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泳池副池試行AI遇溺偵測系統 測試期間最少4個鏡頭入水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夏天泳池泳客眾多,出現遇溺風險增加,康文署上周五(7月28日)公布,由7月31日起於觀塘游泳池的戶外副池加設人工智能溺水偵測系統試行系統。不過安裝在水底燈的鏡頭,有知情人士指,最少4個鏡頭入水;由於水底燈平時不時會因入水而熄滅,認為偵測系統並不符合成本效益。

負責該項目研究的港大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霍偉棟回應指,目前只是試行階段,目的確保未來全面運行時再無盲點,並強調「試過入水,改善過已經冇事」。康文署稱根據實驗室提供的資料,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在較早前測試期間,曾出現鏡頭進水的情況,但現時鏡頭經已正常運作。

康文署將於7月31日起在觀塘游泳池的戶外副池開放期間試行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資料圖片)

本港救生員短缺問題成詬病,政府曾在立法會文件中提到,今年4至5月需聘逾600名季節性救生員。康文署曾於2020年初,曾計劃在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測試「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惟分別因泳客私隱及新冠疫情而擱置。直至今年7月28日,再公布在觀塘游泳池的戶外副池試行。

消息人士︰最少4顆鏡頭進水 系統不符成本效益

不過有相關人士透露,據他所了解,觀塘游泳池安裝系統期間,已有最少4個安置在水底燈位的鏡頭出現入水。他指泳池水底燈長期浸泡在水內,會加速老化而進水熄滅,屬於消耗品,因此需定期維修及更換,估計安裝在泳池的鏡頭情況相同,亦需要花錢維護。

該人士指偵測系統需要鑽洞安裝器材,擔心會破壞泳池的防水層,故不解政府為何不善用正興建中的天水圍107區游泳池作為試點。他強調不反對推出偵測系統保障泳客安全,但認為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呢個系統幾年前已經開始有,唔明點解好似發現新大陸咁推出嚟。」

康文署︰鏡頭曾進水 現已正常運作

康文署回應指,根據香港大學運動人工智能實驗室提供的資料,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在較早前測試期間,曾出現鏡頭入水的情況,但現時鏡頭經已正常運作。

有學校憂偵測系統破壞泳池防水層棄採用

其實該偵測系統已在多所學校安裝及測試,但有教育界人士透露,傳媒報道所指的民生書院雖然曾安裝系統,卻並未完成測試。他質疑系統的原理有問題,指鏡頭放在水底,易受不同泳客遮擋視線,難偵測遇溺情況,不解政府為何試行一項不成熟的產品。

該消息人士續指,有學校並未接受安裝偵測系統,因當中的問題未能辨明,例如校方便憂慮系統會影響泳池的防水層,亦擔心提供的數據不全,難向家長及學生交代。

民生書院曾安裝「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資料圖片)

救生員質疑公眾泳池人多密集難收集數據

有救生員表示,該偵測系統或適合在私人泳池運行,但本港公眾泳池人多密集,加上燈光及人流影響數據收集,若泳客暈倒後墜至池底才發出警報通知,已非他們強調的「預防性救生」,故質疑偵測系統的成效。他並指兒童在1.2米深的淺水池亦會遇溺,「咁多小朋友學踢腳起晒泡,教練又靜止企喺到,人遮人又點用到個系統?」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運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霍偉棟。(資料圖片)

AI實驗室總監︰僅試行階段 確保未來無盲點

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運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霍偉棟回應指,觀塘游泳池的偵測系統為現有設計改裝,試行期間鏡頭只安裝在泳池的角落,並嘗試以水底及水面等多角度測試鏡頭。他強調鏡頭進水並不影響系統運作,「試過入水,改善過已經冇事。」

霍偉棟重申,目前只是試行階段,目的確保未來全面運行時再無盲點。他又強調,系統所採用的鏡頭為特製,涉及防水、絕緣及光學等技術,「唔係街邊買得到」,因此鏡頭進水的問題並不大。

港大「人工智能異常狀況偵測技術」獲日內瓦發明展三大獎

翻查資料,該系統由港大運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以視像鏡頭配合AI分析技術,若系統發現泳客在池中低於某警戒線一段時間後,便向救生員發出警報。霍偉棟於2021年接受傳媒專訪時表示,民生書院早年希望建設智能泳池,於是與港大合作研發建基於人體活動辨認技術的溺水偵測系統。

該系統涉及的「人工智能異常狀況偵測技術」,在今年5月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贏得兩項特別大獎及一項金獎。當時研究團隊指,可憑四分一秒的連續圖像判斷異常,並透過熱攝像偵測,辨識人體骨骼動作,但強調並不涉及個人外貌及身體特徵,可保護個人私隱。

人工智能溺水偵測系統獲政府撥款約400萬元資助

研究團隊透露,該技術已落實多項合作計劃,例如引入至兒童及長者院舍應用,並獲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資助,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熱能圖像和影像,調整轉燈時間,以便長者或殘疾人士等過馬路。運輸署網頁顯示,該項目贊助期限為兩年,金額達516萬元。

立法會一份文件亦顯示,港大早於2019年獲投資推廣署創科生活基金撥款約400萬元資助,研究開發及改善系統,截至去年已有5間學校安裝,即連同上述智慧交通基金,已獲近千萬元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