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陳佩琦|別讓學界成為生涯巔峰 百米女飛人的成長記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在每個界別,總有些名字,街知巷聞。
但有些人,名字不大,做的事情亦不普遍;在香港體壇也一樣,惟他們看不見非不存在。這些名字,卻值得香港人一一記住。

【陳佩琦專訪】陳佩琦,短跑運動員,專項100米和200米。(鄭子峰攝)

2017年,16歲的陳佩琦以11.85秒追平香港女子100米青年紀錄,與林安琪寫下的香港紀錄11.62秒,相差0.23秒。
「我細個天真地以為練1年就可以快0.5秒。」佩琦笑道。
現實是,5年後的今天她沒有如願地跑快了,更在經歷DSE、傷患、疫情後,跑出一個令自己難堪的12.8秒。
成長的過程很痛,卻也讓佩琦堅信自己其實從未動搖。

陳佩琦在2017年依然是學界焦點,當年中四的她,在港九區學界D1田徑賽中追平香港女子100米青年紀錄,兼為德望學校一口氣奪下3面金牌,當時她在訪問說,未來要成為香港(成年)紀錄保持者。隨後佩琦發展順利,更於2018年首次參加亞運。

然而5年過去,當天訪問和關注度不絕的她,卻苦笑說想要低調,皆因她正面對跑步生涯14年來首次「逆風」。

前學界飛人 VS 12.8秒

「前一、兩年真的不想做訪問。」佩琦苦笑道,即使有訪問的邀請也很想婉拒,因為那時「出盡奶力」也只能跑出12.8秒,比個人最佳的11.85秒慢了足足1秒的,「(不想接受訪問是)覺得自己不值得。我很現實的,感覺自己作為運動員若沒有成績,好像講什麼都沒有說服力。」她每次說出「12.8幾(秒)喎」時,大眼睛都睜得更大。

【陳佩琦專訪】一度像是被困,走不出時間的陷阱。(鄭子峰攝)

由中六學界失金,到為了準備DSE而停練,好不容易畢業,以為到大專是時候江山再起,「DSE後,我(100米)跌到12.8幾(秒),用了半年練到12.15(秒),那時候想追全職標(準)的12.12(秒),卻逼得太緊,導致腰勞損、大腿拉傷。」佩琦憶起當時會食止痛藥跑,未料又遇上疫情,轉眼便3年。「我記得以前有過人問我:『生涯有沒有走過低谷』,作為一個沒有經歷過風浪的小朋友,以為少少腳痛已經是低谷,直到今次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做低。」

原來1年快0.5秒不是必然,原來3年就足夠跌落低谷。

表現差只知道要跑卻又害怕跑

跑手要進步,不外乎規律訓練,及由比賽中汲取經驗,但疫情下遑論比賽,連練習場地都封閉。「疫情3年,我想⋯⋯(跑過)10場比賽吧,以前Junior(青年軍)一年都10多場,(疫情時)沒有比賽和場地,只好自己落街跑下。」但強度不可能比得上真正訓練,只是有得「郁下」。看着成績由11.85秒跌到12.8秒,難以面對,她只好不斷逼迫自己跑、跑、跑。

但只管跑,根本沒有解決過問題,疫情緩和,比賽逐漸復辦,佩琦終於要面對自己,她變得害怕走上賽道。

「以前(狀態)點跌,都不會跑出12.7幾、8幾(秒),所以我不想比賽,不想讓人看到我的成績,感覺連要去比賽都好像很難為我自己。」佩琦捏了捏盤坐着的小腿,續說:「是的,不想面對所以不想比賽。」她自嘲雖為學生運動員,但讀書從不是強項,跑步就是多年來的信心來源,但到那一刻,那份自信也崩解了。

【陳佩琦專訪】前學界女飛人,曾為德望奪得多面金牌。(鄭子峰攝)
【陳佩琦專訪】升上成年比賽,卻一直未能跑出好成績。(鄭子峰攝)

停一停,諗一諗

佩琦的媽媽雖然不了解田徑,只知道不忍女兒因此而整天苦惱抑鬱,跟她說,若成績一直不改善,「何不選擇退役」?

「媽媽說我都已經擁有青年紀錄,沒有必要再辛苦去追一個香港紀錄吧。」媽媽叫她放棄,但那句「香港紀錄」卻如當頭棒喝——佩琦終於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想破香港紀錄的心還在,只要改善成績我就能成為香港前幾名了,所以我仍不想停。」

她回憶學界的點滴,說起以前中學像是康莊大道,只管向前跑,從不用思考,「現在好多事都迫你去思考,例如,還要不要跑下去?」

【陳佩琦專訪】由不思考到自己想通,才是成長和突破的關鍵。(鄭子峰攝)

選擇了繼續跑,然後呢?

然後她開始想得更遠:自己為了什麼而跑?要跑到香港紀錄的話要達成什麼?怎樣才可以達成?……漸漸地,她學會從不同方面思考,比起「做」,更學會去想「做什麼」和「怎樣做」——大概是我們常說的「開竅」。

她接連檢視了自己的技術、飲食計劃和體能訓練,期望逐點擊破,她坦承自己基本功不好,「大概叫只靠天分」,但教小朋友的跑班更讓她明白「死跑爛跑」不是辦法:「小朋友只知道要向前跑,但有些跑法會很浪費力氣,例如起跑抬頭,衝足100米一定會無力,但其實可以低頭跑多幾步,只在最後80米加速,有些動作執下都會幫助好大。」

【陳佩琦專訪】比起學界時期,陳佩琦自嘲現在更像一個運動員。(鄭子峰攝)

除了技術,陳佩琦的另一改變是身形——她比起中學時結實得多,手臂和腹肌的線條明顯得讓同為女生的我都忍不住稱羨,她道:「日常都只是食雞胸食蛋 ,一星期1至2餐自己喜歡吃的。」炸雞和零食難以抗拒,但她更想早日突破,除了調整飲食令身體更輕盈,也加入重量訓練,幫助肌肉發力穩定,減少力量不足對關節的負擔。

【陳佩琦專訪】曾經灰心過,卻未曾想過放棄。(鄭子峰攝)

陳佩琦終於慢慢找回了應有的節奏——在2022年完季前的最後一個比賽「香港田徑系列賽四」中,她以12.1秒成績奪得女子公開組100米金牌,是四年來第一次於系列賽奪金。

整個蛻變的過程中,佩琦不僅找回了一點速度,更找回一點信心,即使面對旁人問出她從前最怕的問題,例如:「你是不是香港最快?」她也可以從容回應:「不是,我現在不是,但希望以後是。」接受甚至學會自嘲:「我跑得好慢。」

是「開竅」,更是「成長」。

【陳佩琦專訪】堅信自己可以從谷底反彈的勇氣。(鄭子峰攝)
【陳佩琦專訪】反思停一停想一想的重要性。(鄭子峰攝)

四年來首次於系列賽奪金

原來追0點幾秒、追回以前的自己,可以很費力,更何況是朝思暮想的香港紀錄?

她自言還未走出低潮,但至少正在一步一步重新向上爬,「我到過高位,跌了下來,但我依然好想用力上去。有成績,跑當然開心,但無成績仍想跑下去才是證明我真的想要。這只是一個中途站,我接受了這段經歷,也很有信心可以上返去,我知道自己有天分和能力,想用時間去證明。」她堅信,成長的過程,她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方式:跑好每一槍,其他的都不用想。

陳佩琦上季最佳的12.1秒,距離香港紀錄的11.62秒,雖然還有0.48秒,但這陣阻礙佩琦前進的逆風,卻成為她日後飛得更高的重要資本。

【陳佩琦專訪】因為渴求一個看像很近卻又很遠的紀錄,她堅持了下來。(鄭子峰攝)

陳佩琦小檔案
年齡:23歲
身高:1.56米
就讀學校:德望學校、香港理工大學
主要榮譽:學界女子A Grade、香港青年100米紀錄(11.85秒)、學界女子A Grade 200米紀錄(25.01秒)、學界女子B Grade 100米紀錄(11.89秒)、學界女子B Grade 200米紀錄(24.96秒)

陳佩琦現就讀?

理工大學Year 3

陳佩琦主項是?

100米和200米

陳佩琦100米 PB(個人最佳成績)是?

11.85秒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