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素人參選缺資源零印象 如何說服街坊投你一票?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拉架買餸車內放上幾疊印有個人頭像的傳單,插了幾支寫上中文全名的旗幟,再捧着摺疊起來的易拉架,素人們開街站的基本配備就充足了。隨着區議會選舉的日子(11月24日)逼近,除了建制、泛民兩大陣營一如以往開始選舉工程外,一群沒有政黨背景、甚少從政經驗的政治素人也開始提着簡便行裝,帶着各自的理念走進社區。
上屆區議會選舉,不少參與雨傘運動的素人希望從社區建設做起,深耕細作,讓民主精神「傘落社區」,多名「傘兵」當選,為社區注入新動力。隨着今屆區議會選舉確認參選人資格後,滿街旗海、參選人戴着彩帶和助選團在各處跟居民打招呼的景象再度出現。不同的是,在反修例風波持續之下,有很多受到政治事件啟發的素人積極加入議會戰線,成為今屆區選焦點。史無前例地,今屆區選各區均有競爭,候選人自動當選的選區不再存在,區區有票投。

一場反修例風波,反映政府的管治問題及漠視民意,亦揭示立法會及區議會的代議政制失效,未能就政策有效諮詢及上達民意。坊間因而有「重奪區議會」之說,冀扭轉區議會由建制派壟斷局面,從而改變議會生態及議政文化。

正因為意識到走入體制的重要性,今屆新登記選民人數及參選人數均創新高,反映民眾求變之心。可是,素人欠缺地區耕耘經驗,要進入議會面對不少挑戰,單憑政治理念與改造社區的願景,他們似乎難以入局。到底,素人參選有何限制和優勢?從上屆區選勝出的傘兵經驗看,素人進入區議會又有沒有帶來新氣象?

現年25歲的謝旻澤是參選荃灣區麗濤的年輕素人,挑戰當區現任區議員黃偉傑。(高仲明攝)

每次出現都穿着素色文青風襯衫、架着八角形眼鏡的謝旻澤,是參選荃灣區麗濤的年輕素人,挑戰當區現任區議員黃偉傑。今年25歲的他,大學生涯大部份時間都在生物實驗室度過,畢業後在科學園繼續研究生物醫藥科技,參加區選是他從前想也沒想過的事,也跟他的人生經歷扯不上半點關係。

謝旻澤曾參加不少大型社會事件,但從來沒有走到前線或站出來面對群眾。今次決定參選,主要是受反修例運動的啟發,開始思考為了香港的前途,可以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而議會戰線,是他認為可以帶來改變的出路。

今屆參選的素人不少跟謝旻澤一樣,都是受反修例運動影響,甚至有人在網上平台「連登」組成宣傳平台「自由系」,以為可以出戰因沒有對手而令候選人自動當選的「白區」。這班素人背景各異,包括公關公司行政總裁、大律師、會計師及社工等,他們缺乏地區工作經驗,令街坊難以認識他們,又或相信他們能在議會內外帶來改變。他們多靠勤力擺街站,舉辦社區活動,與街坊溝通,爭取市民支持。

謝旻澤於街站設置投票版,讓街坊表達希望選區會有哪種店舖。(高仲明攝)
今屆區選選情激烈,高達1,096人參選,包括被視為建制派的參選人佔42%,即460人 ,其中建制大黨民建聯派出179人參選;屬泛民主派的(包括素人)佔45.9%,即503人,民主黨派出99人;其餘無黨派的候選人佔12%,有133人。一眾參選人中逾二百名為素人,更出現十多個由素人組成的地區組織。

讓街坊留印象是一大難題

即使有心競逐區議員,但素人欠缺政黨資源和地區樁腳的支持,大部份事情都要落手落腳處理,在很多方面亦綁手綁腳,例如要增加知名度,有參選人頭像的傳單、紙扇、貼紙印多少,全都牽涉資源和金錢。此外,如何讓居民願意去了解政治素人也是一大難題。記者從8月底開始跟訪謝旻澤。一開始,他以社區主任的名義就地區問題落區做問卷調查,但後來他發現派發印有頭像的單張,有助居民留下印象。假若不派單張、不擺街站,街坊甚少主動上前聊天,了解他為何落區或討論地區議題。一切從零開始,毫不簡單。

謝旻澤的核心團隊約有20名成員,大多是街坊義工,大部份有正職,又或是不便走得太前。起初他多是獨自一人擺街站,即使豎起易拉架,也難以引起街坊關注。到後期確認了參選資格後,擺街站次數更頻繁,不少人陸續加入團隊。有中學生在網上看到義工招募而加入,有居民看到地區街坊群組號召而響應,亦有退休人士參與其中。漸漸有更多人認識他,街站的氛圍也有所改變,開始熱鬧起來。

在沒有資源下,能辦的社區活動不多,他曾經辦過漂書活動、開設醫療站,但接觸到的街坊有限。他亦積極參與各種反修例活動,如到場支持荃灣區的中學生人鏈。儘管很多時他都站在幕後,居民亦未必因為政治立場相近就支持他,但能做多少他就做多少,即便這些活動與爭取街坊支持他走入議會未有多少關係。

謝旻澤起初多是獨自一人擺街站,其後確認參選資格後,不少人加入團隊,隨着擺街站次數增多,漸漸有更多區內居民認識他。(高仲明攝)

成立組織互助,盼齊進議會

歸根究柢,區議會不比立法會,區議員首要職責是監察及維護社區公共服務,以及謀劃地區發展。素人缺乏地區經驗與資源,除了將勤補拙積極接觸街坊,往往要在政治理念上做文章,以求樹立清新形象,與政黨分庭抗禮。這屆區議會選舉大部份素人的共通之處是強調追求公義、擁抱民主價值、建設社區等,選舉前,不少素人組成的地區組織相繼成立,希望認同某些民主價值的市民在選區投票給他們。

在建制派勢力宏厚的灣仔區,上屆區選只有楊雪盈這名素人在共有13席的議會戰線「單打獨鬥」,今屆她組成有十名成員的「灣仔起步」參選,提倡「民主就是參與」。另有五名透過連登聯繫的素人,打着「時代革新、與民同行」旗號組成「天水連線」,以擊敗建制、重掌元朗區議會為目標。屯門區則有11名素人以「屯門起步,區政革新」、「光復屯門,刻不容緩」等為共同競選口號,以「議會透明、提升工業、改善設施、重塑交通」為四大共同政綱。

就政治理念而言,素人顯然與傳統民主派更接近。近日,民主派在各區舉行誓師大會,泛民政黨成員和素人一同出席造勢,反映雙方有着徹底改變區議會生態的共同目標。但與此同時,雖然素人與泛民政黨嘗試協調,仍有多區出現「撞區」,即素人與泛民政黨代表同時參選的局面。放在當前泛政治化的社會環境來看,這個情況不難理解——當民眾求變心切,素人的「清新」相對於政黨背負的包袱,就可能成為贏取選票的機會。

民主黨派出多名年輕人及首次參選者,黎駿穎是其中一人。(鄭子峰攝)

政黨背景是優勢,也是包袱

只是,當回歸區議會社會職能,乃至整體社會治理本身,素人的短板也顯而易見。傳統上,參與政黨地區工作,是新人投身政治的起步點。今屆區議會選舉,建制與泛民政黨都部署了不少新人接班。老牌政黨民主黨便派出多名年輕人及首次參選者,在該黨99名參選人中佔了近四成。出選屯門市中心的黎駿穎是其中一人,他將挑戰現任區議員歐志遠。

黎駿穎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早於2014年在民主黨總部秘書處工作,主要負責資源分配及物資支援等,後來一步步轉型,先出任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助理,做政策研究和個案跟進,到2018年開始在屯門區負責地區工作。他笑言,當初打算入民主黨時,該黨已經在走下坡,但自己一直以來都喜歡民主黨,總覺得無論是作為反對黨或推動社會前進,一定需要有一個大黨或大組織。「政黨在資源上一定有優勢,落區所有的事情也是講資源,素人出選第一時間想的一定是資源。」

作為推動本港民主進程的最大黨,民主黨一度獲很多市民認同,惟其影響力和議席數目於1998年開始滑落,漸漸被外界批評其不思進取、落後於社會民意,到後來更出現為人詬病的「大佬文化」,青黃不接問題談了多年而未解。更甚的是2010年民主黨走入中聯辦談判,被同道激進派視為「出賣香港」。加上本土派漸漸崛起,吸納不少民主派的支持者,進一步削弱民主黨在街頭和議會的力量。然而,民主黨雖然不斷走下坡,資源上相對建制派較少,但仍是議會內較大的民主派政黨。

政黨也有政黨的包袱、既有形象。素人是白紙一張,居民至少不會對你有既定的形象。
黎駿穎
黎駿穎在選區街頭派傳單。(鄭子峰攝)

「民主黨賣港」一說,到現時仍不時有人會提起,黎駿穎落區時,也有人會這樣罵他。但他認為,政黨光環未必會有那麼深的影響。「落區主要是跟街坊建立人際關係,很多時人們(投票)會說他們是喜歡那個人而不是那個黨,甚至可能只是認識那個人。如果他是真心交流的,就要看他為何覺得民主黨賣港,過往有些決定可能是錯的,有些決定可能是對的呢。政黨有集體負責制,你是政黨一員,就沒辦法,但多數講這句話的人,說完就走了。」

對區議會來說,地區工作相當重要,素人在這方面往往缺乏經驗,未必清楚知道議會內的工作流程,亦未必懂得如何處理地區問題,例如跟進街坊個案,需要不時與政府部門聯絡及協調,必須知道各個行政單位分別負責什麼領域的事務,以及跟進資料時可以致電誰人查詢,至於跟官僚系統人員打交道時,如何擔任協調者及促進者的角色,同樣需要經驗,這些都要素人自己慢慢摸索。他說,當初加入民主黨時其實沒有落區的念頭,在民主黨工作約四年、經歷了兩場選舉後,覺得有足夠歷煉和適合自己,才決定參選區議員。「出來工作幾年,才知道如何可以幫到市民,當有知識和經驗時,才知道如何可以處理得更好。」

黎駿穎曾擔任鄺俊宇的議員助理,有跟進個案的經驗。(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在擔任鄺俊宇的議員助理時,因為鄺俊宇特別重視處理個案,黎駿穎曾協助跟進港鐵縱火案傷者及家屬的求助及賠償、工廈劏房等個案,因而接觸過不同的對口部門,也了解背後的工作程序等。「有些街坊的個案很緊急,如果不知道方向,變相會拖慢了處理程序。之前的經驗讓我知道可以如何做。」

相關文章︰

【區議會選舉】素人勝選之後 如何對抗建制派圍攻?

【區議會選舉】社區不只吃飯睡覺 危機來臨反而會增加歸屬感?

【區議會選舉】如何讓居民明白發聲不是沒用的?

【區議會選舉】社區規劃 為何不先問問街坊意見?

上文節錄自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素人起動 區政掀新風?》專題中的《體制外之艱 缺資源欠形象 一切從零開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