬雙邊的首屆情報會議在1984年4月於台北舉行;1986年台馬雙邊互設經濟委員會;1987年馬國在台設「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1988年馬國政府允許將台灣駐馬的「遠東貿易旅游中心」改名為「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中心」,1992年則改為「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1992年5月,時任台灣經濟部長的江丙坤訪問馬國;1993年12月,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率領新聞局長胡志強、經建會主委蕭萬長、外交部次長房金炎到馬國進行非正式訪問,並拜會馬哈蒂爾;1996年9月,時任外交部長章孝嚴以私人身份訪問馬國;1997年11月27日,馬哈蒂爾自溫哥華參加APEC會議後,到桃園機場進行「過境外交」,他也是首位提出與蕭萬長見面的東盟國家領袖。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時任台灣副總統的連戰1998年3月5日赴馬來西亞拜會馬哈蒂爾與安華。同年4月25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蕭萬長率外長胡志強等人訪馬;7月20日,時任馬國首相署特別任務部長的達因(Tun Daim Zainuddin)秘密訪台拜會行政院長蕭萬長。達因現已被二度拜相的馬哈蒂爾招攬進五人精英經濟顧問團。
儘管台灣第一波南向政策因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而遇挫,但台商在當地打下的基礎,也奠定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與此同時,中國也挺過亞洲金融風暴,進入21世紀後的經濟發展成就更是受到世界矚目。那時包括馬國在內的東盟國家,開始大幅提升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而當時首次政黨輪替後的台灣,也因陳水扁政府的「烽火外交」政策,國際影響力逐漸式微。
台學者:台馬關係會更好
5月28日,一場探討馬國變天後的研討會在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擔任研討會主持人的台灣前駐馬來西亞代表羅由中指出,馬來西亞未來兩年將由馬哈蒂爾與安華共治。他樂觀地認為,由於過去曾訪台的馬哈蒂爾和安華都對台灣相當了解,有助未來台馬關係的發展。
他續指,由於馬來西亞以華裔為主的政黨——行動黨是這次選舉的大贏家之一,而行動黨的主要幹部對台灣也是非常了解,如現任馬國財政部長林冠英之前在檳城州當首長時,許多政策治理都是以台灣為學習對象,相信台灣與馬來西亞未來將會有更多雙邊合作的機會。
台灣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林若雩教授向《香港01》表示,馬哈蒂爾當年對待台灣與大陸的態度是相對平等的。
林若雩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記者,1998年曾專訪過馬哈蒂爾。她認為,馬來西亞現在的政治、經濟問題是由馬哈蒂爾過去施政時期造成的,如今馬哈蒂爾再次就任首相,可謂是「解鈴還須系鈴人」。
她指出,馬哈蒂爾過去推出「向東學習政策」(Look East Policy),加上他上任後又首訪日本,所以推測馬哈蒂爾在新任期,將採取拉攏日本的政策,這將對台灣有利。
由此可見,外界對馬國變天有助馬台關係發展的判斷,多出於兩個基本點:一是馬哈蒂爾過去執政時期對台友善的態度;二是現在的執政黨希望聯盟與民進黨一樣,有過長期在野的歷史,因此過去在跨國的政治網絡上多有聯繫。
不過畢竟「馬哈蒂爾1.0時代」與「馬哈蒂爾2.0時代」的國際大環境已大不相同,台灣2017年僅位居馬國外資排名第9位,台灣對馬國的經濟重要性已不比當年。至於馬來西亞與台灣的關係,能否在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的政治下有所突破,還是有待觀察。
台灣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系主任陳佩修指出,馬哈蒂爾領導的希盟政府現階段主要着眼於檢視前首相納吉布政府的貪腐問題,並無推出反中政策,也非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主要還是對馬國主體性的考量。
陳佩修認為,未來台馬關係的發展將比以往更困難,雙邊領導人欠缺精英階層的關聯性。台灣在民主化後,雙邊缺少精英網絡的發展,而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東南亞關係也江河日下。
對於整個國際現況,他認為不是中國大陸崛起,台灣就必然衰退,而是台灣自身的衰退。因此,陳佩修主張台灣跟任何國家都該有優先項目,要有策略地去推動個別國家更高階官員的互訪、定期互動,而外館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東南亞政治變化萬千與台灣的機遇
綜上所述,縱然台灣在90年代曾是馬來西亞的重要外資,同時在官方領域也有密切互動,但馬國與台灣的關係仍僅限於經貿領域,而且這還取決於的台灣自身經濟實力。除此之外,還有兩岸關係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兩岸關係上,馬哈蒂爾早在2000年4月就在日媒《每日新聞》發表文章。對於台灣多數民眾選擇傾向台獨的陳水扁,他認為中國無意讓台灣獨立,後者必須滿足如香港所享有的擴大自治程度。馬哈蒂爾表示:「對台灣新政權而言,麻煩的是外國勢力的介入,若台灣和中國為敵,將符合其他大國的利益」。他續指,馬來西亞一直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因那是歷史的事實。
而18年後,馬哈蒂爾接受台灣媒體《天下雜誌》專訪時稱,馬來西亞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也相信台灣希望自主,馬國不會介入所謂的「內部政治」,馬方希望同兩岸保持貿易關係,同時不能忽略中國這一個大市場。他又強調:「我們不想要介入兩岸問題,這要由你們自己來決定」。
回顧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不穩定的兩岸關係以及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烽火外交」政策,確實給周邊國家帶來憂慮,因此馬哈蒂爾以一貫之的「一中原則」表態,顯見他並不想蹚渾水,況且他也無力在短短2年任期內推動有挑撥性的外交政策。
至於國際局勢層次上,以當前東南亞國際政治現況而言,確實中國部分「一帶一路」項目因自身問題而在投資國遇挫,同時也面臨來自美國、日本和印度力推的「印太戰略」的挑戰。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5月29日至6月2日訪問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3國,雖然莫迪僅跟馬哈蒂爾進行禮貌性拜會,並未達成任何具體承諾,但宣示意味濃。而取得具體成果的則是印度與印尼,共同開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印尼西部港口城市沙璜(Sabang),並公布一份亞太地區的願景文件。同時,莫迪也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7屆「香格里拉對話」。
近年來東南亞國際政治局勢迅速變化,明顯出現為平衡中國影響力的對衝局面,對一直押寶在「印太戰略」的台灣而言,儼然看見了選對邊的趨勢。而且,這對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台灣而言,也被認為是個契機。
因此強調馬國主體性與國家利益的馬哈蒂爾再次就任首相,以及當前不利於中國影響力的東南亞局勢發展,這是否會讓台灣從中得益,或是成為霸權棋子,仍有待觀察。不過不能忽略的是,縱使東南亞國家多有試圖抗衡中國的影響力,但對屬中國「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還是有一定的敏感度。
對信仰權力政治的馬哈蒂爾而言,他已表態不會介入兩岸問題,預計兩年後接班的安華也不會偏離「一中政策」的主軸。馬國除了從台灣得到經貿利益外,並未有值得追求的國家利益驅使馬國介入兩岸事務。
最後,台灣部分媒體對馬國選舉的錯誤詮釋也值得省思,如《三立新聞》報道馬哈蒂爾贏得大選時,用字卻是「反中派(馬哈蒂爾)贏了」,引起馬國網友不滿。他們在《三立新聞》的Faceook專頁留言表達抗議,因為「馬國變天」乃因大家都不滿前首相納吉布政府的貪腐問題,而非「反中」。最終《三立新聞》不得不撤下該新聞,並發出道歉聲明。
雖然馬哈蒂爾對部分中資項目持有批判立場,但台灣若因此而見獵心喜,認為「新南向」找到了個可以落腳乃至和「一帶一路」對抗的據點,恐為一廂情願的心理安慰,必須以更「接地氣」的視角了解馬國的國情發展,以免做出不必要的錯誤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