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局勢】誰可摧毁波斯之美? 特朗普對文化遺產「宣戰」之惡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下令擊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後,日前更威嚇對伊朗52個據點發動攻擊,包括重要遺產和古蹟。對文化據點「宣戰」之行, 隨即引起全球批評,指其做法「野蠻」,更是觸犯戰爭罪行。在人類戰爭之中,毁摧對方的文化據點和古迹正是一種常見手段,以抺殺一個民族的記憶和身份認同。

位於設拉子的粉紅清真寺,內部的七彩玻璃窗教人驚艷。(Getty Images)

特朗普的威嚇貼文一出,twitter就有網民發起#IranianCulturalSites的標籤,張貼出自己最喜愛的文化地標。伊朗的文化遺址無疑是中東瑰寶,保留着遠溯至波斯帝國的古遺迹,翻看這些照片,伊朗如夢幻一樣的遠古與當代文明,美不勝收。

在164萬平方公里伊朗遼闊的國土裏,擁有24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由古波斯帝國,到中世紀以後,極富宗教及多元文化的建築,加上沙漠與植被交錯的天然地貌,訴說着中東一方的故事。

伊朗文化遺產為何重要?第一,它是波斯帝國主要遺址,以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為例,這座公元前518年由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大流士一世(Darius the Great)興建的城市,代表着美索不達米亞等世上最早的文明,惟被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摧毁。波斯波利斯在197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亦成為伊朗一大旅遊景點。

第二是,伊朗地理上是中西交滙之地,中亞地區的多元文化,亦可見諸建築及藝術之上。另一原因是,它擁有富波斯色彩的什葉派宗教建築,跟其他中東國家截然不同,也保存得相對完好。

伊朗歷史文化遺產的三大看點:

帕薩爾加德居鲁士之墓

【1. 古波斯帝國遺迹】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公元前六世紀建成的首都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展示了古代波斯人的建築藝術及文明。

【2. 中亞文化交融】亞美尼亞修道院群(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of Iran)的古老建築可追溯至7世紀,突顯了拜占庭、東正教、波斯的文化交流。

謝赫薩菲丁聖殿與哈內加建築群

【3. 中世紀伊斯蘭建築】建於16世紀初至18世紀末的謝赫薩菲丁(Sheikh Safi al-Din)聖殿與哈內加建築群,則是一件代表中世紀伊斯蘭建築的「完美古董」,也是蘇菲教派(Sufi)的神聖之地。

在中南部的設拉子(Shiraz)擁有眾多重要歷史建築,包括著名的粉紅清真寺(Nasir-ol-molk)、天堂花園(Eram Garden)、燈王之墓(Shāh Chérāgh)。此外,中部的伊斯法罕(Isphahan)、西北部的大不里士(Tabriz)、沙漠古城亞茲德(Yazd)世界遺產名錄上的城市。

細味伊朗建築美態,點擊以下圖輯:

+1

什葉派建築盛宴 獨有波斯美學

其中,伊斯法罕算得上是伊朗的「國寶」,它曾是連接東西方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在16世紀初,薩非王朝(Safavid)的創立者伊斯邁爾一世宣布伊朗成為什葉派國家。伊斯法罕作為薩非王朝的首都,在那時也登上了頂峰時期,確立了伊朗式色彩斑斕的建築風格,見諸於眾多的什葉派宗教建築之上。

被眾多*波斯風格建築包圍的大廣場,不論歷史意義還是驚艷程度,都跟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不相伯仲。伊斯法罕也有「伊朗最美麗城市」的美譽,因此有着一句流傳至今的波斯諺語「伊斯法罕半天下」,意即到過伊斯法罕,就像看遍半個世界。

注解:波斯建築歷史源遠流長,傳承了美索不達米亞藝術風格,也跟其他伊斯蘭建築有着顯著差異,包括廣泛使用拱門、圓頂、豐富的幾何形狀。平面圖通常是以對稱布局,並以灰泥浮雕與彩色的馬賽克作裝飾。波斯建築風格對於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影響尤深。

拱門、七彩馬賽克、對稱圖形都是波斯建築的特徵。(網上圖片)

伊朗作為什葉派大國,其中兩座最主要的什葉派宗教建築都在伊朗境內,包括世上最大的清真寺「伊瑪目禮薩聖陵」(Imam Reza shrine)與及庫姆(Qom)的「法蒂瑪聖陵」(Fatima Masumeh shrine),兩座清真寺吸引世界各地的遜尼派信徒參拜,意義重大。

其他重要的什葉派清真寺則散落於伊拉克各個城市,如巴格達、卡爾巴拉、納傑夫等。遺憾的是,在戰火不斷的伊拉克,眾多什葉派宗教場所在過去十幾年都成為ISIS或其他遜尼派武裝分子的攻擊目標,包括2017年被炸毁的摩蘇爾大清真寺(Grand al-Nuri Mosque),實際上有多少宗教文化古迹在衝突中被毁,也難以估計。當然,這些宗教場所乃是信徒活躍之地,針對目標施襲往往造成嚴重傷亡。

摩蘇爾大清真寺遭ISIS攻擊,已破毁不堪。(Getty Images)

延伸閱讀:巴列維王朝下的世俗化伊朗 當代藝術盛極一時

二戰文化浩劫 引伸國際間的保護契約

這些文化之美、歷史結晶,在政治戰爭中變得異常脆弱。在歷史中,對上一次有國家元首在軍事衝突中,針對性向文化遺產「宣戰」是在二戰時期。德國多座城鎮受到英軍轟炸之後,納粹政府宣布:「我們要炸毁貝德克爾指南(Baedeker Guide,19世紀德國出版的著名旅遊指南)上全部的三星英國建築。」

納粹德軍於是在1942年3月28日展開了名為「貝德克爾轟炸」(Baedeker Raids)的軍事行動,重點空襲了雅息特(Exeter)、約克(York)、巴斯(Bath)、坎特伯雷(Canterbury)、諾里奇(Norwich)幾座歷史城鎮。

諾里奇灳在納粹德軍「貝德克爾轟炸」的名單之上。© IWM (HU 36196)

英國與盟軍的反擊同樣來得兇狠,數以千計的德國城鎮被炸的面目全非,尤其德累斯頓(Dresden),該座東部城市並非納粹軍事重點,卻慘遭夷平,爭議延續到今時今日。

二戰對歐洲戰區帶來的文化浩劫,帶來了國際社會的反思:人類需要共同保護文化遺產。1954年的《海牙公約》(Hague Convention)重申了保護文化遺產免於武裝衝突的損害,參戰方必須盡力保護文化遺產,包括傳統藝術品、圖書館、科學收藏、珍貴儀器等,宗教及非宗教的都不能受到戰火侵害,至今133個國家都簽署了該項條約,美國及伊朗分別在2009及1959年成為簽署國,因此對上述行為均負有刑事責任。1949年《日內瓦公約》其實亦有類似條款,規定「構成人類文化或精神遺產的歷史建築、藝術品、敬拜場所」免於敵意侵害。

二戰期間遭受大轟的德累斯頓(Dresden)今非昔比。(資料圖片)

具追訴成效 難阻古蹟被毁

然而,一紙公約確實也難敵無情戰火:在往後的戰爭,文化場所及古迹都受到刻意攻擊。其中一例要數19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內戰,近年因美劇《權力遊戲》聞名的克羅地亞古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當年被南斯拉夫人民軍狂轟猛炸,300座建築被毁。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奧匈帝國時期留下的市政廳(Vijećnica)遭塞族軍縱火,圖書館大批重要館藏付諸一炬。

種族之間的仇恨,輕易就讓人遺忘了公約與承諾。在南斯拉夫內戰國際法庭上,檢控官與研究人員指出,文化遺產不單是附帶侵害,而是受到刻意攻擊,作為文化清洗的手段。對杜布羅夫尼克發動攻擊的塞族將令Miodrag Jokic,最終在聯合國前南斯拉夫戰爭特別法庭受審,被判監7年。

2012年,西非馬里內戰,薩拉菲武裝分子摧毁古城廷巴克圖(Timbuktu)的陵墓,涉事犯罪者終於2015年在海牙國際刑事法庭被判囚9年。再近期針對文化遺產的攻擊,便是2015年極端組織ISIS炸毁敘利亞巴爾米拉(Palmyra)的古羅馬遺迹「貝爾神殿」(Temple of Bel)和巴爾夏明神廟(Baal Shamin)。

美國刺殺蘇萊曼尼之後,引起伊朗對美國復仇情緒,把中東局勢向危險境地。(路透社)

雖然國務卿蓬貝奧(Mike Pompeo)已澄清,就算向伊朗發動攻擊,「一切轟炸目標都只會是符合國際法」。五角大樓即時否認會針對伊朗的文化據點作出攻擊,總統之詞只是恫嚇。事隔幾天,特朗普終於不情不願地改口,稱如果打擊伊朗文化遺產是犯法,那麼他願意遵守法律。

的確,特朗普作為大國元首,若針對性攻擊伊朗或任何國家的文化遺產,舉動與納粹或ISIS,又有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