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小學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科學科 25/26學年起推行

施政報告|小學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科學科 25/26學年起推行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25日)宣讀2023年《施政報告》,把小學常識科逐步取消,改為設立人文科和科學科,分別加強國情教育及STEAM教育。政府消息人士指,兩科將於2025/26學年起同步於小一及小四推行,然後按年擴展至其他級別,並於2027/28學年於小學所有級別推行,本學年的小三學生將會是最後一屆完成整個小學常識科課程的學生。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即將設立專責委員會為人文科制定課程框架,內容將以現時常識科課程為基礎,加入國家歷史、文化、地理及國家安全等元素,裝備學生日後與初中和高中的公民科銜接一脈相承,但沒有強制要求學生到內地交流,

至於將獨立成科的科學科,政府會預留2億元為每間小學提供約30萬元的一筆過津貼,用作開設科學科,學校可用撥款改善校園設施、購買學習器材、聘請代課教師讓原校教師接受培訓等。消息人士指,課程會抽取現時常識科的科學內容,並加入航天科技、地球科學等內容,現時已就科學科設立專責委員會,最快於11月公布課程框架並進行諮詢。

師資方面,消息人士指,由於兩科內容均以常識科為基礎,主要將由現有常識科教師接受培訓後任教,料無需增聘人手,而根據高小科學科先導計劃經驗,相信教師接受培訓後有足夠能力任教科學科。

課時方面,由於課程內容有修訂,不排除人文科和科學科合共總課時較常識科多。至於不少家長關心的升中呈分試,其計分比例會因應該兩科的實際課時及內容而有所調整。消息人士認為,於2025/26學年開始推行新課程有充足時間準備,包括讓學校完成準備課程、進行教師培訓及出版教科書等。

施政報告2024|推AI輔助教學先導計劃 25/26學年起50學校試行

撰文:彭彥怡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6日)到立法會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到全面推動學校STEAM教育,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官立學校會率先推行人工智能(AI)輔助教學先導計劃。

施政報告2024|人工智能輔助教學 增加學習效能

小學常識科即將分拆成科學科及人文科,《報告》提出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以做好中小學階段銜接,藉以強化科學思維,以及培育創新精神。初中科學科會推出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先導計劃,增加學習效能。每間參與計劃的學校有會獲得一筆過10萬元津貼,作為人工智能專業培訓課程的經費,於2025/26學年起50間學校試行兩年,官立學校會優先試行,預料於2027/28學年起全面推行。

此外,於2024/25學年會舉行一系列有關「應用人工智能於語文及其他科目的教學」國際高峰會,邀請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發展,為教師舉辦工作坊,同時拓展與本港、內地或國際創科機構和專上院校的交流和協作,讓教師緊貼創新科技及數字教育的發展,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到校支援服務亦會加強。

施政報告2024|延長電子學習撥款 幫助有經濟需要學生

報告又提到,教育局會與香港教育城協作,推動學界善用電子工具(包括人工智能),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學習人工智能和運算思維相關知識技能的網上學習平台,亦會善用校本學生人才庫,發掘及培育更多有潛質的學生,以及參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相關的比賽及培訓。

為了進一步完善學校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報告提出延長「電子學習撥款計劃」,讓學校可以購買流動電腦供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借用,亦會繼續推展「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開發優質的電子學習配套。

為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配合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及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將大力推動STEAM教育,強化學生對數理和創新科技的興趣和能力,普及創科學習,裝備學生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教育局已為全港所有公營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建立無線網絡校園,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可以使用流動電腦設備進行電子學習。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