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劇評:向大熱英劇《王冠》取經?棄史劇精英式敘事反食糊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在年底播出的多部古裝劇中,《大明風華》是比較獨特的一部。首先,這是今年第一部在內地衛視黃金檔播出的古裝劇,這意味着它的傳播覆蓋面、受眾到達率會更廣;其次,它既和完全架空歷史的古裝劇不同,也和那種有真實歷史背景、但核心表達不在歷史精神的劇集不同,《大明風華》是一部對真實歷史有觀照、有表達的歷史劇。

+9

近年來,隨着古裝劇整體創作出現的一些問題,整個類型在輿論場上受到不少爭議,但這並不意味這個領域沒有人好好搞創作;另外,由於不少古裝劇的劇本趨向扁平化與單薄,不少觀眾把古裝劇的關注點放在了服飾、造型、道具、扮相等細節方面。

但不管是古裝劇還是歷史劇,本質上都還是「劇」,服飾、造型、扮相等「皮相」,都是服務於戲劇內容的表達與人物塑造。脫離了戲劇談「歷史」,對於歷史劇而言,可謂捨本求末。儘管《大明風華》在網上受到一些爭議,但筆者依然認為,這是一部具有時代感的歷史劇,是歷史劇在螢屏上的一次回勇。

《大明風華》初的朱家五子。(《大明風華》劇照)

歷史劇的「戲劇景深」

既然是電視劇,必然就會有藝術創作。但一部古代題材的劇集,之所以能被一眼識別為「歷史劇」,首先在於,它書寫和表達了一定的「歷史真實」。《大明風華》基本上是雙線敘事,一條是孫若微(湯唯飾)與胡善祥(鄧家佳飾)兩個「靖難遺孤」的成長史;一條是以朱棣(王學圻飾)為「族長」的老朱家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當然這兩條線一定會重合,因為孫若微與胡善祥最終也會成為皇室的一員。

漢王朱高煦(俞灝明飾)在雞鳴寺受訓後,對三弟朱高燧(欒元暉飾)講到︰「濟南城的鐵鉉是條漢子,一直堅守城門不出…一場混戰,可他現在不認賬了。」大明湖畔至今尚存有鐵公祠紀念鐵鉉,寥寥數語,也能窺見靖難之役的艱險,同時也表達出漢王心中的委屈。除了明朝的歷史,《大明風華》還講到了岳飛、唐宗宋祖等歷史人物,這種歷史縱深感在這部劇的開場更為傳神。

點擊看更多歐美歷史劇作品評論:

大明風華劇評︰歷史劇一定悶到爆?編導兩招成功跳出傳統故事框框

【獨孤皇后劇評】不靠主角威能!紮實劇情兩招鋪排陳喬恩成后之路

《王冠》S3劇評:英女王唔係施政佈景板!屢以君王智慧化外交危機

【唐頓莊園】歷史劇風靡全球只因掌握3種心理!結局4年添食電影版

由俞灝明飾演的漢王朱高煦。(《大明風華》劇照)

一邊是宮廷畫師在為宣德皇后畫「標準像」,旁邊宮女吟誦的分別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明月皎月光》《迢迢牽牛星》;一邊是宣德皇帝(朱亞文飾)在唱關漢卿的《單刀會》︰「周倉,這不是水,這是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兩人碰面,思緒萬千,畫面一轉,閃回到了靖難之役。一方面,《古詩十九首》表現的是東漢末年社會的大變動,而《單刀會》唱的是三國,這便把明朝開國初年的風雲激盪與幾千年的歷史畫卷做了勾連。另一方面,朱瞻基在宣德十年即將去世前,追憶起建文三年的往事,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這樣的開篇都在致敬《百年孤獨》。

把歷史人物的複雜關係處理好,在其背後附帶的歷史況味就會浮現出來。(《大明風華》劇照)

《大明風華》的「時代共情」

一部歷史劇,除了做到「歷史真實」之外,最關鍵是要做到「戲劇真實」。對於一部古代題材電視劇而言,要想做到「戲劇真實」,最關鍵是要找到與現代人的情感共聯。首先,和以往側重「朝堂議事」、「君臣之道」的歷史劇不同,《大明風華》在尊重歷史精神的前提下,找到了一種相對輕鬆的方式來表現。既有家國天下的莊嚴時刻,也有妙趣橫生的生活氣息。

其次,雖然是一部歷史劇,但是《大明風華》的台詞簡潔明快,既沒有滿嘴現代語言的違和感,也沒有走「之乎者也」的複古風。編劇張挺表示,《大明風華》的台詞基本按照《水滸傳》的語言風格在寫,它本身就是明朝人寫的,符合當時人日常對話的氛圍。

張挺解釋︰「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的變遷,改變最大的是形容詞,名詞、代詞變化不大,這個東西是時代的標誌」。劇中的稱呼︰爺爺、我爹、二叔、大侄子等等皆與日常生活無異,大大拉近了觀眾的親近感。第三,《大明風華》用家庭關係來結構整部劇的戲劇衝突,通過親情為歷史劇搭建一種和現代人共情的心理依托。從宏觀角度來看,《大明風華》表現的歷史時段,有一種古希臘神話的悲劇感:一個英雄用一生去阻止神諭應驗,結果他的努力間接促成了宿命般的結局。

《大明風華》卻呈現出這樣一番景象:在一個古代大家庭中,爺爺、父親、兒子、兄弟……其樂融融的同時,各有各的盤算。慾望野心與倫理綱常齊頭並進,時而按捺不住,時而又因情休戰。(《大明風華》劇照)

前7集中,在表現朱家三代人的關係時,《大明風華》分三個層次來推進。第一次是太子為「保」漢王,在關鍵時刻獻「猛虎圖」,上面提了一首詩「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親子情,一步一回顧」。幅畫和題詩,生動表達出了老朱家複雜的父子關係。第二次在雞鳴寺外,朱棣為了「正綱常」,當着群臣的面訓斥漢王︰「我什麼時候跟你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這句話?」

隨後,他又對着皇長孫真情流露,「咱們是一家人,你爹、你、我、你二叔、三叔、建文,都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吶。」第三次的感染力最強。在聽到姚廣孝對於大明國運的預言後,朱棣把四個兒孫叫到身邊,歷數他們在成長過程經歷的磨難,肯定他們為大明江山付出的辛勞。這一次,朱棣摘掉了君王的面具,表現出濃烈的舐犢之情。這種感情足以感染到今天的觀眾,這場戲也成為《大明風華》的重要淚點。

獻《猛虎圖》。(《大明風華》劇照)

如果說,之前的歷史劇更多是一種精英敘事,那麼當下的歷史劇在表達歷史精神的同時,更多要考慮其大眾文化的屬性。而家庭視角其實是一個很拉觀眾緣的角度,事實上,Netflix的歷史劇《王冠》,選擇的也是家庭視角。除了用家事談國事,《王冠》和《大明風華》還有一個共同點:二者都講述了一段很長的歷史,《王冠》以英國女王為主線,勾連英國二戰後的歷史變遷。而《大明風華》以孫若微這一傳奇歷史人物為線索,串聯起來大明朝5個帝王4代人的進取與紛爭。在歷史劇的當代共情和新的表現形態上,中外殊途同歸。​​​​

在 《王冠》已經播出的前三季中,伊麗莎白二世已經換了7個首相(《王冠》劇照)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