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七:「大水漫灌」還通縮? 錢都去哪了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4年「兩會」召開,中共二十大換領導班子之後,由李強帶領的新政府帶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屆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中國是2023年的輸家」、「中國是反全球化的輸家」、「中國是貿易戰的輸家」……這是《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歲末報道中國時用的句式。此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停滯的十年』」、「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雜音也不絕於耳。當然,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loser」,這不是一個新聞,而是西方媒體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同「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登頂論」如出一轍。然而現實卻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新能源等新賽道遠遠超越西方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日德成為全球第一……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中國經濟沒崩潰,反而「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但從數據上看,確實「出口連續數月下降」、「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委靡不振」,從社會層面來說,更存在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事實。有人說:「微觀經濟感受才是真實的,無法用宏觀數據修飾、打扮出來」。但是,難道說5.2%仍高於大部份經濟體的GDP增長是「粉飾」的數據嗎?更何況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時,年均增長仍在全球大國中領先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悄然發生。
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何謂好?何謂不好?是看數據還是憑感覺?我們將通過十三個角度試著回答。

【《香港01》將陸續推出《十三問中國經濟》系列文章,此為第七篇】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一:無需感嘆5% 丟失的3個2%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二:外資撤離中國了嗎?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三: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四:經濟戰最終比的是工業基礎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五:進出口雙降 中國「被脫勾」?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六:出口未斷崖式下跌 比悲觀的預期樂觀

西方輿論亦能拿中國「印錢」說事。抓住兩點,中央一邊說不搞「大水漫灌」,但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292.27萬億元。大概20個月超發貨幣高達50多萬億元。這個量級不亞於美國QE。而如此大的貨幣超發,而另一邊卻出現了物價下跌、房價下跌、股價下跌的情況,實體經濟的感受反而是「沒錢了」,這是通縮的表現,以此質疑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究竟如何看貨幣超發?中國是否「大水漫灌」?

誰家「印」的錢多?

跟進最新的貨幣供應量數據,截止2023年12月底:廣義貨幣(M2)余額29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狹義貨幣(M1)余額68.05萬億元,同比增長1.3%;流通中貨幣(M0)余額11.34萬億元,同比增長8.3%。

在2002年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對央行資產負債表統計條目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由2002年開始才算,過去20餘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由18.3萬億元,增加到當前的292.3萬億元,凈增加274萬億元。不出意外的話,很可能在2024年3月會突破300萬億元。但這其中,真正由央行自身「印鈔」印出來的貨幣,是39萬億,其余的235萬億,其實都是由基礎貨幣在社會上流轉而形成的存款。

如何理解這個數據?我們將把視角放到國際對比上,從廣義貨幣和「基礎貨幣」(真正由央行印出來的貨幣)兩個方面,來對比中國和世界其他3個主要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的差異。

先來看一下,自2002年以來四大經濟體各自以本幣計價的廣義貨幣供應量變化:美國,5.8萬億美元→20.8萬億美元,3.6倍;歐元區,5.8萬億歐元→16萬億歐元,2.8倍;日本,1000萬億日圓→1600萬億日圓,1.6倍;中國,18.3萬億元人民幣→292.3萬億元人民幣,15.9倍。

數據可見,過去20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增長了近16倍,遠遠高於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幾乎是日本廣義貨幣增長的10倍之多。當前人民幣廣義貨幣M2,若折算成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歐元區的廣義貨幣總和。

但是,從2002年到2023年,各國以美元計價的GDP變動為:美國,11.1萬億美元→27.6萬億美元,2.5倍;歐元區,7.2萬億美元→15.5萬億美元,2.2倍;日本,4.2萬億美元→4.0萬億美元,縮水為原來的90%;中國,1.5萬億美元→17.4萬億美元,11.8倍。

美國銀行股價由2016年的11.16美元,升至最新的31.18美元。(路透社)

也就是,如果對比過去20年美、中、歐、日經濟規模的變化,就會發現,這個廣義貨幣增長的差距,是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相比2002年擴張了10倍以上,而美國和歐元區都僅僅擴張至原來的2.2-2.5倍,以美元計價的日本經濟規模甚至出現了收縮。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張,當然需要更多的貨幣。所以,中國廣義貨幣M2相比美國、歐洲和日本,擴張速度快了那麽多,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不說廣義貨幣,以狹義的「央行印鈔」來看,過去的20年間,到底哪個國家的印鈔機更強勁、放水更多,這就必須要查看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了。

自2002年12月到現在,全球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變遷如下:美國聯儲局,0.76萬億美元→7.78萬億美元,10.3倍;歐元區,0.8萬億歐元→6.94萬億歐元,8.7倍;日本央行,125萬億日圓→750萬億日圓,6倍;中國,央行5.1萬億元人民幣→44.1萬億元人民幣,8.6倍。

很顯然,真正的「央行印鈔」的倍數,四大經濟體其實差不多,美國聯儲局印得最快,歐央行和中國央行接近,日本印鈔倍數最低。如果進一步考慮過去20年各自以美元計價的經濟規模增長,甚至可以說,中國央行在真正的印鈔方面,其實是最為克制的一個經濟體——相比較之下,經濟規模基本沒有增長的日本,央行資產規模居然也擴張了6倍之多。

也就是說,計入經濟增長的話:在廣義貨幣擴張速度上最快的中國,真正的央行印鈔,反而是擴張最慢的;在廣義貨幣擴張速度上最慢的日本,真正的央行印鈔,反而是擴張最快的!

這也意味著,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過去20年間,四大經濟體中,中國央行「印錢」的效率是最高的,而日本央行印錢的效率是最低的,美國「印錢」的效率位居第二,而歐元區則位居第三。

如果根據當前匯率折算後以美元計價來看,按照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2004年到2013年,中國曾經有10年時間位居全球印鈔規模第一,但是,經過美聯儲的QE3和2020-2021年的無限QE,美國再度變成世界上印鈔最多的國家,歐元區略低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分居第三、第四。

中美日歐四大經濟體過去20年央行資產負債表現規模變化。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以GDP/央行資產負債表,來表征1元的央行基礎貨幣能帶來多少元的經濟增長的話,中國的貨幣效率一開始明顯低於其他三大經濟體,但自2008年以來在邊際上不斷改善,而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央行,雖然以前印鈔效率較高,但自2008年以來,在邊際上一直在變差。然而,這種中國越變越好、西方越變越差的趨勢,在2021年發生了一點變化。中國央行印錢的邊際效率開始停滯,與此相對,美國、日本及歐元區的央行印錢的邊際效率,在2021年到達谷底之後,重新開始恢覆增長。如下圖。但這與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相關。

也應是綜合考慮到印錢的邊際效率降低,可以看到即使面對經濟承壓,但中國央行這兩年一直保守貨幣政策的相對保守,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一直反對「大水漫灌」。

四大央行2008~2023年資產負債表。

一個奇怪的經濟現象

輿論熱議中國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經濟現象: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29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而就在20個月之前,中國M2的余額只有236.6萬億。這意味著,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發貨幣高達50多萬億元。而另一邊卻出現了物價下跌、房價下跌、股價下跌的情況,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如何理解這個現象?

首先要厘清楚,增發的錢都流向了哪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了22.75萬億元。在新增部份中,全年住戶貸款增加4.33萬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的約19%;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7.91萬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的約78%。2023年全年住戶貸款和企事業單位貸款基本呈現「二八」比例。

全年住戶貸款增加4.33萬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的約19%;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7.91萬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的約78%。(視覺中國)

而在企事業單位貸款中,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增加了13.57萬億元,占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量的約76%;而短期貸款的比例則明顯少得多。

通常在貸款的用途方面,中長期貸款往往被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等領域,而短期貸款通常是借款人生產、經營中的流動資金需要。此外,2023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了25.7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6.67萬億元。

這組數據很清楚:新增發的人民幣已通過貸款的形式投放,隨後這些資金又變成了存款。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貸款占了近八成,也就是說,這些資金主要被大型國有企業如央企、事業單位或地方國企通過貸款形式拿走了。可是這些錢被拿走後並沒有被投資到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因為他們也清楚,投進去是賺不到錢的,所以有些幹脆存起來變成存款。因此,這些資金沒有真正進入流通領域。」

這些貨幣發行出去後並沒有真正進入流通領域,未進入實體經濟,而只是在金融系統內循環,發生了「金融空轉」的現象,因此,它沒有產生促進經濟發展的效果,而中國經濟在下滑,物價在下跌,也就是說實際的流通貨幣、真正發揮作用的貨幣其實在減少,所以出現了通縮現象。

會這樣一方面是疫情帶來的影響過大,超乎想像。在疫情期間,中國國內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現如今雖然疫情過去,大家都在加班加點進行生產,想把之前的經濟損失給補回來。可與此同時,百姓由於收入減少或失業,購買需求則在不斷萎縮。這樣一來,各行各業都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庫存積壓情況。而在商品供遠大於需求的情況之下,即使是央行貨幣超發,也難以大幅推高當前的物價水平。最新公布的2023年12月CPI數據只有0.2%,通脹率已經接近於零。

而現在,像電冰箱、電視機、空調等實用家電都在降價,主要是家電每隔幾年都要升級換代,原來的舊款家電就要通過降價來去庫存了。此外,一些燃油汽車碰到新能源汽車的大量入市,也不得不被迫選擇降價。因為不降價促銷,銷售業績就上不去。顯然,很多商品的降價主要是原來的產品已經升級換代了,企業急需要通過降價的方式來去庫存,回籠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指望這類技術更新很快的行業商品都漲價,也不太現實。

中國汽車出口大幅成長,主要受惠於新能源汽車。

最主要還是市場恢覆信心尚需時日。央行超發的貨幣都停留在金融體系內,既沒有流向商品市場,也沒有流向股市和樓市,主要是在經歷了3年疫情之後,人們對資本市場的信心嚴重不足,大家都不願意投資和貸款了。而如果要讓百姓的信心恢覆,除了這些市場要有賺錢效應之外,恐怕還需要一段逐步恢覆的周期。至少現在來看,超發的貨幣要想大規模流向股市和樓市,乃至是商品市場都很難實現。

20個月50多萬億,物價下跌、房價下跌、股價下跌,這合理嗎?顯然不合理!這更加說明經濟恢覆需要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不能一味的依賴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因為這樣做,並不能解決商品市場、股市、樓市的信心問題,也解決不了商品市場本來就嚴重過剩的問題。而且,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會對於未來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愈來愈弱。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