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看健康】痺痛患糖尿、握手無力心臟病?9個手毛病唔好懶理

撰文:廖青霞
出版:更新:

雙手,原來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健康問題,平日大家可能經常觀察臉部的狀況,例如生暗瘡或出現斑點,不過你多久會看一次雙手的狀況呢?除了出現痛症外,手的皮膚、手指、力度等,可能是糖尿病或中風的警號。如果可及早發現,接受治療,或有助改善你的健康問題。究竟有什麼手部問題,需特別注意呢?

不少疾病的症狀,都和手有關。加上,大家經常使用手機及電腦,雙手或更易出現問題,或勞損。《Healthline》報道,就整理出應注意的9種手部問題(按圖):

+27

1)出現紅疹或水泡

手或手腕出現紅疹,或水泡(blisters),可能是鎳過敏(nickel allergy)的徵狀。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資料,對鎳過敏是造成過敏性接觸皮膚炎,最常見致敏的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敏感】紅疹痕癢或因金屬敏感 4類高危人士宜少吃西蘭花朱古力

其實有不少皮膚接觸的物件,都含有鎳,例如手鏈、手錶、戒指,甚至是手機。不過除了透過接觸會引起過敏外,進食含鎳的食物,也可能會令手部出現紅疹。

豆類、朱古力、花生、黃豆和燕麥等,都含有大量鎳。如你發現在進食了這些食物後,手部出現紅疹,有機會是鎳過敏。

2)手部麻木或刺痛

如果你經常手部感到麻木,或出現刺痛感,而你沒有患上其他疾病,又年輕的話,就可能代表你患有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不少人在晚上睡覺時,屈曲了手腕,令手腕到手掌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受壓,導致手部麻木或刺痛。《九龍中醫院聯網》資料指出,其他導致腕管綜合症的常見成因包括,長期屈曲手指或手腔、糖尿病、長時間做家務等。

腕管綜合症患者或出現手部麻木或刺痛。(Unsplash/ ilyapavlov)

除了腕管綜合症外,仍有其他原因造成手部麻木或刺痛。例如,當你感到焦慮,可能也會導致手指短暫刺痛。不過如你的手或手臂,突然出現麻木,或變得無力,有可能是中風的症狀。

相關文章:【中風】三高肥胖年輕也中風!手腳痺失平衡是先兆了解中風10件事

3)無法伸直手指

彈弓指,又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會令手指腫痛、出現「卡住」的情況、無法伸直手指等。而女性似乎更易出現彈弓指,一般會影響手指公或是戴戒指的手指。

《醫院管理局》資料指出,當手指屈肌肌腱過度勞損,引起腱鞘發炎、腫脹及增厚,壓逼屈曲肌的肌腱令肌腱,出現水腫和創傷性炎症病變,慢慢產生硬化結節,令出現彎曲的手指無法伸直,或伸直的手指無法彎曲。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彈弓指,不過如本身患有炎性關節炎、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或經常使用雙手的人士,一般會較易患上彈弓指。

4)手痛、僵硬、腫脹

類風濕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紅斑狼瘡、血管炎、硬皮病(Scleroderma)及皮肌炎(Dermatomyositis)都可令手部出現腫痛。

手腫痛,有可能是患上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血管炎,或硬皮病。(Unplash/ matreding)

而腫脹的手,更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雖然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較多影響膝頭和腳踝,不過仍有機會影響雙手。

5)手部掉屑

銀屑病(Psoriasis)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問題,並可能會導致皮膚表面出現掉屑的情況,一般可出現在手部或指甲。

患者手部皮膚可能呈紅色,並伴有銀白色鱗屑,驟眼看來皮紋粗糙及呈現乾燥狀。此外,指甲也可能出現點狀凹陷或變得粗糙,甚至有機會從甲床剝離。

6)手指出血或有紅色斑點

當手指或腳趾腹、掌面出現壓痛結節(Osler nodes),是心內膜炎(endocarditis)的特有症狀。心內膜炎是心臟內膜受細菌感染,並會導致手心皮膚、指甲,或指甲皮膚內出血,導致出現紅色斑點。除了可透過皮膚觀察外,心內膜炎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受感染的症狀,例如發燒和流汗等。

7)手指變色

當你覺得凍,或受壓時,如你的手指失去原本的顏色,變白,然後可能變藍、紫,甚到變黑;就可能是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資料指出,患者之手腳的微血管異常收縮以回應寒冷氣溫,或憂慮情緒的情況,手指通常會經過三種顏色的變化:先變白色、其後變藍色,最後變為紅色(不一定全部出現)。根據《美國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資料指,雷諾氏現象患者的手指會出現麻木、凍或疼痛。當血液流通回恢正常後,手指或會顫動、刺痛,然後變紅。年輕女性較高危。

不過手指變色,也可能是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包括較為常見的紅斑狼瘡(lupus)或硬皮病(Scleroderma)。

紅斑狼瘡其他症狀(按圖):

+7

相關文章:【紅斑狼瘡】免疫反應異常攻擊6大部位 壓力大曬太陽可致發病!

8)手震

大家可能都曾出現過手震,例如當你穿針引線時,這是生理性顫抖(physiological tremor)。而當你睡眠不足、攝取過多咖啡因、服用某種藥物、或正在戒酒時,手震就可能變得尤其明顯。

不過,手震也可能是神經疾病的症狀之一。另一種手震,被稱為原發性顫抖(essential tremor),並會導致身體兩側的手和手臂震。一般在做動作的時候,就會出現手震,例如進食時。

按圖了解手震的成因:

+30

相關文章:【手震成因】柏金遜、甲亢、低血糖 聶德權手震有11個可能!

其中一種最為人熟悉的,便是「柏金遜顫抖」(Parkinsonian tremor),一般單手出現手震,或有一隻手震得較為明顯。當雙手休息時,也會出現顫抖。如發現手震導致動作變慢,或四肢僵硬,就有可能是患上柏金遜症。

9)手握力弱

日常握手握力強弱,表達了不同的意思。不過在醫學上來說,手握力強弱,有機會看出健康問題。

刊登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研究報告指出,手握力下降,增加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而《PLOS One》研究發現,年齡介乎40歲至69歲的人,手握力較強,或代表心臟功能和結構更健康。研究人員推測,手握力或可有助分辨心臟病高危人士。

(資料來源:《Healthline》《美國皮膚病學會》《九龍中醫院聯網》《美國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

相關文章:【肩周炎】低頭族及寒背可提早「五十肩」 4組拉筋動作紓緩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