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世功轉任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 「香港問題」的新視角

撰文:吳婷
出版:更新:

近日,中央涉港重要智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轉任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該校官網顯示,強世功擔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排名在黨委書記張京澤、校長郭廣生之後,在副校長中排名第一。

現年56歲的強世功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憲法學、香港研究和法律社會學。在此次調職前,強世功擔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北京大學國家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副院長。2004年至2008年,強世功曾擔任香港中聯辦調研人員,結束中聯辦工作之後,出版《中國香港 政治與文化的視野》一書,2022年出版該書增訂版《中國香港 文明視野中的新邊疆》。此外,強世功還著有《法制與治理》(2003)、《文明終結與世界帝國》(2021)等。2014年,強世功參與撰寫《「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首次提出中央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

強世功轉任副校長的中央民族大學,系國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故該校黨委書記張京澤同時也是國家民委專職委員(副部長級)。該校官網「學校簡介」一欄着重強調了中央民族大學在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重要作用。「經過70多年的發展建設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已經成為踐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培養各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

中央民族大學裏的維族學生。(香港01)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早由習近平在2014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彼時習近平強調要「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7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十九大報告並載入《黨章》和《憲法》。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系統論述,並將這一概念提升到新時代民族工作「綱」的高度。

結合強世功對香港問題以及文明與帝國問題的研究,今次調職不只是「中央民族大學開拓港澳問題研究」這麼簡單,而是意圖將香港問題納入更大範圍的邊疆問題乃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也是強世功在《中國香港 文明視野中的新邊疆》一書中提供的「香港問題」的新視角。在強世功看來,如果從「大中國」的想象看,香港作為邊疆顯然不是「問題」(problem),反而是思考「問題」(issue)的「方法」,即在「跨文明」的背景下思考香港作為新邊疆既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文明「窗口」,同樣也是中國向外拓展輸出的「跳板」,曾經向外輸出革命,現在正在向外輸出商品和貨幣,未來當然可以向外輸出思想和文化。

香港葵涌碼頭。(新華社)

從「把香港作為方法」到「把邊疆作為方法」,強世功顯然將香港問題、台灣問題、新疆問題、西藏問題放在了「文明與帝國」的高度來思考,並試圖建構出一種理論論述。按照強世功在《文明終結與世界帝國:美國建構的全球法秩序》一書中的論述,中美競爭的實質是中國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與美國所建構的世界帝國圍繞全球秩序和人類文明未來發展走向展開的競爭,是選擇以美國為主導的、加劇全球矛盾與衝突的世界帝國體系,還是走向中國基於「天下一家」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全球共同發展、共享繁榮,是未來全球格局和全球治理面臨的關鍵。

故此,面對今天全球大變局,「我們思考的理論工具不能再侷限於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圍繞主權國家建構的理論,以及由此而來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有必要恢復『帝國』和『文明』的理論視野,重新考察人類歷史上文明帝國的演變、世界帝國起源及其奠定的秩序,重新考察世界帝國的形成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演化進程,在『全球性』的基礎上重新思考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和歷史意義。這無疑是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