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美國對中國的三大誤解︱專家有話說
10月18日,由新加坡通商中國(Business China)主辦的2024年第15屆慧眼中國環球論壇(Future China Global Forum)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舉辦。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和副總統王瑞傑,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畢井泉作為主賓出席,多國官員、學者及商業領袖等700餘人參與會議。
本屆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主題為「加強多極世界合作」,討論話題涵蓋地緣政治變化、經濟機遇與挑戰、中國政策和新興技術等。
CCCW創始主任李成教授,與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教授、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姚洋,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教授Frank Pieke共同主講分議題「聚焦中國政治與經濟走向」,探討中美地緣博弈背景下的全球經濟流動,以及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等。李成教授結合在美國多年的工作研究經歷,圍繞美國對華的三大誤解展開。
誤解一:中國決策更關注政治而非經濟問題
李成反駁道,近一年內中國高層走訪上海、義烏、濟南等多地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並與當地民眾交談,這些都展現出問政於民、實事求是的作風。中美對經濟的評估方式不同,不能片面討論中國經濟政策的效用。
短期政策與長期戰略應當平衡看待,處理發展與安全、增長與穩定的矛盾關係一直是各國領導人長期關注的話題。
基於自身研究,李成指出在過去30年間,85%的中國領導幹部有着長期基層治理經驗,他們的政治生涯始於省市縣級。不應低估這些人才處理經濟事務的能力。
而且,觀察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道路就會發現,「一帶一路」「雙循環」和綠色發展等提法,已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事實會證明這些是前瞻性的戰略佈局。
誤解二:美國實行「脱鈎」和產業轉移是源於中國的政策環境轉變
李成指出,外企在華面臨的主要難題並非政策環境,而是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的轉變。反而是西方國家實施「脱鈎」「去風險」和產業轉移正在對各國營商環境造成艱鉅挑戰。相比之下,中國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李成認為,從三中全會的「創新發展」主題裏可以看出,私營部門會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一直強調擴大內需,不論是「擴中」還是提高城鎮化率,都將形成巨大的新消費需求。在此情景下,外商無論大小規模,都有可能迎來利好與投資合作契機。
李成強調,區域化與全球化一直是中國不可忽視的發展機遇。如果西方國家選擇在此時退出合作舞台,中國則應在中東和東南亞地區尋找更多新的合作伙伴。
誤解三:中國干涉美國內政、試圖取代美國的國際地位
李成表示,中國領導層主要關注的是國內發展,而非取代美國。他認為,美國仍未習慣於直面美中關係已成為國際社會主要權力關係這一事實。至於干涉,李成以近日美國國會提出撥款16億美元用於反華宣傳為例,指出美國才是一味干涉他國內政的始作俑者。
最後,李成強調,各國只有理解了中國領導人面臨的發展問題和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才能正確理解中國;只有正確理解中國,才能在與中國的政治和商業往來中實現合作共贏。他呼籲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保持開放態度,並強調國際合作與全球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