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越南.二】企業洗產地避關稅 新世界工廠夢背後
自1987年實施經濟改革以來,越南社會與經濟出現了深刻變化,成就不少,成功令這個9,000多萬人口的國家逐漸脫貧,擴大中產階級。近年來,越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與印度、印尼一同被視為亞洲區內最值得投資的三大版塊,甚至有意見認為,當下的越南就是二十年前的中國,充滿投資機會與增長潛力,有望成為「下一個中國」。究竟,這個如意算盤是否真的能夠輕易打響?(此為【錢進越南】系列專題之二)
雖然,如前文所提及的種種利好因素,雖然為越南未來的發展注入強心針,然而,在今年6月,越南著名家電企業Asanzo一宗醜聞,再度惹起外界對該國被用作「洗產地」的關注。這間以「日本技術」和「越南製造」為包裝的電器品牌,被揭發除了標籤外,絕大部份的生產和製造其實是來自中國。公司熱門的產品如電視機、手機、微波爐,實質是由中國浙江或廣東等地工廠製造。公司只是從中國以低價訂購了商品,再進口貼上「越南製造」的標籤對外出售。
這間越南企業於2014年創立,短短兩年便以年產50萬部電視機的產能率先拿下國內市場,其後再進軍柬埔寨、老撾、韓國以至古巴。事件曝光後,除了引起國內消費者譁然外,也因應中美貿易戰下中方廠家為規避美國關稅而在越南「洗產地」的行為,已引起美國關注。美國政府曾暗示,越南可能成為繼中國之後的制裁目標。
由於過往法規未有要求標示商品產地,導致業界出現隨意標示產地的現象,加上中美貿易戰的誘因,令這行為變得普遍起來。為應對這些貿易欺詐行為,越南工商部提出有關商品產地標示的新法規草案,表明某些貨品若純粹為越南產地或完全在越南生產,方可標作「越南製造」,例如植物與製品、礦產品等。若商品是在越南最後加工製成,必須滿足境內增值比率達30%以上等條件,才能標示「越南製造」。越方冀新法規能有效遏止目前「洗產地」的不良情況。
「至少可得到中國的一部份」
撇開洗產地的問題,研究越南文化和越寮(老撾)柬(柬埔寨)關係、在多間台灣大學擔任越南文講師的阮氏清金向《香港01》表示,越南目前面對的挑戰還有:「教育問題將影響最大,國家目前的困境是產業不夠多元,創新能力還不夠。」基於這個原因,越南即使經濟增長,但人力依舊不停外流。她認為,越南人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國家,而是不喜歡越南的工作環境,這必須要更多元的教育和技能培訓才有辦法改善。
她又認為,當務之急是環境問題:「在高度開發之下,環境多少都會被犧牲,廠商如果考慮到環境因素,那麼定必增加成本,最後減少投資意願。」幸而,越南當局有採取措施,如將不少文化景點劃為禁止工廠進駐的區域;越南政府亦相當重視水質環境,因為水產是重要的外銷貨品。
越南經濟發展的確非常迅速,除了公共設施、基礎建設之外,電子商務、化妝品和休閒用具的消費增長率都很高。阮氏清金表示:「這是越南目前的狀況,國家的市場不在大,而在精。」她認為越南將永遠不會變成第二個中國,因為越南的崛起模式是依靠大量中產階級的消費,而不是廣大市場去支撐。有意進軍越南的投資者,必須要有跟當地人競爭的心理準備。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上月初指出,越南雖然備受期待,但實際條件或許跟不上。基礎建設未能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房地產價格上漲、高科技企業人才短缺,都是目前陸續浮現的發展難題。越南商界認為,全球供應鏈複雜,涉及很多參與者,無法一時三刻從中國搬走。此外,越南總理阮春福早前警告,國家或將於2021年出現能源短缺危機,並下令有關官員加快完成停滯不前的發電廠項目。
雖然越南取代中國的想法並不現實,但當地已成為中國以外,製造商投資的主要國家,河內美國商會執行董事Adam Sitkoff直言:「沒有東南亞國家擁有中國所擁有的,但越南至少可以得到當中的一部份。」
只會成為未來的…
阮氏清金表示,她認為越南將成為中美貿易戰的贏家,該國是中國資金轉移到東南亞的第一站:「越南雖然是一黨專制,但相對自由,而且不會強迫轉讓技術,羅馬拼音的語言也比較容易學。」
阮氏清金又指出,越南只會是未來的韓國、台灣或日本,而不可能成為中國。她解釋:「一方面,兩者崛起的背景不一樣;另一方面,越南本身不是人口特多的大國,不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廣大消費市場和聯通亞歐經貿體系的國家。」她認為,越南最多只能成為「印度支那」(編按:Indochina,特指曾經的法國殖民地,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撾三國)的區域強權,而且可能是「軍事強權,經濟中等」,因為越南勢必守住本身在「印度支那」的優勢,並須不停強化陸海空三軍,才有辦法抗衡中國的經濟實力。
上文節錄自第18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11日)《「錢進」越南 乘中美貿易戰東風崛起?》。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