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靜成為奢侈品 繁忙都市人亟需反思當中意義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早陣子,iTunes 的十分鐘空白「神曲」全球熱賣,成為車主至愛。大家可能會詫異,寧靜居然有價有市,但活在煩囂大都市的我們想要找尋寧靜的地方工作、睡眠休息也着實不易。我們每天在說話聲和機器、汽車、工程等所發出的噪音籠罩下生活,背後的根本問題或許是:寧靜為何愈發奢侈?人為什麼需要寧靜?

城市裏的噪音無可避免,所有活動都會產生聲音,無論在辦公室或在家中,噪音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而寧靜彷彿從生活中消失了。久而久之,我們逐漸忽略寧靜,習慣忍受噪音,縱使它能使人抓狂。在我們的認知裏,有時太靜反而代表不妥,可能是機器壞了,或是同事全都到會議室開會去。由於長期處於充滿雜音的環境,我們誤以為可以慢慢去適應它們,因此缺乏意願和意識去避開,殊不知我們的身體其實從未停止抵抗,是故內心更加渴求寧靜。

外國不少研究指出,置身於自然環境有助身心健康。(Kristy Tong 攝/受訪者提供)

噪音敲響健康警號

數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過量的噪音或刺耳聲音對西歐民眾健康構成威脅。報告解釋,就生物學而言,噪音提醒我們有危險,當我們聽到這些聲音,身體中的壓力賀爾蒙和血壓都會有所上升,暴露在慢性噪音環境下更會帶來長遠的健康影響,如影響睡眠,嚴重的可誘發致命心臟病。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生物聲學家Kurt Fristrup 則表示,噪音在不易察覺的情況下可以危害人類,使我們的聽力一直受損,而很多人也不自知。甚至有研究指,醫院的噪音是導致部分醫療事故的主因。美國加州凱撒醫療(Kaiser Permanente)研究部資深研究員Paul Barach 解釋:「我們看到非常明顯的焦慮、決策延誤、接收和傳遞訊息錯誤、計算用藥劑量錯誤,以及一系列因總體噪音所造成的混亂。」美國環境心理學家Arline Bronzaft 早於1975 年着手研究噪音如何影響我們的專注力,她發現,在靠近火車軌的課室上課的學生,閱讀成績往往較其他同級生落後一年,研究結果最終促使當地官員為路軌及學校樓頂加裝隔音物料。

人類渴求寧靜,不代表我們要求靜音般的死寂,世上也沒有絕對寧靜的地方。即使沒有人類的存在,大自然也會發出風聲、流水聲,樹葉吹動的聲音和各種動物的叫聲,我們追求的只是一種相對的寧靜。更重要的是我們明白在現代化過程中,城市裏有部分聲音本身具破壞性,噪音或過量的雜音更會干擾日常運作,甚至是我們的記憶。

城市中太多的聲音會擾亂日常的工作,長遠也會損害健康。(視覺中國)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般人可保存約七組的短暫記憶組塊,如工作時用電腦處理複雜的檔案,並將檔案分成兩個主題、發送給不同的人,其間還得留心同事交帶工作的內容、對話,手機有沒有響、晚餐吃什麼等,原來這樣已超出一般人大腦短期記憶容量的兩至三倍,可見過度嘈吵的環境會阻礙我們的工作進度。

有人可能仍不明白為何需要反思寧靜,並以為這是無病呻吟或是失敗者的想法,不過歷史上也有偉人要面對「噪音的煩惱」。倫敦邱吉爾博物館近期一個展覽透露,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期間因機器發出的噪音而煩躁不安,特意為員工引進無噪音打字機,還在辦公室門外的走廊豎立「此通道內不准吹口哨或製造不必要的噪音」的告示牌。

延伸閱讀:來一趟鬧市森林浴 香港是時候檢討寧靜政策還市民「靜」土

邱吉爾曾在辦公室門外的走廊豎立「此通道內不准吹口哨或製造不必要的噪音」的告示牌。(網上圖片)

叔本華:噪音是一種苦刑

邱吉爾當然並非唯一憎恨噪音的人,19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亦如是。他在其文章著作〈論噪音〉(Ueber Lerm und Geräusch)中,剖釋了自己對噪音的看法。他認為對知識份子來說,噪音是一種苦刑,並指出諸如康德、歌德等先賢都曾經對噪音有所抱怨。他批評:「噪音會令傑出人物的思路遭受打擾,只有那些在辯論、思想、詩歌或藝術等一切腦力活動不敏感的蠢人,才會不受噪音所滋擾,因為這些人的腦部組織太粗糙。」

他甚至曾因為噪音問題而跟一位女鄰居爭執,將她推下樓,導致對方的手臂終身傷殘。他透露自己最難以忍受和饒恕的噪音是抽打馬鞭的聲音,而在回音很強的小巷裏,抽打馬鞭是「真正讓人可恨的事情」。他粗略估計,每當馬鞭聲響起,定會約有100個專心從事各項工作的人受到影響。

1959年,英國商人John Connell去信《電訊報》投訴「可怕的過量噪音」,強調「九成噪音是可以避免」。後來,逾4,000名讀者支持他的控訴,促使他成立慈善組織英國噪音控制協會(Noise Abatement Society),致力喚起坊間對噪音污染的關注及尋求解決方法。協會於翌年成功遊說國會推行減少噪音法案,首次奠定噪音為法定滋擾。該會現時還會對市面一些標榜靜音的產品進行評價,包括風扇、風筒、乾手機等,並會對合格的產品授予「靜音認證標誌」(Quiet Mark)。

有研究指,人類其實天生傾向寧靜的環境。(視覺中國)

相比現今城市噪音,這些大人物所受的根本不值一提。馬路是現代主要噪音來源之一,根據網站Defra's noise maps,英國城市大部分的主要街道,日間普遍錄得逾70 分貝的噪音,超出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所定義的「過量噪音」分貝水平,足以構成潛在損害。據世衛報告,全歐洲多達800萬人被交通噪音剝奪睡眠時間,組織亦將噪音污染列入主要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僅次於空氣污染。歐盟的噪音研究更顯示,只需一輛嘈吵的電單車半夜在巴黎街頭行走,便可大概吵醒20萬居民。

從事音響業近30年的The Sound Agency創辦人Julian Treasure直言:「我們所有生理節律,時刻都受到四周的聲音影響。」噪音除了令人體釋出用來應付壓力的皮質醇外,更是引發家庭衝突的元兇之一,很多警方報告指出,引起家庭糾紛的人在家中需要關掉音樂、電視機或收音機,可見噪音能使我們變得瘋狂。

人類傾向處於寧靜Treasure又指,在認知上我們的大腦擁有龐大的儲存空間,但聽覺可以接收的聲音來源相對地受限於其頻寬,即大概只有1.6句人類對話,這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理解兩個人同時說話的內容。英國伯明翰Bullring 購物中心近期進行一項研究,商場一端播放嘈雜的流行音樂,另一端則播放柔和的音樂,從而測試客人的反應,結果發現大部分人傾向遠離嘈雜一方。由此可見,我們會傾向接近心儀的、卻會避開討厭的聲音,聲音本身也影響我們的行為反應。

無可否認,寧靜是城市化過程中的犧牲品,同時也是維持人們身心健康的靈丹妙藥,不少科學家近年開始研究並證明,花時間在寧靜的環境下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2006年,意大利醫生Luciano Bernardi的一項關於音樂影響心理的研究中,發現測試對象在音樂轉換的空檔時間表現得最為放鬆,比播放輕鬆音樂時的表現更為明顯。

2013年,生物學家Imke Kirst進行實驗,將四組成年老鼠分別放在播放不同聲音、以至寧靜的空間內,以嘗試了解在哪種環境下促進老鼠的腦細胞生長。結果發現,唯一一組發展出新細胞的是在寧靜環境下的老鼠,而新細胞的位置都是長於大腦中負責記憶、情感和學習相關部分。

科學家認為,寧靜有助我們進行深度思考和反省,並開發我們平常難以得到的情感和想法。(視覺中國)

寧靜提升大腦生產力

寧靜不但對人體有益,也有助提升我們的生產力。Quiet Mark 創辦人、John Connell的孫女Poppy Szkiler形容,每次她為自己製造寧靜的環境後都會有養精蓄銳的感覺。住在倫敦的她所說的「寧靜時刻」多在家中廚房或花園,雖然談不上真正的寧靜,但依然有用。她更說:「如果沒有得到寧靜我會是另一個人。充滿眾多壓力的人經常變得焦慮和急躁,但無意間寧靜給我們緩和所有焦慮。」有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我們在寧靜、沒有噪音或刺激分散我們的環境中安坐下來,有助啟動大腦的預設模式。在此模式中,我們有能力進行深度思考和反省,並開發我們平常難以得到的情感和想法。

如果你有聽過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John Cage的著名作品《4'33"》,大概會驚訝,台上每位演奏家由始至終都沒奏出一個音,一動也不動。這曲只為讓聽眾細味整個環境的聲音,一切聲響全由周圍與觀眾的行為互動而定,因此每次演奏都會出現不同的聲音,當中效果也迥然不同。城市人或許只有在這樣刻意追求的寧靜環境中,才注意得到平常在生活中錯過了的細節和想法。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