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臭氧洞 30年來打不死 「最強協定」蒙特利爾議定書強在哪?
每當有身邊人移民到澳洲時,總會叮囑他們一句「小心皮膚癌」。鳥鴉口是一回事,但事實上澳洲是全球罹患皮膚癌數字最高的國家,原因之一是澳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無法阻擋紫外線。
近年來討論得最多的氣候議題自然是全球暖化,但其實過去臭氧層破洞亦是另一個熱門議題--沒錯,已成過去,全因一份《蒙特利爾議定書》。
科學家無意中發現臭氧層破洞,是1985年的事。臭氧層是保護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線傷害的最強盾牌,農作物失收和導致皮膚癌。而破洞的原因亦離不開人類--然而在短短2年後,發現破洞、研究對策、擬定協議已通通完成;1987年9月16日《蒙特利爾議定書》正式推行,開始逐步淘汰工業生產中含溫室氣體氟氯氫(CFCs)的產品。
CFCs常見於各類壓縮噴霧如噴髮膠、冰箱及冷氣機用的雪種、滅火器,以及製造發泡膠的過程亦會用到。經使用後CFCs會上升到平流層底部,臭氧層則位於平流層較中間位置,CFCs經太陽照射後會釋放出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科學家估計,由CFCs所釋出的一個氯原子,僅僅數個月便會令10萬個臭氧分子消失。
即使現時CFCs等破壞臭氧層的氣體已幾近絕跡,但殘留在大氣中的氣體需要多年時間才會消失,事實上議定書出爐的20年後,臭氧層的破洞一直未曾停止增大,2006年更是有紀錄以來破洞最大的一年。不過,去年科學家終於觀察到臭氧層破洞變小,預計2050年時會回復至1980年時首次觀測到的水平。
《蒙特利爾議定書》盡享天時地利人和 《巴黎協定》難以追上?
《蒙特利爾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是唯一一個全球參與的聯合國協議,多達196個國家與歐盟均簽署議定,比起任何一個國際協議或組織的參與國都多,包括聯合國。2014年時《經濟學人》曾將其評為最有效的對抗全球暖化的協議,全因CFCs除了對臭氧層造成傷害外,每個分子對造成的暖化效應比二氧化碳多上數千倍,減少了相等於5.6GT(Giga Tonnes,十億公噸)的二氧化碳,如果要將本世紀的升溫控制於攝氏2度之內,代表2017年後只餘下800GT排放限額。
即使《蒙特利爾議定書》自簽訂以來已經過30年,但一直更新內容以符合氣候趨勢。最近一次便是2016年通過的《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逐步削減CFCs的代替品氫氟碳化物(HFCs)。HFCs常用於雪種,但由於它不會破壞臭氧層,一開始被視如甘飴,更有「環保雪種」之稱。《蒙特利爾議定書》禁用CFCs後,意外地助長HFCs的流行。後來科學家發現HFCs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比二氧化碳強上萬倍。各國遂通過《基加利修正案》,收拾自己的爛攤子。
《蒙特利爾議定書》和其《基加利修正案》都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且定下明確的時間表,限制參與國對CFCs產品的出入口貿易;而對未有經濟或科技力量的發展中國家,亦有《蒙特利爾議定書》多邊基金提供經濟援助。相對之下,《巴黎協定》中未有訂明減排量,將目標減排量留給各國自行決定,雖說締約國需每5年檢討一次減排成效,但成效如何說得上是自說自話。
分析指,《蒙特利爾議定書》最成功之處是目標明確,議定書希望解決的問題、成因、當中的因果關係,都有極為消晰的定義和受公眾認可的科學根據。而且CFCs產品大型製造商數量不多,容易「一網打盡」。雖然天時與地利不是說有就有,但《巴黎協定》仍有可借鑑之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