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文化|由周杰倫的《青花瓷》到唐朝陶俑 細說陶瓷發展史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1)
撰文 : 香港電台電視部 | 原題:細數古文物特色 了解陶瓷發展史
一曲家喻戶曉的《青花瓷》,唱的是裊裊愛意,品的是傳世笑顏,也帶我們去到煙雨的江南和千年前的古城。談及青花瓷,人們一定想到宋代,青花瓷素白淡雅的感覺,和宋代女子的服飾、妝容十分相近。實際上陶瓷的歷史遠早於宋代,自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至今,已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
港台電視節目《行走中的文化》,走過了煙雨天青的江南,來到炎炎夏日下的香港,由古美術顧問及文物收藏家李宗鴻先生作向導,帶領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將軍澳官立小學和華德學校的高小學生們,一起揭開陶瓷世界的神秘面紗。
陶瓷既是工藝美術的代表,也結合了民俗文化,在中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中地位卓然。李宗鴻先生指出,陶瓷的歷史也是中國古代高科技產品的發展史。陶瓷家族包括陶器、炻器及瓷器三種,冶煉溫度高低不一。陶器密度低,煉製溫度約800到1000度,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炻器由1000度至1300度間的高溫煉就,質地堅硬,始於3000年前的商代;而瓷器則約由隋唐時期開始,密度較高,由1300度或以上高溫燒製而成。比起陶器及炻器,瓷器顏色偏白,故後世的陶瓷除青白瓷外,亦覆以不同的釉色來發揮創意,體現藝術美感。
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作為上至藝術欣賞下至生活器皿用途的陶瓷,也是絲綢之路歷史上重要的輸出產品。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也在陶瓷製作上得以體現。
李先生以唐代的「白釉貼花雙龍柄壺」為例,介紹了具伊斯蘭文化特色的貼花圖案及希臘風格的瓶身設計,鑑賞了唐代陶瓷作品中西結合的一面。他亦導賞了不同的唐陶俑,如胡人俑、大食人俑、崑崙奴俑等,反映了唐時國力強盛,自西域(泛指中原以西區域,約為今日的新疆一帶)、大食(今阿拉伯地區)等地慕名而來的外來人口眾多;如三彩駱駝俑和胡人牽駝俑,則看出絲綢之路商貿繁盛,連運輸中必不可少的駱駝和牽駝人都成為作品的來源。
另一方面,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喪葬規格不一,在陪葬品中亦可看到文官俑、侍女俑等不同等級的陶俑;女俑們體態豐腴,體現唐代女性的審美觀;而置於地宮兩側的鎮墓獸,也深具特色,一隻為人面獸身,面容模仿胡人,另一隻為野獸,沿用獅子之貌,保護墓地主人免受外來侵擾。還有一些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戰馬俑,則由側面彰顯了唐朝的軍事實力。
總結,唐朝作為泱泱大國,海納百川,能接納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藝術,在唐陶瓷作品上可見一斑,而唐文化又影響至世界各國,是地球村在中世紀世界史上的完美體現。
參觀過各種陶瓷文物,聆聽完不同時期的陶瓷藝術發展,學生們需運用他們的觀察和理解,來參與遊戲挑戰。他們除了要分析不同相片中形狀各異的陶瓷在古代的用途,還要按陶瓷的特色追本溯源,把陶瓷歸類去史前時期、漢、唐、宋及元等不同的生產朝代,遊戲內容既考驗他們的理解力及判斷力,亦需他們發揮想像力。而最後一輪比賽中,學生們則親身上場,在陶瓷老師關秀雯的指導下,手製陶瓷碗,並繪以唐代的鳥兒紋飾,由動腦至動手,親身感受陶瓷藝術的傳承。
杜甫曾感嘆「君家白碗勝霜雪」(2),彼時富貴之人才能擁有的陶瓷用具,如今已深入人們生活的每一處。陶瓷藝術,不僅是中國工藝科技的具體體現,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杯、瓶、碗的層層疊影中,萬年的時光,緩緩而來,又緩緩而過。而傳世的青花瓷上,留下了未完的結局。
(1)歌詞來源﹕周杰倫《青花瓷》(詞﹕方文山)
(2)詩句來源﹕杜甫《於于韋處乞大邑瓷碗》
(圖片由港台提供,題目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行走中的文化》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十個具代表性之歷史文化項目,逢週日晚上8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詳情 :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culture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