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莫迪外交政策會變嗎? 學者:美國對印態度或調整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6月5日凌晨,印度大選最終點票結果出爐,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過半數席位,在此次大選中獲勝。

這意味着,印度總理莫迪基本鎖定第三個總理任期,有望追平開國總理尼赫魯的任期紀錄。然而,印度人民黨未獲得議會過半席次(272席),失去單獨組閣權。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對觀察者網表示,莫迪在第二個任期內大打宗教牌、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但這無法挽回對經濟民生不滿的選民。林民旺預計,在可能的第三個任期中,莫迪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經濟議題上,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大致會延續此前的方向。

「罕見的挫折」

點票結果顯示,全國民主聯盟共獲得295個席位,其中,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贏得240個議席;反對黨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獲得231個議席,其中,印度國民大會黨獲得99個議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大選中,印度人民黨曾贏下303個議席。

路透社指出,這是印度人民黨10年來首次在議會中失去多數席位,只能依賴其盟友獲得國家的管理權,「這是一位牢牢控制印度政治的領導人罕見的選舉挫折。」

圖為2024年6月1日,印度教聖城、位於北方邦的瓦拉納西(Varanasi)迎來印度大選第七階段也是最後階段,人們在票站排隊投票。瓦拉納西是莫迪的選區。(Reuters)

林民旺表示,莫迪在2014年第一次出任印度總理時,打的是經濟發展牌。莫迪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10多年間,該邦經濟發展迅速,「古吉拉特邦模式」也成為他當時競選的一塊金字招牌,選民都希望他執政後能帶領印度朝着經濟快速發展的方向邁進。「結果,第一個任期結束後,莫迪政府取得的成績並不理想。」

「印人黨在贏得2019年大選之後,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追求宗教意識形態和搞印度教民族主義上,把印度社會推向了更加極化分裂的狀態。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在印度內政外交政策上,也越來越『飄』,自以為其優勢地位很穩固或所謂「莫迪旋風」能一直持續下去。但實際上,印度普通民眾的情緒已經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生了改變。」林民旺表示。

他指出,在莫迪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的前幾年,確實激發了更多印度教徒對他和印人黨的支持,但這種「宗教鴉片」只能激起精英們一時的興奮和情緒,無法代替普通人現實生活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尤其經歷了新冠疫情這幾年,印度失業率大幅上升,就業狀況沒有改進,甚至上千萬勞工迴流農村後沒有實現「再就業」。

美聯社評論稱,莫迪在10年前帶着改革印度經濟的承諾上台,很難說他沒有取得進展。然而,莫迪的經濟政策未能創造就業機會,幫助印度人從低薪、不穩定的工作轉向穩定的有薪工作;印度14億人口之中,也只有少部分人享受到紅利。此次大選中,不平等、失業和就業不足等問題成為核心議題。

林民旺提及,這次印人黨丟失的選票,以北方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為最,這幾個邦傳統上都是印人黨最重要的票倉,「印地語地區對莫迪的支持率大幅下降,我想經濟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圖為2024年6月4日,印度,莫迪在印度人民黨總部比勝利手勢。(Reuters)

政治分析師德維迪(Surendra Kumar Dwivedi)告訴路透社:「這一趨勢清楚地表明,在像北方邦這樣擁有羅摩神廟的邦,寺廟已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那些與年輕人有關的發展問題,如競爭性考試泄密猖獗和失業問題,已經對作為最大選民群體的年輕人產生了影響。」

林民旺認為,在可能的第三個任期中,莫迪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經濟議題上。但由於印人黨沒有獲得人民院超半數席位,其議程和政策的推行可能會受到盟友的掣肘。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在此次大選期間多次發表反穆斯林言論。林民旺認為,這種把印度政治道德標準拉低的做法,體現出莫迪當時就對自己選情預估不樂觀,希望通過更極化的方式為自己拉票。

此前有印媒預計,若印人黨控制上下兩院議席的2/3多數,印度「世俗主義」可能將徹底走向終結,因為莫迪政府可以通過修憲,來實現其一直以來欲徹底邊緣化穆斯林的目標。林民旺認為,印人黨反穆斯林的路線是不會改變的,「這是印人黨基本的意識形態決定的,是立黨之本。」不過,在印人黨未獲議會過半席次的情況下,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會受到影響。

「我們現在又回到了討價還價的時代,這在過去莫迪佔支配地位的10年中從未見過……看看他如何應對聯合政府的壓力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政治評論員傑拉特(Arati R Jerath)對路透社表示。她認為,很多印度教右翼的議程將暫時擱置,例如遭穆斯林反對的《統一民法典》、推動印度向「印度教國家」(Hindu Rashtra)邁進、將兩座重要清真寺改建為印度教寺廟等。

據多家印度媒體報道,莫迪6月2日召開「百日計劃」審議專題會,旨在開啟第三任期後快速推動落實選舉承諾。印度《金融快報》稱,此前,莫迪已經要求印度政府各部門為新政府制定100天議程。

圖為2024年6月1日,印度教聖城、位於北方邦的瓦拉納西(Varanasi)迎來印度大選第七階段也是最後階段,一名穆斯林女子投票後離開票站。瓦拉納西是莫迪的選區。(Reuters)

不過,有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印人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很可能會首先嚐試組建聯合政府,但國大黨及其盟友可能也會通過爭取其他政黨或派別的支持,以組建下一屆政府。

「這次選舉已經成為一場勢均力敵的競爭,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單獨組建政府。在宣佈最終結果之前,我們無法確定哪個聯盟將組成政府。」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的國際研究教授阿賈伊·達爾山·貝哈拉(Ajay Darshan Behara)表示。

印度外交政策會改變嗎?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亞太項目南亞高級研究員巴吉佩(Chietigj Bajpaee)日前撰文稱,在外交政策上,印度所有主要政黨都長期致力於維護「戰略自主」,這意味着要與國際體系中所有具有影響力的主要力量建立關係,但印人黨傾向於一種更自信、更強硬的外交政策。

當地時間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在記者會上將美印關係描述為「政府層面和民間層面的偉大夥伴關係」。當被問及莫迪第三個任期時,米勒表示,美國期待最終結果,並「完全」期待良好的關係能繼續下去。

林民旺認為,莫迪第三個任期總體會維持當前的外交政策,但美國對莫迪和印度的態度可能出現調整。「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莫迪在國內既然不再像當初那樣強勢,那過去幾年對印度的投入值不值得,我想美國方面肯定會做出評估。」

另一方面,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之際,莫迪政府此前「巧妙地」維持了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

今年5月底,莫迪確認印度將參加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但他本人尚未確認是否出席。《印度斯坦時報》6月3日報道,印度仍未決定以何種級別參加該峰會。林民旺認為,俄羅斯並不希望看到印度參與其中。

至於中印關係是否會出現改善,林民旺坦言較難有積極預期,「即便前幾年莫迪在印度國內尚且強勢,他都沒有意願要改善中印關係,現在印度將迎來聯合政府,改善中印關係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不過,林民旺認為,印度也不太可能會輕易作出挑釁行動,「中印關係已經處在低谷,如果繼續下行會出現什麼結果,莫迪應該有這個底線意識。」

印度總理莫迪(左)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同場出席2018年7月27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Reuters)

莫迪今年4月接受訪問時曾稱,印中關係非常重要且意義重大。雙方亟需解決長期以來的邊境問題,以克服雙邊關係異常干擾。

對於莫迪的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邊界問題不是中印關係的全部,應當將其放在中印關係適當位置加以妥善管控。

6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毛寧就「莫迪總理領導的印人黨及其所在全國民主聯盟獲勝」一事表示,中方對此表示祝賀。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方願同印方一道努力,從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着眼大局,面向未來,推動兩國關係朝着健康穩定的軌道向前發展。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