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盲推國家集訓 中國足球大倒退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廣州恒大從其他球會高調購入多位中國國腳,權健集團倒台後沈祥福執掌天津天海,兩大中國球會只保留了兩名外援、大規模推行本土化,這一系列操作背後沒有官方在背後居中協調是幾近不可能的。有人說,中國足協當局打算把55名國腳都集中在兩家球會,形成所謂國家集訓隊的體制。
撰文︰高俊賢@運動公社

中國國家隊能否藉以上機會提升戰鬥力,仍屬未知之數,反倒是中超聯賽競爭力因此被犠牲。發展成熟的足球大國,往往能做到聯賽、國際賽兩頭並舉。要犧牲聯賽來成就國家隊、或者犧牲國家隊來成就聯賽,是違反足球規律。

廣州恒大今個轉會窗簽入多個中國國腳,相信是中國足協背後協調。(資料圖片)

恒大今季6個收購(按圖放大)

公社另一篇文章提及過,中國當局的做法無疑是仿照往昔社會主義國家的足球體制,這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匈牙利主教練Gusztáv Sebes把國內頂尖球員集中在MTK和Honved。國家隊相對於職業球會,集訓時間短,難以形成默契和成熟的戰術體系,所以當日Gusztáv Sebes希望藉這一套使國家隊加速磨合,適應其高度體力化的壓迫踢法,於是形成當日戰無不勝的Mighty Magyars。不過,當前中國國家隊在國際賽連連失利,主因是青訓基礎不穩、人材庫未能輸血,使球隊仍然要倚賴以鄭智為首的老將衝鋒陷陣。強化青訓也好,整頓心態搞海外球員歸化也好,中國只要專注做好這兩點,仍然有機會縮窄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根基不穩卻去搞國家集訓隊,簡直是牛頭不搭馬嘴。

匈牙利曾兩度當上世界盃亞軍,當中包括1954年以2︰3負西德。(資料圖片)

中國足協的盤算,似乎想復行90年代故智。1988年,中國足協把國家二隊送上全國甲級聯賽參戰,為90年亞運會備戰。後來國二隊為了備戰92年巴塞隆拿奧運而改組為國奧隊,並繼續參與甲級聯賽。直至91年,這支由「青訓之父」徐根寶帶領的國奧隊在聯賽最後一輪排名倒數第二,降班收場。這群中國的92 class成為往後中國國家隊的骨幹成員(像范志毅、徐弘、江津、李明、郝海東和彭偉國),可算是卓有成效(雖然該支國奧隊最後也沒有躋身92年奧運)。2010年,中國足協領導韋迪曾提出再以國奧隊參戰職業聯賽,但是徐根寶帶頭反對。徐當時的一席話,足以成為反對今天搞國家集訓隊的理由:

韋主任說,當年我帶隊的成績很好,還出來了一批人。這個是沒錯,但現在畢竟是市場經濟,還要考慮俱樂部(球會)利益。如果隊員被抽調以後,球隊成績不好了,降級了,贊助商不給錢了,俱樂部可能都沒法再生存下去。
徐根寶
中國足球隊在亞洲盃8強出局。(資料圖片)

當年中國的92 class主將(按圖放大)

+1

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某程度上是近年來中超球市興旺帶起的。足球產業可以為國家隊的成績服務,但絕不可以扶植某一兩家球會來換取。80年代末,足協當局鼓勵球會使用本土球員,甚至以國腳名額作為聯賽加分的標準。如此加分也罷,重組國奧隊也罷,都比起強行集中國腳於某一兩隊進步得多、公平得多,更不會赤裸裸的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如果振興足球產業不能換取國家隊成績,任何違反足球規律的事情更不會,包括國家集訓隊。

納比在亞洲盃後離任中國足球隊主帥,有傳簡拿華路接任。(資料圖片)

中國足球的怪現狀是,偶爾會做一些合乎足球規律的事情,但總不能貫徹到底,然後想試試一些違反規律的偏方,結果讓前者帶來的成效都一併賠掉。到今日為止,足協當局的決策層還沒有走出誤圈,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事。

鄭智在亞洲盃仍是中國主將,可見下一代仍未能完全接班。(資料圖片)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