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大遷移:深圳將贏得21世紀「城市戰爭」?
過去10年政府引導城市人口「正態分佈」被證明是失敗的,本質上是逆市場化行為,人口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強者恒強「馬太效應」將是下一個10年基本走向。但與10年前不一樣,中國人口紅利陡然下降,階層流動更加固化,城市吸引年青人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城市間人口爭奪戰必然迅速升級。在新一輪「城市戰爭」中,深圳憑藉多方優勢,或成為內地首屈一指的城市,甚至趕超上海。
城市競爭力二連冠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深圳與2014年一樣,全國第一。《經濟觀察報》指出,相對於其他城市,深圳的市場經濟競爭更為充分,這也是這也是深圳為什麼有那麼多強大企業的原因,深圳特區創立36年,走出華為,騰訊,萬科,招商、平安、大疆,中興、華大基因、創維、比亞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業。
從創新力來看,2015年深圳PCT專利(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申請量達13308件,連續12年居全國大城市之首。深圳到2020年目標: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42%。
深圳推人口新政吸引人才
在北京、上海這兩大競爭對手收緊落戶之時,深圳卻放寬落戶限制,2016年9月1日起,深圳正式實施入戶新規,大幅度放寬人才落戶政策。人才落戶由積分制改為核准制,不設指標上限,滿足條件的人才可直接申請落戶。正所謂城市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人口的競爭。短期內深圳要為這些入戶人口提供部分福利,但從長期來看這些人將是城市發展的最大動力。據悉,目前深圳戶籍人口存量僅300多萬,也為人口政策提供了很大空間。然而對比北京、上海,就算想放開人口限制也恐怕遭遇反對。
有評論指,深圳高企的樓價,或讓人才「望而卻步」。實際上,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實際人口都在2000萬以上,但深圳面積僅1900公里,不到上海1/3,北京1/8,從人口密度來講,深圳已經是上海的2倍,而房價與上海持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算便宜了。同時,深圳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市場,城中村以及小產權房(即內地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也是北京、上海難以比及的。而如果日後東莞地鐵接通,便利的交通則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居住機會。
民企和個人佔主導 產業結構較完整
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國有企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上海企業體制則央企:地方國企:外企:民企比重為1:1:1:1,最具活力和最具創造力民營企業僅佔上海產業結構1/4。央企和地方國企就體制來言,相對缺乏活力與創新;而外資企業多為高端產業,與普通大眾聯繫較少,對人才要求要較高。
然而轉觀深圳,90%都是民營企業或者個體企業,產業鏈更為完整,從各方面考慮招聘人才。看似魚龍混雜,實際上給更多年輕人提供造夢機會。
人均經濟指標遙領先
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魏達志教授早前表示,2015年,深圳GDP1.75萬億(人民幣,下同),香港1.79萬億,廣州1.8萬億,新加坡1.83萬億,北京2.29萬億,上海2.49萬億。魏達志說,按這個基數,上海慢下來,深圳快起來,深圳趕上上海的時間大約是8-10年。再過10年,深圳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
很多人會將深圳的發展與上海比較,上海的面積是深圳的三倍多,2015年常住人口是深圳的兩倍多,但如果從去年人均GDP數據來看,深圳卻是上海的1.5倍。上海到2020年的目標之一是人均GDP15萬元,深圳去年卻已達15.8萬元。從人均經濟指標來看,深圳早已遙遙領先。
雖然上海在城市綜合管理、文教衛體等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總量上仍有一定優勢,但在決定經濟持續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企業素質、人口年輕化等方面,上海均呈現落後趨勢。換言之,上海的優勢更多是總量優勢和存量優勢,而深圳的優勢更多是結構優勢和增量優勢。
廣深港城市圈 未來中國經濟中心
未來中國競爭力,取決於城市競爭力;如果經濟繼續向前發展,中國競爭力將取決於城市圈競爭力。所以,一座城市最終能否成為年輕人才的選擇,與它所在的整個城市群也會有關係。中國三大城市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綜合發展水平依然具有絕對優勢。
也有評論指,深圳的優良環境以及對於外地人口的相對包容,也是吸引人才的原因之一。總結以上各點,深圳在憑藉人口政策、產業結構、創新能力、地理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優勢,或成為內地未來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2010年出版的《城市戰爭》中這樣寫道,中國現代化進行就是一場城市戰爭進程。而決定這個大棋局勝負手的,仍然是人才的流入問題。整體來看,深圳暫時握有先手,但最終誰能笑到最後,要交給時間來檢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平庸的城市是沒有任何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