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青年.二】高房價是政策和社會價值編織的「國王新衣」?
回顧過去30年,台灣爭取居住平權行動不曾間斷政府在住宅問題上也並非毫無作為,但安居問題卻仍然是台灣社會難解的結。「巢運」發言人彭揚凱接受訪問時坦言,「與其問什麼政策支持高房價,倒不如問我們有什麼政策沒有支持高房價?」
彭揚凱認為,台灣在住宅和房地產的租税政策,都是支持不合理高房價的原因,而儘管《中華民國憲法》明文指明要「平均地權」,但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
撰稿:陳炯廷、何安
「全世界恐怕沒有哪一個社會,車子的持有税是比房子的税是還重」,彭揚凱藉由這簡單的對比,扼要地點出台灣房地產税制的漏洞,而正是因為房地產的「持有成本」低,自然就鼓勵或有利於富人把資本投入於囤房及炒房上。
彭揚凱認為,房市資訊的壟斷封閉,也是支持高房價的結構因素之一。彭揚凱說,雖然不動產明明可能是民眾一輩子最大筆錢的消費,但其能獲得的消費資訊卻是最少的。
因為舉凡政府要進一步揭露房地產交易資訊的「實價登錄」政策都會遭受反對。雖然台灣的右派喜歡說「政府不要干預市場」,但要談論「市場」的話,台灣的「房屋市場」是個正常的市場嗎?因為按照經濟學ABC,市場若要能運行,背後不正是預設每個人是理性,而且能獲得同樣的資訊?而台灣的住宅市場根本不是個正常,而是個扭曲的市場。
「父母能,我為何不能?」 世代的剝奪感
對於台灣年輕一代來說,更為痛苦的是眼睜睜看著父母一輩只要努力就能賺得購屋款項、養家活口。但如今年輕人就算不吃不喝數十年恐怕都難在都會區購得一席之地,對比與剝奪的感覺讓年輕人更感絕望。
彭揚凱坦言,青年世代父母輩的買房模型是與台灣經濟發展背景有關,那時台灣經濟在實質面和預期面都處於經濟增長率高、人口增長率也高的時期。這樣對未來房地產預期會增值的客觀條件,雖然不可能被複製,但人們在主觀上卻仍認為是存在的,台灣青年對於高房價的痛苦,很大部分是來自於不能面對客觀事實。痛苦的地方就在於:「為什麼30年前,我父母可以,我不可以」。
然而,在台灣現年1950、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只要經過辛苦階段購得房產,其財富就可以「被自然增值」的經驗,卻在台灣形成了一個撲之不滅的「神話」,讓「買房子是辛苦的,但撐過去後是值得」的觀念與價值成為父母輩向子女告誡的說法,同時也更讓所謂「有土斯有財」的價值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間接再促成了房價的攀升與在高點維持難以向下修正。
青年對房地產概念轉變
而這樣問題僅透過改善低薪就能迎刃而解嗎?彭揚凱強調,他沒有要台灣否定青年世代工資停滯的問題,但是在房價只能漲而不能跌的現有價值觀下,台灣的住宅問題,恐怕不會因為青年薪資有大幅成長而有所改變。
彭揚凱指,客觀數據清楚說明,台灣社會是不足以支撐高房價。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以全球衡量「泡沫化」的指標全都符合,而現在的高房價只是「國王的新衣」。換言之,這是一個「不可持續」的住宅市場,必須要有合理的調整。只是,「在台灣沒有任何政治人物敢做這件事情。」
彭揚凱認為,讓房價下跌,完全可以說是整個社會主觀上要不要做的問題,而非客觀的問題。但這樣的調整,很難寄望政治人物推動,因為選民結構多數是房屋持有者,因此主張要把房價向下調整,無疑是政治自殺。台灣人過於堅信「房子只能漲不能跌」,以及「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這些觀念都是台灣住宅問題改革最大的挑戰,而台灣的住宅市場,只能隨著青年世代,不再把擁有房產當作價值而有所轉變。
對此,彭揚凱抱持著較為樂觀的看法,因為他觀察到現在不想當「房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寧願把錢花在旅遊,而不是為了房子被貸款綑綁20年至30年之久。又如日本在歷經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房價再也起不來,這因為日本社會清楚認知到,他們的經濟和老齡化的人口結構是無法支撐高房價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