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世的敵人 戴姆勒與寶馬聯手抗衡Uber 合併共乘業務挽狂瀾
人大了,開始明白「沒有一生的朋友,也沒有一世的敵人」這個道理。
曾經何時,德國兩大車廠戴姆勒(Daimler)和寶馬(BMW)為爭世界第一鬥到你死我活。時移世易,面對Uber等共乘汽車服務和電動車的洪流沖擊,死敵們也要握手言和,合力打一場硬仗。
「不會讓位他人」
人們會回望今天,並視之為未來汽車業的歷史時刻。
生產平治(Mercedes-Benz)的汽車生產商戴姆勒和競爭對手寶馬周三(28日)宣布,擬合併雙方旗下的運輸服務事業,把戴姆勒Car2Go及寶馬DriveNow汽車共享服務,以及戴姆勒的Moovel與MyTaxi叫車服務合併為一間公司,雙方各持一半股權。
BMW集團董事舒紳博(Peter Schwarzenbauer)宣稱:「汽車業兩間主要車廠結盟締造一間新公司,提供大家未曾聽聞的高水準服務。」
兩間公司將透過合併集中資源開拓叫車平台、汽車共享服務、電動車充電與泊車等服務,以建立一個單一數碼生態系統,讓顧客可以叫車、租車或泊車。
舒紳博指,公司的目的「不是這裏做一點點,那裏做一點點」,強調是希望成為運輸服業的主要供應商,更斷言「作為汽車業界的先軀,我們不會在未來運輸業務上讓位給他人」。
業務將涵蓋31個城市
戴姆勒Car2Go目前約有14,000輛共享汽車,業務範圍涵蓋北美、西歐和中國等26個城市,車隊主要由平治smart組成。
而寶馬的DriveNow有約6000輛共享汽車,業務範圍則涵蓋歐洲13個城市,並在2017年末打入中國市場,以ReachNow命名,100輛BMW i3在四川成都營運。
整合後,兩間公司一共在全球31個主要城市擁有2萬輛共享汽車,累積顧客大約有1300萬。
向Uber宣戰
這次合併業務顯然衝着Uber、中國的滴滴出行、美國Lyft及印度的Ola等共享汽車及叫車服務公司而來。
總部設在美國的Uber貴為行業「龍頭大佬」,其業務覆蓋全球500多個城市。此外,愈來愈多類似業務的公司出現,希望在這市場分一杯羹。
不過「僧多粥少」,共享汽車行業市場愈發激烈,加上在不少地區遇上非法經營爭議,連「龍頭大佬」Uber也要在中國、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多個地區上「退位讓賢」止蝕,其他公司也同時鷸蚌相爭。在這個時候,戴姆勒與寶馬宣布合併,算得上是向Uber等公司「宣戰」,力爭市場。
巨人也要結盟
作為世界兩大車廠,戴姆勒與寶馬一向走豪華汽車製造商路線,在業界地位儼如不可倒的巨人。多年來在德國,無論是調高柴油車稅率、或禁柴油車的建議法案,皆是難以成事,原因是連政府也怕了這些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車廠。
然而,經歷過廢氣造假風波,以及Tesla等電動車崛起,再加上上述的共享汽車發展等衝擊,傳統車廠的「巨人」地位有被撼動的危機。不少科技企業例如Google等都積極研發電動車、以及無人車等。傳統車廠無論在自家共乘服務、還是電動車市場,也被Uber、Tesla等這些「後起之秀」比下去。
要打仗,先要認清敵人。戴姆勒和寶馬在豪華汽車市場上雖然是宿敵,不過他們也深明在這場汽車及運輸業的持久戰中,單靠個人力量難以穩勝。要在新興市場的洪流中生存,「大得不能倒」的傳統車廠也要放下私怨,聯手對付這群競爭對手,合力打贏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