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王儲再玩火 過度放大伊朗威脅或終招禍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接受美國雜誌訪問時大開對以色列修好大門,毫不掩飾對伊朗的厭惡,是沙特阿拉伯在外交及國內改革愈益強勢的象徵。然而最可怕的並不是過份的比喻,而是這種「過份」根本是沙特高層的共識。

「我相信伊朗最高精神領袖顯得希特拉更好,希特拉沒有嘗試做他正在做的事。希特拉嘗試征服歐洲,最高精神領袖希望征服世界。」穆罕默德在《大西洋雜誌》的訪問中,這樣形容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

沙特將伊朗視為頭等大敵絕非新鮮事,但用上納粹德國領袖希特拉(Adolf Hitler)來形容伊朗的最高精神領袖,就將兩國的「敵對關係」提升到另一層次。

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一直對伊朗表示敵意,他上任後從沒對伊朗放鬆。(路透社)

為應對這個頭號大敵,他在訪問中更大開對以色列修好的大門。這位31歲的王儲指「我相信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有權擁有自己的土地。但我們須訂立和平協議,確保各人都有安定的生活,並建立正常關係。」而自穆罕默德逐漸掌握國家大權後,沙以兩個以往不咬弦的國家確實愈走愈近,去年更有傳王儲本人秘訪以色列。

政府不斷妖魔化伊朗?

視伊朗為最大敵人是沙特國內的主流意見,持這些意見的人認為伊朗是一個地區霸權,而伊朗在也門、敘利亞及黎巴嫩等地的介入亦會被這批人士視為包圍沙特的行動。而伊朗近年與阿聯酋及巴林等國爭奪小島,及它與俄羅斯等國於敘利亞的通力合作,難免也會激起沙特人的危機意識。

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有份決定政府的對外姿態。(路透社)

但目前掌管軍政經大權的穆罕默德及其政府內部對伊朗的想像,或許比以上的更誇張。將伊朗與納粹德國對比或許已非新鮮事,在最新一期《紐約客》雜誌中,沙特海灣事務部長薩米爾(Thamer al-Sabhan)就指伊朗與納粹德國在思想上非常相似,並指他們正集結一支「新的伊斯蘭部隊」,將帶來「混亂和侵略」,而能從中阻止的「就只有沙特」。

美國前副國務卿布林肯(Tony Blinken)受訪時亦回憶起2015年3月與穆罕默德會面時的說話。布林肯指「他(穆罕默德)告訴我,他的目標是要消滅也門內所有伊朗的影響力。」布林肯當時就當面質疑穆罕默德的做法,指他可以減少或削弱伊朗在也門的影響力,但絕不可能消滅,可是之後穆罕默德就出兵也門,戰事至今仍未停歇。

這種對地緣政治的解讀,亦令沙特近年一直推行極為強勢的外交政策,直接導致埃及前總統穆爾西下台、卡塔爾被圍堵等區域亂象。在這種敵我二分的思維底下,沙特幾可肯定將妄顧以色列人逼害巴勒斯坦人的仇恨,繼續與之修好以對付伊朗。但將圍堵伊朗的圈愈劃愈大時,難保阿拉伯世界會出現更多也門、敘利亞及利比亞、亦令擦槍走火的機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