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問中國經濟之六:出口未斷崖式下跌 比悲觀的預期樂觀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4年「兩會」召開,中共二十大換領導班子之後,由李強帶領的新政府帶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屆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中國是2023年的輸家」、「中國是反全球化的輸家」、「中國是貿易戰的輸家」……這是《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歲末報道中國時用的句式。此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停滯的十年』」、「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雜音也不絕於耳。當然,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loser」,這不是一個新聞,而是西方媒體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同「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登頂論」如出一轍。然而現實卻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新能源等新賽道遠遠超越西方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日德成為全球第一……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中國經濟沒崩潰,反而「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但從數據上看,確實「出口連續數月下降」、「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委靡不振」,從社會層面來說,更存在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事實。有人說:「微觀經濟感受才是真實的,無法用宏觀數據修飾、打扮出來」。但是,難道說5.2%仍高於大部份經濟體的GDP增長是「粉飾」的數據嗎?更何況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時,年均增長仍在全球大國中領先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悄然發生。
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何謂好?何謂不好?是看數據還是憑感覺?我們將通過十三個角度試著回答。

【《香港01》將陸續推出《十三問中國經濟》系列文章,此為第六篇】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一:無需感嘆5% 丟失的3個2%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二:外資撤離中國了嗎?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三: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四:經濟戰最終比的是工業基礎

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五:進出口雙降 中國「被脫勾」?

從2023年年初以來,關於中國出口的悲聲可謂不絕於耳。「出口斷崖式下跌」幾乎是各大媒體的統一標題。但按照中國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顯示,2023年1至12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41.76萬億元,同比增加0.2%。其中,出口總值為23.77萬億元,同比增加0.6%;進口總值為17.99萬億元,同比下降0.3%。

這個數值事實上並不差,一方面2022年增幅很快,帶來的基數比較大;另一方面中國2023年面臨著巨大的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壓力,全球經濟放緩、降價搶訂單等這些都有關係。如果以美元計,中國出口美元計價同比-4.6%,但兩年復合增長0.4%,價跌量升。這顯然是匯率造成,美元大放水所致。2023年的中國出口成績,事實上比悲觀的預期樂觀。

即便是美元計價,據世貿組織測算,2023年中國出口貿易全球占比14%,連續15年全球第一。也就是說,中國的蛋糕份額變化不大。巨大的出口體量讓中國不可或缺。中國的創新動能、產業鏈完備程度、規模效應,勞動者的勤勞和高效,都讓中國商品具備了全球競爭的優勢。

但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出口構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傳統外貿業如服裝、玩具斷崖式下滑,而汽車製造、新能源產業、機械配件業全面開花。這一年,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在全球的市占率接近80%;中國超越日本,晉級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按照中國官方數據,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汽車及零件出口在過去三年間持續爆發式增長,分別增長104%、82%和76%,連續40個月保持正增長,成為出口重要增量。

2024年1月10日,山東煙台,裝載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開拓者1號」從煙台港啟航。(視覺中國)

其他各品類份額與疫情前變化不大,車船運輸設備占比有所擡升,紡織品和機電產品略有下降。以HS出口品分,出口商品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第十六類機電產品(包括電子電器和機械設備),2023年全年占出口比例為41.6%。其次是第十一類紡織類產品,占出口比重為8.62%;賤金屬(第十五類)和車船等運輸設備(第十七類)占出口占比分別為7.93%和7.2%,是中國出口的第三和第四大品類。

按照哈佛大學的增長實驗室(Growth Lab)整合了全球133個主要國家的貿易數據,進行統一標準、統一口徑的橫向比較。中國在電子類、機械類、金屬類和紡織類的出口份額都穩居全球第一,形成了數倍於追趕者的優勢;

20世紀90年代,中國外貿的標簽還是襯衣、襪子這些紡織品和大量的農產品,產品的復雜性和附加值都很低。當時流行一種說法:中國要出口10億雙襪子,才能從美國買來一架波音飛機。時間來到2020年代,中國的出口結構中,高復雜性的電子產品、機械、汽車等,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而且正在更多的高科技和尖端製造領域積累優勢。2020年到2023年,這些產業優勢愈發明顯,出口可謂是一騎絕塵。

20世紀90年代,中國外貿的標簽還是襯衣、襪子這些紡織品和大量的農產品。(視覺中國)

哈佛大學增長實驗室根據出口商品的多樣化和復雜程度,對133個國家進行經濟復雜性排名,中國的名次從1995年的46位,已經上升到2021年的18位。實驗室預測,到2031年,中國的排名將上升至第4位。經濟復雜性的提升,意味著中國具備了更強大的綜合科技實力,更深的產業護城河和更強的商品競爭力。

同樣明顯的變化是,過去很長時間,發達國家都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產品服務出口國。20年前,中國出口額的七成都流向發達市場。但觀察2003年到2022年的變化,發達市場占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已經由之前的73%下降到不足50%。取而代之的是東南亞、中東、非洲、東歐和拉美的更多新興經濟體和前沿市場。

2023年中國對新興經濟體出口明顯好於發達經濟體。對美、歐出口增速分別為-13.1%和-10.2%,較上年分別下滑14.3和18.8個百分點。美、歐出口份額經歷震蕩下行後,2023年均維持在15%左右水平,分別較疫情前下降2.0和2.5個百分點。取代美歐,東盟出口占比從2005年的不足8%上升至2023年的15.5%,超過美歐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地區。2023年中國出口亮點在俄羅斯、非洲、墨西哥、沙特和阿聯酋,出口增速分別為46.9%、7.5%、5.1%、12.8%和3.4%,份額分別為3.3%、5.1%、2.4%、1.3%和1.6%,分別較疫情前上升1.3%、0.6%、0.6%、0.3%和0.3%。

發達市場占中國出口份額的相對下降,可能容易被歸因為2018年以來的貿易戰和「脫鉤」。但事實是,中國對發達市場的出口總金額還是有上漲的,只不過發達經濟體受到高通脹、高利率困擾,整體經濟景氣度弱於新興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的快速成長進一步提升了它們對中國產品的巨大需求,且這些需求的增量超過了發達市場。

而這一變化更是中國發展戰略調整,尋求貿易夥伴多元化帶來的一個長期和必然的結果。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主動地發掘東南亞、中亞、中東和中東歐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潛力。僅從狹義的「一帶一路」64個沿線國家看,這些國家擁有18萬億美元的GDP和35億人口,經濟體量與中國相當,人口基數和地域面積則更為龐大。儘管與美國、歐盟、日本等國相比,他們的總量和人均GDP偏低,但這也意味著更快的經濟增速和更大的潛在市場。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之一。(新華社)

出口數據疲軟,這是一個事實,但沒必要跟着渲染恐慌,更何況中國之前已經實踐過兩次很成熟的應對方案,有著豐富的應對經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持續高速增長近10年的外貿出口,作為「三駕馬車」之首,首次出現了停滯。2008年,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又持續了高速增長10年的外貿出口,出現了持續8個月的負增長,創了改革開放以來的記錄。2023年的這一次,美國貨幣政策放水、疫情沖擊、俄烏沖突,將原本10年的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 十年為一個循環的經濟周期理論,一個經濟周期會經歷「上升」、「爆發」和「清算」)拖到了15年,更加直觀感受到了西方資本的經濟周期。

而這種經濟周期,從來不是只針對中國一個國家。無論是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還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整個亞洲的製造業,都隨著西方需求的周期性下滑,與美元資本的政治性回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2023年的這一波,也是同理。日韓越印巴土這些依賴西方消費市場的亞洲製造業國家,也都將遭受一波結構性的沖擊,出口導向型企業關閉,引發工人失業、農民工返鄉。這種民眾失業帶來的結構性沖擊,又將引發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保護壁壘和貿易摩擦,以及各國內部投資意願的不斷下滑,導致經濟低迷甚至爆發嚴重的內部經濟危機。

基本上,中國都是靠著強大的內需渡過危機的,針對這次的衝擊,中央也早早的就給出了「國內大循環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基礎」的戰略安排。事實上,無論是1998還是2008,中國都是一方面大規模清退過剩落後產業,通過勞動力的重置,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其實,現在不也正在這個過程中嗎?而且從出口結構上來看,已經看到了轉型的結果。

另一方面通過大規模的產業升級和刺激消費,用龐大的市場取代西方,也是亞洲需求的發動機,會迫使日韓等鄰國紛紛調整跟中國相匹配的產業鏈,出讓核心技術,攜手渡過危機。在西方對亞洲的需求長期停滯的大趨勢之下,這一輪中國的需求刺激,也背負著產業升級的責任。此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看到了「危」,更要看到「機」。區別,在於是代表了注定淘汰的落後生產力,還是符合新時代的先進生產力。

最新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外貿實現良好開局。海關總署3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特別是出口增長良好。按美元計價,中國今年前2個月的出口比一年前同期增長7.1%,這一增幅不僅大大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而且也高於去年12月的增幅。

中美關係・中美貿易・中美貿易戰・貨櫃碼頭・深圳:2010年11月28日,中國深圳港碼頭,一面中國國旗在風中飄揚。(Getty)

1-2月顯然是超預期的。但重要的不是增長數據,分類別數據來看,機電產品同比增長8.5%,除手機之外其他品類像機械設備、家電、集成電路、汽車等都有大幅度增長,這說明基本盤挺穩的。另外,傳統出口比如衣服紡織箱包等竟然也實現了超過10%的增長,倒是讓人有些意外的。

國別上來看,恰能說明中國國家戰略的成功。一帶一路國家正在成為外貿新的增長點,如果東南亞拉美非洲中亞這些國家能夠發展起來,未來都是十分巨大的市場。第一大貿易持續是東盟,數據非常穩定,對東盟進出口繼續維持增長,其中對越南出口增加超過20%。另外亮眼的是,中國與拉美以及非洲的進出口都有13.9%的增長,其中出口增長更是超過20%。

中國對歐盟雖然出口下降1.3%,進口下降9.4%,但對歐盟三大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出口都保持了正增長,進口大幅度下降,說明這三個國家在俄烏沖突中本土製造能力還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德國。然後中國對美國出口增加5%,進口下跌9.7%,這大概率是制裁影響的結果。

如果結合看《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五:進出口雙降 中國「被脫勾」?》就可發現,一路走到今天,其實中國的貿易轉型可以說是很成功的。不論是分类别,還是分國別,整個貿易結構是紮實的,即便有可能受到外需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但整體衝擊都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