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崇真小學推生態先鋒跨學科課程 以社區資源教學生保育大自然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香港接連出現世界暴雨及超強颱風,如何面對極端天氣已經成為切身問題。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下稱西貢崇真小學)於上學年推出名為「生態先鋒」的跨學科課程,利用西貢區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及社區支援,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大自然,明白保育大自然的重要性。

善用學校地利位置教保育大自然 鯨魚擱淺使學生感受更深

參加「生態先鋒」課程的學生會到校外考察,親身感受大自然,以明白保育環境的重要性。(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提供)

馮家俊校長表示,學校推出「生態先鋒」跨學科課程的起點是近年極端天氣頻生,考慮到學校位於西貢,於是善用地利將區內與大自然相關的事物加入課程,讓學生從生活周遭學習保護大自然。他說自己還是英文教師時,會加入一些學校附近的事物作為教材,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又笑言「呢本書(課程訓練手冊)我相信你擺喺第二間學校都幾頭痛,因為佢要入嚟西貢做」。

生態先鋒課程設有多個外出考察活動,包括到海下灣觀察珊瑚群、到西貢碼頭向遊客講解保育大自然的重要性等。回到課室,多個科目均會配合主題教學,例如中文科會撰文描述西貢景色並抒發感受、數學科會以海洋垃圾為主題學習統計學等,學生最後會運用所學完成生態先鋒訓練手冊。

課程統籌主任吳小君老師指出,以上活動及課堂可以回應多個課程主旨,例如認識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仁民愛物」精神,培養仁愛、團結、同理心等價值觀,並從生態安全角度切入作為國家安全教育素材。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於上學年推出「生態先鋒」跨學科課程,並於本學年推廣至全校。圖左起為STEAM發展主任余諾軒老師、馮家俊校長及課程統籌主任吳小君老師。(盧翊銘攝)

回顧上學年的教學成果,不少學生都以文章表達對大自然的欣賞及尊敬,例如想到由自己做起,清理及回收自然環境中的垃圾,保護生態環境,亦有學生因為喜歡大自然的美,決定未來要與家人及朋友多到自然環境之中遊覽。

學校天台設氣象儀 培養資訊素養助日常生活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於校舍天台設有氣象儀,可以收集不同天氣數據,以數據讓學生明白何謂極端天氣之餘,亦能培養資訊素養。(盧翊銘攝)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的氣象儀會於後台儲存數據,教師可以提取數據作教材,以此教授學生天文台如何根據數據發出天氣警示。(盧翊銘攝)

學校亦於天台設立氣象儀,收集溫度、濕度、風速、氣壓、紫外光、空氣污染等數據,資訊會即時於校網首頁發布,校方亦會儲存數據。馮校長解釋,氣象儀收集到的數據除了可以用於生態先鋒課程解釋何謂極端天氣之外,亦可以用作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理解收集第一手數據的意思及學習做統計。

STEAM發展主任余諾軒老師指,氣象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數據的習慣,打開校網看到天氣轉冷就添衣,看到有雨就帶上雨傘。常識科更可以透過實際數據教授學生,天文台如何根據數字發出不同警告訊號,提升學生的興趣,「最重要嘅係,我哋有呢舊嘢喺度,我哋可以帶佢哋上去睇」。

一條龍學校共享學習資源及設施 提升科學科學習體驗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是一條龍學校,圖中藍色校舍為中學部,彩色校舍為小學部。兩個校舍沒有明顯分隔,方便學生來往及共用學習資源。(盧翊銘攝)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與中學部為一條龍學校,小學部學生可直升中學部,而小學部亦可使用中學教學設施及資源,提升學生學習體驗。

以將於25學年起推行的小學科學科為例,小學校舍受到條例限制無法進行較高階的實驗,包括使用明火或某些溶劑,而西貢崇真小學就可以將實驗移師中學部實驗室,在中學部教職員的指導下完成實驗。課程以外,西貢崇真小學有不少活動會與中學部一同進行,包括新興運動板網球、射箭、童軍等,中學部的師兄師姐們亦會到小學部做小老師,幫助師弟妹們解決學業困難。

馮校長稱,西貢崇真小學可以突破限制,將部份中學階段的內容放到小學階段,學生可以感受中學學習模式,不論學生一條龍升讀中學部還是其他中學,都有助減低升中後的適應困難。

學校踏入100周年換新校服 將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踏入100周年,馮家俊校長指學校為學生準備了新校服,亦有一系列慶祝活動。(盧翊銘攝)

西貢崇真小學今年慶祝創校100周年,馮校長於諮詢各方意見後決定為學生準備一套新校服,方便學生參加下午的活動時間及隨時進行戶外學習。新校服上衣使用新式快乾物料,學生穿起來更覺舒適涼爽,並改穿波鞋;而運動服採用同一上衣,分別在於下身的褲或裙褲顏色不同,即使學生「着錯校服」仍可參加不同活動。

馮校長亦預告學校會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包括於9月舉行100周年感恩祭、於12月在校舍舉行多達100圍的盤菜宴,部份校友即使身在外國亦表示會回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