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Rare終結】重溫本地前衛時裝店 24年來由街頭走到禪味
近日本地時裝界的變遷波動異常,既有一系列新鋪空降百德新街地段,亦有一些屹立不倒的經典老店撤出,九龍城的老字號古着店香江之寶日前才光榮結業,今次輪到銅鑼灣代表Medium Rare。
Medium Rare絕對是香港數代時裝人、不同流派服飾愛好者的集體回憶。事關其品味與定位雖經驗多次變遷,卻一直持續引領着潮流,牽動大家的流行觸覺,年輕一代或者未必知道,但這24年間好些優秀品牌,今日之所以在本港發光發亮,當日身先士卒大膽引進香港的單位,正正是來自他們主理人。
Medium Rare於1996年創立,當初以銅鑼灣金百利作據點,售賣美式古着,算是確立香港古着文化的先頭部隊。之後憑藉主理人成長自美國的背景,也乘住Skateboards Street Fashion崛起之勢,Medium Rare引入XLarge、Zoo York、SSUR、UNION、Futura Laboratories等西方板牌,當中不少更是他們買手團隊率先帶入本港,打開了香港年青人的潮流世界觀,其後更開始代理日本時裝,將原宿代表人物遠藤憲昭的Devilock帶到香港,更於本地舉行Devilock Nigh音樂會,可見當時將板仔、塗鴉和Hip-Hop美學植入年青人腦海中的,並非只有LMF。
主打美式品牌的同時,眼見90年代未、00年代初日本街頭時裝大鳴大放,Medium Rare也分一杯羹代理更多日牌,不過並非最大路的good enough.、A BATHING APE或UNDERCOVER,而是相對小眾的Pledge、Lad musician和ATTACHMENT,開始踏入由美式街牌轉向低調日牌之路向,雖然過程中也為香港時裝界帶來Maharishi這英國軍事品牌,由寂靜無名到至今仍然活躍本港,Medium Rare可謂功不可沒。
然而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就是如斯無情,小品牌被獨立時裝店默默耕耘地「做起」,最後卻往往一下子被財大氣粗的時裝財團所搶奪,這個狀態數年間一一落在XLarge、Zoo York、Lad Musician和Maharishi等品牌之上。頓失具叫座力品牌,一般人或許泄氣,Medium Rare卻有魄力打開另一片天,隨着店舖進駐百德新街之際,風格定格也開始劍走偏鋒,主打和過去截然不同的Avant-garde時裝起來。
這類Avant-garde服裝,不但定價更高,也更考穿衣者對服裝的理解和搭配功力,Medium Rare當時引進了The Viridi-anne、Casey Casey、Alice Waese、TOOGOOD、forme d’expression、Marvielab等服飾品牌,以及SCHA和CHEREVICHKIOTVICHKI等配飾單位、設計師來自歐、美、日五湖四海,名字或對普羅大眾完全陌生,作品也頗為稀有昂貴。但這些品牌對用料的處理和研發,製作車縫的前衞和創見,衣服穿在人身上後所表現的詩意、偏鋒或禪味,卻非一般衣服品牌所能媲美,縱然當真很「蝦人著」。
隨着撤出百德新街,轉戰波斯富街和現在渣甸街的Medium Rare,亦由從前匯集一眾Avant-garde流派的定位,改為專注禪修美學,與及簡約和風,出售更鮮為人知的GARMENT REPRODUCTION OF WORKERS、LEH、ROUNDABOUT、Dulcamara和MITTAN等日牌作品,雖然或許與當前世界流行的時裝大相逕庭,卻有着自成一派的大度,觸感也異常舒適,深受資歷較深的時裝愛好者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