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漫談中國傳統綾羅綢緞 與文化間的千絲萬縷|行走中的文化
我們形容城市的繁華熱鬧時,常會說車馬川流不息,人流絡繹不絕,可為何形容連續不斷的「絡繹」兩字,會是糸部呢?我們形容事情無從下手難以釐清時,也會說千頭萬緒、錯綜複雜,可為何「緒」和「綜」又都是糸部呢?
文:香港電台電視部|原題:「雲外秋雁行,江南春水色」漫談綾羅綢緞與文化間的絲絲縷縷
「糸」字,《說文解字》解為﹕「糸,細絲也。」談及「絲」,唐詩中早有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1)。蠶絲抽自春蠶之繭,也是作繭自縛、抽絲剝繭的成語來源,而「把絲自蠶繭中抽出的過程為之『繹』,將抽出的蠶絲繞於織架上的為之『絡』,『絡繹不絕』便是說抽取蠶絲連續不斷,毫不停歇的過程。」深諳絲綢與刺繡藝術的李美賢女士如是說。既是跟蠶絲有關,「緒」是由蠶繭抽絲的開端,所以「頭緒」、「千頭萬緒」、「茫無頭緒」,都由此而來。
港台電視節目《行走中的文化》,在地理篇和陶瓷篇都提到中外文化交融、商貿往來的重要橋樑――「絲綢之路」,而「絲綢」,是這條千古商路的起源和代表。絲綢即指綾羅綢緞,是絲織品的統稱,有「綾、羅、綢、緞、錦」五種分類,面料不同,用料及用途亦不同。本次的「綾羅綢緞」篇,便由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李美賢女士,為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荃灣官立中學和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的初中生們作文化導賞,到位於南豐紗廠的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了解紡織和絲綢的歷史,並教導學生們如何分辨不同絲織物。
蠶食桑葉為主,故又稱桑蠶,蠶絲起源於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古人將野蠶馴養為家蠶,由蠶繭中抽取透明的蠶絲,成為絲織物的原料。蠶絲細長且質韌,纖維最細,又冬暖夏涼,易染色,所以以蠶絲製成的衣料備受歡迎。而「綾、羅、綢、緞、錦」五種織物,便是跟從不同織法不同樣式來稱呼的。
絲織物主要分為平紋和斜紋兩種紋路,經線和緯線簡單交織的為平紋,經線跨緯線較多,紋理亦有規則的,則為斜紋。「綾」是斜紋底跨斜紋花,觸手輕柔,光澤亮麗又保暖。「羅」字源自「羅網」,由經線互相交織纏繞而成,常見二經絞羅和四經絞羅兩種織法,多為夏衣所用,古語云「先敬羅衣後敬人」,便是由此而出。「綢」,又稱「綺」,是平紋底加斜紋花,質地柔軟,工序簡單;「緞」是經線跨度長的織法,色澤靚麗,但同「綢」一樣,都惧日光,接觸陽光久了會褪色,令色彩黯淡。至於「錦」,是色彩繁多的織物,加上金線則更為珍貴,故「錦」不從糸部,而從金部。各種織物的名稱和文化息息相關,都隱藏在遣詞造「字」的細微處。
而布料和絲綢、織和繡又有何不同呢?布多為綿或麻,光澤比絲差,故有「粗衣麻布」的叫法;絲則纖細、柔軟、光澤佳,故高級衣物則多用絲綢、絲帛。「織」的動作要在織機上完成,利用織機上的梭和筘,以不同的線「絲絲入扣」(即筘),織就不同顏色的面料,密度高,亦十分精細。梭運行時來往飛快,轉瞬便逝,令人目不暇給,便有了「梭巡」、「穿梭」、「日月如梭」等詞的洐生。而「繡」,則需運用針和線,一針一針地在布料或絲綢上繪出圖案。
幾千年來,絲綢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早在絲綢之路時,更成為連接不同地域,促進中外往來的重要物品。文化考察結束後,初中生們努力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面對各項遊戲挑戰。他們要現場判斷「綾、羅、綢、緞、錦」五種絲織物,並加以解釋,還要在限定時間內寫出跟糸部相關的漢字,最後更在剌繡老師鄭佳鴻的指導下,進行剌繡大比拼。一針一線下繡出的枝葉,給他們的文化之旅留下美好的印記。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則看花花不定……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2)白居易一首《繚綾》,寫出了繚綾的美麗與織者的辛勞。千匹綾上藏春色,萬縷絲中見風流。綾羅綢緞,每一種都有它悠久的歷史,每一塊都有它獨特的韻味,生活中的每一字一詞,都有它絲絲縷縷的縈繞。而這絲絲縷縷中,傳承了藝術,也傳承了文化。
(1) 詩句來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 詩句來源﹕白居易《繚綾》
(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題目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行走中的文化》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十個具代表性之歷史文化項目,逢週日晚上8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詳情 :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culture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