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美銷售禁令一劍封喉 中興任人魚肉 帶來哪些教訓?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中興通訊因與伊朗違禁貿易而被處罰,後來與美國政府和解,但又被發現違反和解協議。(路透社)

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對中興通訊下達了「封殺令」,禁止美國企業未來七年內向中興供應零部件。禁售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這條禁令對於中興是致命的,中興三分之一的零部件要靠高通和英特爾等美國企業供應。「封殺令」讓中興瞬間陷入危機,甚至有媒體推測中興可能兩個月內就要倒閉。

中興命脈不在己手

4月17日,中興通訊在深圳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停牌;5月9日,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受拒絕令影響,本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據悉,中興智能手機在國內的主要銷售渠道都已暫停銷售。

根據中興通訊2017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集團員工共約7.48萬人,生意遍佈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中興手機海外六大重點市場分別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俄羅斯、澳洲。這樣一家跨國企業,一紙禁令就可以讓其生產和營運頓時陷入絕境,這說明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等核心領域的技術和專利匱乏,極大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而中興並不是個案。

中興危機看似告一段落,現階段需要反思其中的教訓。其一,2012年3月美國立案調查後,中興沒有採取必要的出口管制合規管理措施,反而想方設法規避美國出口管制規定。事實上,中國許多企業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缺乏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以及企業文化,中興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其二, 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關鍵零件仍須依賴海外供應商。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6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超過鐵礦石、鋼、銅和糧食這四大戰略物資的進口費用之和。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正在研究制裁中興的替代方案,但強調中興問題是與貿易無關的執法行動。(視覺中國)

「除了水和空氣 全都從國外買的」

在中國芯片行業裏有一句話:「除了水和空氣,剩下的全都是從國外買的」,這聽起來似乎很誇張,但其實一點也不誇張。中興危機,給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短視模式一記響亮的耳光。

此次中興犯規被封殺,當屬咎由自取,無論從特朗普的Twitter帖子還是美國商務部的表態來看,都有對中興展現善意的一面。不過,其實美方的「善意」亦有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雖然中興事件本身並非貿易爭端所引起,但在4月這個微妙時段爆發,不能說美方沒有特殊考量。

時機微妙 特朗普政府借機施壓

自3月中美貿易爆發開始以來,美國先威脅對中國1,500億美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並指摘中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計劃,之後於4月決定處罰中興,這直接暴露出中國在芯片研發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形式上看,則不難讓人覺得中國在貿易戰中已是劣勢一方,可以被美國輕鬆擊垮。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制裁消息傳出之後,中興幾乎立即休克,從輿論上來看,中國內地無論媒體還是社交網絡,都對中美在芯片研究方面所具有的懸殊差距感到十分震驚,此前要在貿易爭端中和美國「同歸於盡」般的民粹言論頓時減弱不少。以此言之,美國政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利用中興事件增加了美方在貿易談判中的籌碼。

事實上,整個事件中,譴責中興違規貿易的是美國政府,封殺中興的是美國政府,而最後出面表示中興不應該倒閉,中美可以此做交易的,還是美國政府。

特朗普(右)突然在5月13日於Twitter發文指要幫助中興恢復業務,不少人跌眼鏡。(美聯社)

美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政府在整個事件中先唱黑臉再唱白臉,既揮舞大棒,威脅懲罰中國企業,滿足了部分美國國內選民及企業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送「蘿蔔」,表達對中國的「同情心」。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一心要在美國選民面前展現他「既能和中國做朋友,也能維護美國利益」的能力。

然而,若認為特朗普真的一切盡在掌握,那可能也太過天真,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其實也有內部博弈,並非所有人都甘心當特朗普的外交棋子。懲罰中興固然能引來不少美國國內勢力的喝彩,但同樣也會損及不少和中興乃至中國有商業關係的美國企業。路透社就曾援引相關人士說法指,美國政府禁令會對中興及其供應商、合作夥伴,乃至使用其網絡設備和手機的數百萬消費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特朗普此前在Twitter發文向中興「雪中送炭」,表示不想讓大批中國工人失業,就有美國國會議員都禁不住諷刺稱 「能不能先幫助一下美國的公司?」

比如不少中興在美國的常年合作夥伴可能就會認為自己需要幫助。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之一,中興常年依靠高通和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為其提供零件,交易規模不容小覷。路透社曾報道指,2017年,中興向其211家美國供應商支付了23億美元。其中,對高通、博通、英特爾和德州儀器等七家公司,每家的支付金額均超過一億美元。

不過,由於美國商務部的禁令,中興主要的業務已暫停營運。此外,高通上個月亦曾經表示,受中興事件影響,公司預計本財季每股收益會下降三美分。若是將眼光再放長遠一點,則會發現,美國政府的禁令,實際上也影響了許多美國盟友或是發展中國家獲得電信服務。中興管理層就曾經表示,中興正在為一億印度用戶、三億印尼用戶以及2,900萬意大利使用者提供電信服務。若是中興真的因制裁而「執笠」,這群用戶的怨氣未必會指向中國。

因此,無論從維護美國企業利益角度,或是對其他國家影響層面考慮,特朗普實際上都有動機放寬對中興的制裁。雖然在中方斡旋及特朗普政府種種考量下,美國或會「鬆綁」,中興可能就此逃過一劫,但此次事件暴露中國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弱點,則必須正視。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發展,訊息網絡建設及高鐵等現代科技成就,使社會的自信不斷提升,民族主義水漲船高。然而,部分國人開始產生錯誤認知,以為中國已經全面趕超西方。結果中興事件讓許多人發現,中國通訊領域的巨頭竟在芯片方面完全受制於人,在美國一紙禁令面前不堪一擊。不少中國科技企業逐步做大卻並未真正做強,僅僅是「沒有骨頭的巨人」。

最新出版的《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亦將「打贏科技戰」作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錄入其中。(資料圖片)

中資需提升核心技術研發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興事件不失為一盆及時冷水,讓不少人從亢奮回歸理性,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開始重新審視當前中國科技所處的地位和面臨的挑戰。中興事件後,不僅《人民日報》語出驚人表示要「不計成本加大芯片投資」,習近平在4月底湖北考察時還強調「要加快在芯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最新出版的《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亦將「打贏科技戰」作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錄入其中。

此外,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8年要推動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現階段的籌集目標是1,500到2,000億元人民幣,該資金將投資到包括芯片製造在內的半導體市場。

眼下中美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興最終命運如何,或許不日即將揭曉。不過,即使中興問題可以解決,中國企業也不應該忘記危機感和緊迫感,畢竟命脈操於人手的企業,是難以真正在世界市場上站穩陣腳,而在中美結構性矛盾逐漸突顯的當下,中國的崛起必須要以更清醒的戰略規劃為支撐,補齊國家發展的短板。

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 2025》報告中提出寄望: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在2025年達到50%。希望中興危機的教訓,能加速國家戰略的推進。

上文刊載於第11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21日)《美銷售禁令一劍封喉 中興任人魚肉 帶來哪些教訓?》。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5月21日出版的第11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