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中梵關係】教廷的合縱連橫 曾使國家走向衰落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除了教廷入侵世俗權力外,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勢在鬥爭期間及《沃爾姆斯協定》後不斷減弱,亦是「敘任權鬥爭」歷史中的一個主軸。教廷在這段中世紀關鍵的歷史時刻中,一直扮演着神聖羅馬帝國以外的另一個權力核心,其引力拉散了中央集權能力甚弱的「帝國」。

在整場鬥爭中,其實亦可看出教宗及教廷並非僅僅是宗教領袖及權威,雖然歐洲神權與皇權的角力早已成為歷史雲煙,梵蒂岡的地位亦無法再同日而語,但它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其實仍未消失。

歐洲中世紀的敘任權鬥爭除了表明宗教對世俗權力的入侵外,教廷在過程中如何將神聖羅馬帝國削弱,及它的世俗政治盤算能力或許是故事的另一面,而教廷靠的是數世紀後成為歐洲歷史主角的地方勢力。

神聖羅馬帝國在11世紀時的疆域。(Wikimedia Commons)

國瑞七世認為整場鬥爭是兩股中央集權的勢力(教廷和神羅帝國),與兩股地方分權勢力(倫巴第城市和日耳曼貴族)之間的角力。由此可見,國瑞七世明白地方勢力在鬥爭中的重要性,對世俗局勢的這一認識,體現於對亨利四世的第一次與第二次「絕罰」。

教宗如國王般與諸侯結盟

士瓦本公爵魯道夫發起的叛亂,正是地方勢力與國瑞七世結盟的其中一例。在站於叛軍立場書寫的史料中,叛軍的對手在1078年稱呼叛軍為「聖伯多祿的附庸」,意指他們是國瑞七世的傀儡。而在薩克森人尋求教宗支持的信件中,他們自稱是「為了聖座所受的傷害」而戰,並指「就算對自己構成危險,我們都侍從於你(教宗)」,可見教宗至少被當作他們出戰的說辭。

遠在羅馬的國瑞七世對當時德意志地區境內的形勢並不知情,但他在魯道夫獲選為皇帝之地福希海姆(Forchheim)的使節卻認可了那場選舉。國瑞七世其實曾要求在當地的諸侯延遲選舉「直到他親臨之前」,但諸侯們等不到國瑞七世的到來,就在教宗使節的准許下,選出魯道夫為新皇帝。

「偽皇帝」魯道夫於1080年戰死,使叛亂失去重心人物,不久後隨即以失敗告終。(Wikimedia Commons)

敘任權鬥爭 種神羅崩潰遠因

不知情的國瑞七世在1080年前嘗試保持中立的狀態,但他與諸侯的往來其實早就有迹可尋,魯道夫等人會為他而戰也是合情合理。雙方結盟關係的建立,始於國瑞七世上任首年。在教宗與魯道夫的信件中,兩人都曾提及「將教務(sacerdotium)與帝國(imperium)和諧地合二為一」。國瑞七世在信件中更希望魯道夫「力求永遠在聖伯多祿(意指教宗)的忠誠中成長」,在此教宗要求諸侯支持教廷改革的動機已是相當明顯。

在國瑞七世在位的第二年,即1074年,他已開始在帝國境內尋找可合作的主教甚至世俗權力。教宗到1080年才能擺脫中立狀態,「絕罰」亨利四世來支持諸侯,其實也只是現實政治所限。

神聖羅馬帝國有着近乎沒有中央集權的特殊體制,各領主有地有錢但不用繳稅,部分領主甚至是主教,當中的表表者是敘任權鬥爭早年有重要角色的緬因斯大主教西格弗里德(Archbishop of Mainz Siegfried I)。這些都導致國瑞七世有能力在世俗政權挑起火頭,其做法甚至與一個世俗君主在現實政治中博弈無異,而這亦是該年代各階層民眾對教廷的看法。

描繪「卡諾莎之行」的畫。(Wikimedia Commons)

在整場鬥爭中,最具戲劇性的當屬「卡諾莎之行」(Walk to Canossa),此事亦顯示出教宗服膺政治現實的本色。國瑞七世落腳於卡諾莎並非一個意外,他本來是要跨越阿爾卑斯山到奧格斯堡與亨利四世辦告解,但他卻從政治角度考慮到亨利四世有可能率軍推翻他,所以才選擇在一直保護教宗的意大利領主瑪蒂爾達(Matilda of Tuscany)建議下,於卡諾莎與亨利四世辦告解。

整場敘任權鬥爭,在宗教與政治關係密不可分的中世紀年代,客觀效果是提高了教廷政治影響力。而意大利在帝國疆域內的城邦在《沃爾姆斯協定》後,更分裂成教宗派及帝國派,持續抵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其中一個主因就是教廷在敘任權鬥爭中恢復元氣,令這些意大利北部的富裕城邦有足夠政治能量反抗。另外神聖羅馬帝國在多次征討意大利期間,選擇放權予德意志地區的諸侯,及後成為神羅及後崩潰的遠因之一, 一切都可以追溯至敘任權鬥爭。

教宗仍具世俗權力

現今世俗國家的中央集權能力大多比神聖羅馬帝國好,不太可能再出現類似諸侯聯同教宗一同脅迫中央權力之事。可是現在的梵蒂岡仍是一個既有教權又有世俗權力的非一般國家,其影響力當然不受梵蒂岡的0.44平方公里領土所限。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左)與已故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見面。(視覺中國)

世俗權力失去了可見的地方勢力裂縫,教宗亦可從理念或信仰途徑達到其政治目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就被不少人認為是瓦解蘇聯的其中一個推手,儘管他在此事上的實際作用仍存巨大爭議。若望保祿二世在任內鼓勵了東歐多國境內的主教批評共產主義,當時這些東歐國家的主教正是由教宗任命,並聽命於羅馬教廷。至今仍有不少人指若望保祿二世與時任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結盟」,合力瓦解蘇聯。

前車可鑑下,部分國家對梵蒂岡的政治能量及其任命權保持警惕,也屬可以理解。與中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兼主張無神論的越南,就與教廷商訂了採用先由世俗政府圈選,再交教宗任命的方式,解決主教任命權爭議。今日中國小心翼翼逐步與梵蒂岡走得更近,因為歷史已經說明,教廷在世俗世界發揮的影響力,可以大得把一個具統治地位的政權摧毀。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敘任權鬥爭 揭羅馬教廷的力量》。

相關文章包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2月12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