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共生】邊種田 邊種電 從一根人蔘看中國新能源紥根日本
日本在經歷過2011年福島核災後,積極地發生再生能源,中國作為世界上太陽能生產及應用的第一大國,亦涉足當地再生能源發展,包括設立了全日本最大的「農業共享型太陽能發電站」。
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邊種田,一邊種電,潔淨能源與生態農業並駕齊驅,這種「農電共生」模式,讓日本農民也栽種出像高麗人蔘、中國木耳、當歸等新農產品。
有租收 有農作物
日本素來是農業強國,碰正對於再生能源的渴求,催生了這種共享產業模式。「農電共生」近幾年在中國、日本、台灣等地興起,成為一種新的循環經濟模式。有逾130年歷史的上海電力,於2014年成立上海電力日本株式會社(SJ),已在日本數個地區發展再新能源項目。其中, SJ於築波市設置的發電站,正是建築於農地之上。發電量達35兆瓦的太陽能板,架設於54公頃的農地上,可隨天氣陰晴,農作物需要多少陽光,調較太陽能農棚的斜度。
這裏在2017年4月投入運作,農地由SJ向農民租用,租金是普通農地的十倍,而農民還會從電力銷售中取得分佣,農業收成也是歸農民的,農民利潤翻幾倍。以築波市農民木村卓司為例,他便選擇在自家田地的太陽能農棚下,種植由中國延邊引入的高麗人蔘。事實上,不少農產品都不能在日曬過猛的地方栽種,尤其是一些貴價品種的西式沙津菜、菇菌類,都需要在有遮蔭的環境下生長,安裝了太陽能農棚的農地,種植種類也變得多元了,深得當地農民歡迎。
相關文章:【農電共生】太陽能、稻、魚、蟹 種出多贏的循環經濟模式
太陽板遮蔭 人蔘都種得
種植大米、大豆,遮光率需要控制在大約三成,而以築波發電場為例,遮光率大約五成,所以一些需要一半日照量的「半陰性作物」便非常合適,在這裏說的便是高麗人蔘。木村卓司所種的高麗人蔘每公斤大約能賣2.5萬日圓,收入相當可觀。
人口老化農田荒廢 種電助穩定收入
於2004年在日本首位提出「太陽能共享」(Solar sharing)概念的退休農業工程師長島彬,便說過:「在工業革命之前,農民為社會供應農作物及能源(柴及煤炭),太陽能共享耕種模式,讓農民再次提供兩種重要的天然產物,並使農業重拾生氣。」木村卓司認為中國企業成功地把發電與農業營運結合起來:「據我所知,上海電力已經為這個項目投資100多億日元。他們的建設讓這個地區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發電與農業都發展得非常好。我希望他們一直做下去。」
日本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雙重夾擊,鄉郊人口持續減少,日本農民的平均已屆67歲高齡,全國估計有一成農地被荒廢,但食糧大多是依賴進口。小農掙扎求存,而「農電共生」這種模式似乎是一服救命藥,日本東北部兩處小農田,也引入了太陽能農棚,在棚下種植中國木耳。兩塊農田合共能「種」出4000千瓦電力,售給當地的電力公司,同時棚下每年亦可種出40噸木耳。
中國新能源走出去 關鍵在於...
不過,這個項目背後不是中國企業,而是美國新創公司Sustainergy,他們正與日立金融及大和房屋工業合作,推動這種「農電共生」項目。項目負責人Minani Kikuchi表示:「菌類需要在陰暗及潮濕的環境下生長。」Kikuchi指,日本農民老化,已令日本農業陷於嚴峻的情況,將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場融入農田,可讓農民獲得額外的穩定收入。同時,再生能源技術也推動日本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農電共生」並非絕對的雙贏,台灣近數年亦有發展這種循環經濟模式,在2013年後,太陽能農棚在中南部農業區如雨後春筍般冒起,惟因「種電」利潤大於種田,導致出現「假農業,真種田」的情況,反而排擠了農業生產。相比之下,日本政府早就以徵稅的方法,阻止能源企業將農地大模式轉化為發電場,再於2013年作出修訂,鼓勵農電並種;對於再生能發電場的申設,日本亦相當嚴格,即使引進綠能設施後,種植產量仍能維持到原產量的八成。
像SJ築波市發電場,一方面需要依賴實力雄厚的企業支持,也需要日本政府嚴格管理才能成事。中國作為新能源大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將投資多項新能源項目,SJ築波市發電場的成功說明一個道理,中資企業走出去,要站得住腳,除了經濟實力,也需要走進社區,建立和諧關係,並向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發。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