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能救中國足球嗎?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期,中國足球反腐掀起「狂飆」浪潮。

14日,湖北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顯示,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審查調查。從2022年11月26日中國男足原主教練李鐵被查至今,短短兩個多月內,足壇已有3名足協高管、1名教練和俱樂部董事長被查的訊息被公布,力度之大實屬罕見。接下來會否「拔出蘿蔔帶出泥」,以及中國足球事業能否通過此輪反腐刮骨療毒、正本清源,備受各方關注。

事實上,這並非中國足壇第一次颳起反腐風浪。始於2009年的「反賭掃黑」風暴,令謝亞龍、南勇、楊一民等昔日足協高層紛紛「落馬」,多傢俱樂部被捲入醜聞,黑哨、賭球、權錢交易等行業頑疾遭到曝光,一度淨化了足壇生態。不過,距離上輪反腐已有14年時間,中國足壇的行業亂象又在近年顯影。比如,「假賭黑」出現死灰復燃之勢;多傢俱樂部面臨欠薪、解散的困境,聯賽的整體水平下滑明顯;中國國家隊在世預賽12強賽輸給越南隊,跌入歷史低谷等。在內地網路上,「中國男足」儼然人人得而嘲諷之。

中國足球遭詬病由來已久,近期的反腐浪潮將公眾的關注重新拉了回來。(FIFA)

中國足球為何積重難返?答案顯然與國人體質這類因素無關。去(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盃賽場上,日本隊在小組賽中先後戰勝德國與西班牙,以小組頭名的成績躋身16強,充分證明亞洲人是可以在足球場上盡展風采的。因此,病因必須要從內地足球的發展體系尋找。自上世紀90年代始,中國足球確立了職業化改革的發展方向。然而,作為重中之重的足球人才培養與儲備,被完全交由規則並不完善的市場,加之體育管理部門的宏觀規劃、協調監管職能缺位,造成中國足壇亂象層出。

2010年,內地知名房地產公司恒大集團,斥巨資組建廣州恒大足球隊。彼時,內地房地產行業風生水起,地產商成為中國足球的最大玩家。他們開啟了房地產足球的「金元」模式,包括花重金聘請外籍教練、引進歸化球員,而中國球員的薪資亦隨之畸形暴漲。後來的結果表明,資本泡沫沒能為內地足球注入雞血,急功近利反令足球的人才培養出現斷層隱憂,亦滋生腐敗。

對中國足球事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既需要通過反腐掃清亂象、恢復風氣,更需要立足足球人才培養規律,進行頂層設計和宏觀規劃。為此,一定要有長時間「坐冷板凳」的決心。足球是一項大眾運動,其人才選拔體系是金字塔式的。只有塔的基底廣而牢,未來才能湧現出更多頂尖球員。這是被歐洲乃至日本的成功經驗廣泛驗證的規律。

其實,高層對此已有認識。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多項舉措被業內視為具有革新性。比如,提出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脱鈎,不設行政級別,正是大刀闊斧地進行體制變革;提出三步走的目標,分為近期、中期、遠期,對於目標不寫明具體的年限,表明着眼長遠,而不僅僅是以一時成績為標杆;提出足球管理部門與公檢法等方面加強協作,建立健全違法舉報機制和緊密銜接的合作機制,有效防範、及時偵破、堅決打擊「假賭黑」等違法犯罪行為等。此外,方案對於職業青訓體系建設着墨頗多,而職業青訓亦在近年獲得越來越高的社會關注度。

中共二十大後,內地反腐依然強調無禁區,且高壓態勢不減。希望足球領域的這輪反腐風浪,能真正改善行業生態環境,助力足球事業的長遠發展。

(本文作者呂瀾,系內地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