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地武・三|緬共紅旗黨部隊的餘威:按兵不動的佤邦跟四特
緬甸局勢近期緊張惡化,國內所面對的不確定性亦隨之增加。目前,全民盟內部將有更多人放棄昂山素姬於「8888革命」時的非暴力態度,放棄在軍方制定憲法內博弈的打算,或滑向一條更有革命意味的路。與此同時,一眾原本便與軍方對戰多年的民間地方武裝組織(民地武)亦趁機發力,部份更宣稱與示威者站在一起。
其中不可忽視的勢力要數到按兵不動、由緬甸共產黨紅旗黨部隊分裂出來的佤邦和四特民地武勢力。他們的取態將左右軍方與反政變陣營未來的實力平衡。
歷史上的緬甸各族,一般認為是為逃避統治者的壓迫,而從青藏高原、緬北地區(雲南等地)遷徙下來的人。佤邦主要的佤族,人口約有逾100萬人,是亞洲一個跨國民族。2000年前,佤族就與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生活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亦即緬甸和中國境內。佤族史稱「百濮」、「古剌」、「哈瓦」,其中一分支具獵人頭習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稱為佤族。
至於四特另一個主要的愛伲族,則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目前人口逾120萬人。該族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等縣,還有普洱、西雙版納、瀾滄等地。愛伲人雖然沒有文字,但他們有着非常豐富的口頭文學。該族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其歷史相當久遠。
告別緬共後的最強民地武
作為緬甸第二特區的佤邦,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這裏曾為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在撣邦四個特區中軍事實力最強,當地佤邦聯合軍(UWSA)的總兵力達3萬人,另外還有民兵2萬。佤邦在歷史上曾為中國領土,故通用漢語和中文,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則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晚期,國軍餘黨退入阿佤山區伺機重整,阿佤山區自此進入國共內戰時期。1961年,國軍所屬部隊包含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大部,因中緬邊境作戰而撤離。其後,緬甸共產黨於1960年代失去位於緬甸中部的根據地之後,最終成功攻下佤邦首府邦康,自此佤邦成為緬共總部的根據地。
1989年,原緬共中央候補委員、北佤縣長趙尼來,和時任緬甸人民軍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宣布脫離緬共,成立了佤邦聯合黨和佤邦聯合軍,使佤邦成為一個獨立政權。同年5月,緬甸軍政府和佤邦達成口頭協議,成立緬甸撣邦第二特區。2010年,緬甸政府和佤邦再次達成和解協議,佤邦改名為佤邦自治區,惟緬甸政府仍無法實質統治該地。
佤邦現時人口約55.8萬人,主要居民為佤族,大多數人是傳統的泛靈論信仰者,另有少數人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當地原本主要種植茶葉,自英國殖民時期種植罌粟,並開始從罌粟提煉成鴉片,再出口到中國。二戰後,從罌粟提煉海洛因變成了佤邦的主要出口。1996年,著名毒梟坤沙向緬甸政府投降之後,佤邦被指是「世上最大的毒品產地來源」,直到2005年佤邦政府才禁絕種植罌粟。
背靠中國的四特
至於四特(即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則和佤邦長年為兄弟關係。作為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比鄰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當地現時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該特區成立於1989年,首府勐拉,面積約4952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人,包括愛伲族、傣族、佤族等少數民族,總兵力約3,000至5,000人。
與佤邦相似,1960年代同樣由緬甸共產黨控制。1989年,緬共中央書記林明賢宣布脫離緬共,隨後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協議成立自治特區,原部隊改組成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
說起四特,不得不提首府勐拉,當地主要被叢林包圍,位處中緬邊境線緬甸一側。這裏大部分居民為華人,經濟以替代種值及博彩娛樂及木材行業為主,在當地有「小香港」的美譽。近年來隨着當地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吸引中國內地投資者,勐拉正快速的成為緬北甚至緬甸一個繁華城市,如今這裏的商場、酒店、娛樂場所林立,吸引了大批遊客。
然而,在一個擁有眾多佛教文化的國家,勐拉卻被稱為罪惡之都。當地毒品、色情交易猖獗,走私現象嚴重且治安混亂。此外,當地野生動物可以隨意買賣,世界自然基金會形容,勐拉是亞洲最大瀕臨危機野生動物市場之一。
與佤邦一樣,勐拉亦受到鄰近的中國影響頗大,當地現時通行人民幣,通用漢語及簡體字,學校教育除少部分緬文課程外全部使用中國教材,部份學生赴中國留學。此外,當地的政治制度亦與中國相似,設有中央政治局、中央辦公廳、黨委、青年團、人大和政協等機構。
不可忽視的重要勢力
由於佤邦形成獨立的民地武相較其他民族武裝團體「年輕」,而且佤聯軍在成立一個月後,旋即與當時的政府簽下停火協議,取得相對的自治權作為交換,繼續維持武裝與控制領土。有意見認為,佤族人長期以來對於國家、民族沒有特別概念,故一直只希望可以繼續維持獨立的狀態。
佤聯軍曾多次協助緬甸軍政府圍剿其他撣邦的民族武裝團體,佤邦領導人認為,佤邦是緬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意尋求獨立。多年來,佤邦對緬甸軍政府沒有特別的政治要求,只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自治權。而緬甸軍政府長期以自治權與持有軍火作為停火的交換條件,也給佤聯軍製造了絕佳的壯大機會。
憑藉與緬甸軍方的合作,加上來自中國的支持,成了緬甸局勢最不容忽視的勢力。缺乏民族政治訴求的佤聯軍,可以說是緬甸局勢舉足輕重的角色,過往佤聯軍在政府與民族軍間居中協調,時而帶領談判,時而甚至杯葛談判,可見其於國內的角色和地位顯著。
近年來,佤邦和四特無論在經濟建設,以至防務方面的合作不斷加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防止了不利局面的發生。自2015年以來,在佤邦的倡議下,已經先後召開了4次邦康峰會,形成了較為具體的對緬政治談判原則和路線,2017年4月,在第四次邦康峰會上,佤邦牽頭其他6家組織成立了緬甸聯邦政治談判協商委員會(FPNCC),統一領導與緬甸政府和緬甸軍方的政治談判,緬北7家少數民族組織政治上得到了空前的統一。
在目前尚未穩定的緬甸局勢下,佤邦和四特無疑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民地武勢力,其按兵不動的取態也值得觀察和關注,相信會是當地局勢未來發展和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