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飲水太急大流汗增心臟負擔 防心臟衰竭飲水必守3原則

撰文:照護線上
出版:更新:

每當氣候炎熱,經常出現攝氏35、36度的高溫,相對濕度亦相當高,這樣的環境會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負荷。
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台灣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

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並讓原有疾病惡化;血管阻塞的患者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問題。

相關文章:【心臟病】晚上躺平便咳或已肺水腫 心臟衰竭常被忽略的6大症狀

+2

心臟衰竭患者體內水分多、容易水腫,多流點汗對消除水腫有幫助嗎?

台灣林韋丞醫師指出,運動對於病患確實是一件好事,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但是我們不會建議患者以「大量流汗」為目標,因為大量流汗雖然對於病患水腫問題有些許改善作用,不過卻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患者如有服用心臟用藥,電解質不平衡可能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容易導致心律不整。

考慮到心臟負擔、電解質等面向後,要注意「大量流汗」這樣的劇烈水分變動,是對心臟衰竭患者是較為不利的。

大熱天要小心(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喝運動飲料嗎?補充水分時要注意什麼?

運動飲料裡面有水分和電解質,但是水分跟電解質並不需要刻意喝運動飲料補充,平日均衡的飲食對電解質補充就已經足夠,除非經過劇烈運動大量流汗,才考慮適量補充運動飲料。

台灣林韋丞醫師提醒,最忌諱的是「一口氣喝下1,000-2,000毫升」這樣的「快速補充」。對於心臟功能較差的病患,快速補充會導致水分堆積,造成心臟負擔,可能會讓患者愈來愈喘。林韋丞醫師建議,補充水分務必把握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心臟衰竭患者可以試著每次喝200-300毫升,用2至3次慢慢將流失的水分補回來,喝的時候切記不能速度太快,才可以達到補充體力又不影響健康的目標。

身體現脫水警號要小心(點擊下圖看清!)

+3

大熱天讓人容易口渴,要如何評估喝水量夠不夠?

要怎麼知道身體的水分是否足夠?台灣林韋丞醫師道,很重要的就是觀察身體狀況,有幾個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評估,如果身體脫水,口腔黏膜會顯得乾燥、皮膚在炎熱環境下應該流汗,但是汗水卻不出來、而且眼睛有乾澀現象,這種口乾舌燥的現象就是提醒大家應該多補充水分。

還有一個很好監測的方式就是觀察「尿液顏色」,正常尿液顏色是呈現淡黃色,假如尿液的顏色很深,就表示身體的水分不夠,要多喝水補充;如果尿液顏色偏淡,就表示體內水分較充足。

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吃冰、喝冷飲嗎?

我們知道「天氣冷」對於心臟病患者本身就是一種負擔,而在炎熱的環境下若快速的飲用大量冰水,也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若本來心臟就有問題,這樣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疾病惡化。

然而,這並不是說心臟衰竭的病患都不能喝冰水。台灣林韋丞醫師舉例道,大家到日本旅遊會發現,日本餐廳都提供冰水,日本人四季都在喝冰水,即使冬天也照喝不誤。他們飲用的方式是慢慢地喝,讓水進到身體有慢慢回溫的作用,使身體得到舒緩,又不至於對器官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重點不在於「冰水」,而是「飲用的方式」,最好以緩慢飲用的方式讓身體去適應這些變化,對心臟的影響會比較少。

相關文章:【心臟病】氣喘肚脹難集中可能心臟衰竭?左右症狀不同程度分4級

+9

心臟衰竭患者在大熱天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嗎?

心臟衰竭患者最需擔心的還是水分的問題,務必要記得,運動完補充水分的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

台灣林韋丞醫師指出,有些患者會擔心鹽分攝取太多造成體內的堆積,而改使用「低鈉鹽」。不過這時也得注意,低鈉鹽是用「鉀離子」取代鹽分中的「鈉離子」,鉀離子吃多了也會累積,與心臟衰竭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飲食重點不是一昧吃低鈉鹽,而是要注意身體水分及鹽分攝取達到平衡。

心衰竭患者務必將「量體重」列為居家保健的重點項目,監控自己是不是攝取過多水分。舉例來說今天量體重50公斤,隔天量體重變成52公斤,再隔一天量體重變成54公斤,在短短兩天內增加4公斤,這麼多一定是水分過多,一般攝取食物體重不會增加這麼快。注意體重,是讓心衰竭患者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開冷氣後室內、室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對心臟有什麼影響?

假使室內、室外溫度忽冷忽熱的時候,會對心臟病患者造成影響。我們從外頭炎熱的環境下急速地進到冷氣房,會導致血管收縮,因此溫度的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要避免這樣的狀況,台灣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病患者盡量於炎熱環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補充水分,別讓自己太煩躁。不要因為天氣很熱,就將冷氣調到17-18度,請設定在對人體最舒適的溫度26-28度之間,才不至於讓血管快速收縮。

天氣炎熱,心血管要保養(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游泳很消暑,心臟衰竭患者適合游泳嗎?

「所有心臟病患只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醫師都建議要保有運動的習慣。」林韋丞醫師道:「運動可以改善身體肌耐力、心肺功能、甚至可以達到減重或塑身的效果,對病患都是有利。」因此,若於炎熱天氣選擇去游泳消暑,自然是很好的做法。只不過心臟衰竭患者於運動前要注意先熱身,並吃一點東西讓身體有足夠的熱量會比較安全。

當從炎熱的氣溫進入到冰涼的水溫時,切記動作要緩慢漸進,畢竟溫度的快速變化會對心臟產生負擔,因此無論是要進入三溫暖、溫泉、冷水池,或要起身離開,動作都請盡量放慢。最好於適應溫度變化後,再做下一個動作,比較不會有頭暈的狀況。

醫生會建議患者於炎熱的天氣從事哪些運動呢?該注意什麼?

目前認為以運動治療來進行心臟復健,可以改善心臟相關死亡率。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衰竭患者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像是游泳、慢跑、健走等,利用這些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耐力與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病情。

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況也是評估身體很好的一種方式。例如以前30分鐘可以走3公里,最近30分鐘連1公里都走不到,還覺得非常不舒服,這種於短時間內運動能力急速下降,就得特別注意是不是心臟或是肺部出了狀況!

平常運動時,最重要的就是適度,且要穿透氣的衣服,運動過程中要準備充足水分並適時補充。運動過程中覺得身體不適就應該停止。然而,停止動作也別操之過急,心臟衰竭患者很忌諱劇烈運動時突然停下來,像是快速跑步時若突然煞車,少了暖身或是慢走的緩衝,會造成心臟血壓的急速變化,導致頭暈不適。

運動是好事,但林韋丞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可先與醫生討論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及強度再進行,並於四周有人的情況下運動比較有保障,若運動時感到身體不適請記錄心跳、血壓,假如症狀偶爾發生可以等下次回診再與醫生討論,如果每次運動都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狀況,應該提早回診。

最後要提醒大家,千萬別因為透過運動感覺身體好轉後就擅自停藥喔。

相關文章:【手部看健康】痺痛患糖尿、握手無力心臟病?9個手毛病唔好懶理

+27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冷熱交替要小心!三招保護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