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一|即將面臨嚴格規管 加密貨幣狂潮到頭了嗎?
比特幣(Bitcoin)幣值近月波動極大,由4月中旬高見6.3萬美元,一度跌至上周三(5月19日)的低位30,201美元。事實上,除了比特幣外,其他加密貨幣亦紛紛急瀉,外界普遍認為,這波崩盤式暴跌與中美兩個大國先後宣布加強管制加密貨幣息息相關,導致市場瘋狂拋售。加密貨幣自2009年面世後,以「去中心化」作招徠,頻頻受到追捧,甚至威脅着法定貨幣的地位,美元更是首當其衝;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亦成為新興炒作工具,歐洲央行更有報告擔心比特幣將有機會成為本世紀最大泡沫。為何世界會對加密貨幣呈現兩極觀點?即將出現的嚴格管制,對市場和投資者而言,到底有何利弊?這預示着加密貨幣狂潮已經走到盡頭了嗎?
撰文:陳澔琳
虛擬貨幣發展系列報道三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二(5月18日)發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指出最近加密貨幣價格的劇烈波動,「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擾亂「經濟金融正常秩序」,所以勒令金融和支付機構不得接受加密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也不得提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服務和產品;如果消費者在加密貨幣投資交易中蒙受任何損失,需要自行承擔。事件引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暴跌,兩日後,美國財政部亦表示,加密貨幣為包括逃稅在內的非法活動提供便利,對政府機關偵查非法行為帶來重大威脅,故決定對加密貨幣市場和相關交易採取更嚴格的監管舉措,將要求任何金額達一萬美元或以上的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向美國國稅局(IRS)報備。
所謂的「數字貨幣」,其特色是「去中心化」,以區塊鏈(blockchain)作為底層技術,讓所有數據在加密系統進⾏驗證,傳輸過程中不會被第三⽅攔截,因此亦不再需要管理機構和硬件。而這些代碼被某些群體賦予部份貨幣的功能,起初被用作記錄網絡交易,作為結賬的依據。一般較為廣為人知的是在2009年面世的比特幣,隨後還有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NFTs)等不同類別的代幣陸續誕生。
不少人把比特幣當作市場投機工具,雖然市場對其內在價值一直爭論不休,但不少大行仍看好加密貨幣的前景,花旗銀行更預測比特幣會升至30萬美元一枚;但社會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並非一面倒看好,曾於2008年準確預測金融泡沫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便多次批評比特幣是騙局,其泡沫「接近破滅」。
價值取決於需求 淪炒賣工具
香港理工大學金融學教授、尚乘金融科技中心總監唐憲生解釋,現在一些傳統資產的價值取決於該資產能產生多少現金流,如股票及債券有價值,因為未來能產生收益,它們的價值都是一目了然的,但加密貨幣顯然不在其中。
「使用加密貨幣能方便數字平台交易,我們買賣時需要付錢,例如你是網上買股票,但實際是線下交收,這樣會慢很多,但平台經濟(使用加密貨幣)在網上便可完成交易,不用再倚賴銀行。」他解釋,使用加密貨幣快捷、且沒有區域限制:「加密貨幣的功能是有價值的,數字平台有網絡效應,而那個價值也與用戶數目相關,當很多人覺得很有用,加密貨幣的價值便會更高。」亦因如此,虛擬貨幣的價值取決於供求,而非受傳統現金流量左右;由於加密貨幣供應有限,故其價格更易隨着需求⽽出現大幅波動,甚至吸引投資者炒賣獲利,因而大受追捧。
全球正在面對炒賣加密貨幣這現象,就着傳統資產而言,大眾會較易從其基本面分析價值,判斷是否泡沫,但加密貨幣卻只取決於需求,此性質令價格變得異常波動。虛擬數字貨幣的發行及定價不需要依托於實物交易及實體經濟,只需得到群體的認同,加上演算法為其帶來的稀有性,因此虛擬貨幣輕易成為投機牟利的新工具,而大眾更可以創造新的規則,產生更多種類的虛擬貨幣。
參考國際交易平台CoinMarketCap的數據,現時全球有接近9,500種加密貨幣,市值已突破2.08萬億美元,約有370間交易所。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3月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如按市值計算,比特幣因價格大漲而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世界第三大貨幣」;比特幣從2019年初僅佔美元流通量的3%,升至今年2月的40%以上。
隨着加密貨幣日漸發展,近年亦出現了穩定幣、NFT等加密貨幣,其中NFT近日更是掀起熱潮。NFT採用了以太坊的技術,代表着內容創作如音樂、照片及文字的產權,創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以NFT的形式發行,再收取以太幣(Ether)作為報酬。Twitter創辦人多爾西(Jack Dorsey)便在今年3月以290萬美元等值的以太幣出售Twitter的「第一條推文」,成為了網絡收藏品,NFT變相賦予內容價值。
匿名難以監察 影響金融穩定
比特幣於2009年上線,成為第一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唐憲生說:「加密貨幣為什麼會出現,就是因為當年金融海嘯,政府不斷印銀紙,大家對政府失去信心,但加密貨幣並非由政府控制,因此不能亂來。」2008年9月,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因投資失利而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海嘯,自此部份人不再信任政府發行的貨幣,當時網絡上便始出現虛擬貨幣取代傳統中央銀行發行及儲備的貨幣的討論,同年11月1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布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促成了比特幣的誕生。
每個人都可以發行加密貨幣,加上其匿名、加密的特殊屬性,市場很難操控,因而衍生了很多隱憂,除了較常被提及的地下交易、洗錢及網絡安全風險問題外,加密貨幣會影響到國家整個金融體系。唐憲生指出,因為國家本身有法定貨幣,但當大家開始選擇使用民間貨幣,一方面反映對法定貨幣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因不一定使用法定貨幣交易,貨幣政策效率會降低,「政府通過改變供應去實行貨幣政策。在這個假定下,如你(民眾)不用他們的法定貨幣,或大眾對加密貨幣的信心比法定貨幣還大,這是很麻煩的。」
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公開演說中提出將區塊鏈視作國內自主創新的技術突破重點,由國家信息中心牽頭、中國移動及中國銀聯等企業參與的「區塊鏈網絡服務聯盟」(BSN)因而面世。不過,BSN發展聯盟常務理事、紅棗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何亦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預期長遠而言,所有加密貨幣不可能在內地合法流通。他解釋,現時內地訊息會受到監管,而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讓任何人毋須授權即可參與,因當局無法管理公有鏈的訊息傳播方式,所以公有鏈不能牽涉加密貨幣,否則會違反中國金融法律。
事實上,內地自數年前起已多次出手封殺加密貨幣,去年10月,中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OKEx創辦人徐明星亦曾被公安問話;在今年之前,不少分析也預測虛擬貨幣無法在內地合法流通。何亦凡亦提出,大眾可伺機使用加密貨幣逃稅或避開外匯管制,預計內地會強力打擊。
雖然上月中,中國官方一度改變口風,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時提出,要區分數字貨幣及數字資產,對於比特幣這類數字資產並非現在要下結論,但不管數字貨幣還是數字資產,都要為實體服務。而在談及加密貨幣的監管問題時,央行副行長李波指,應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視作投資工具或另類投資,而非貨幣,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正在研究如何監管這種投資方式,確保對加密貨幣的投機不會造成嚴重的金融風險。這番言論被解讀成官方首次承認加密貨幣的價值,有分析認為,這或與中美角力相關。唐憲生便提到,「中國發現加密貨幣或會影響美元的信心,美國政府也在擔心⋯⋯現在美元強勢,國際貿易、儲備大部份都是使用美元,加密貨幣可影響美元作為主導地位。」
內地想動搖美元的地位早已不是新鮮事,如近年多國加快研究央行數碼貨幣(CBDC),中國央行早於去年5月宣布,將發行全球首款CBDC—數字人民幣(DCEP),現已在深圳、蘇州、成都等地線上線下試行。簡單而言,DCEP就是人民幣的電子版,屬受內地法規監管的DeFi應用,但它採用加密的字串而非區塊鏈技術,交易不用依賴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等同具有比特幣等加密資貨幣的優勢。唐憲生解釋,中國想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而加密貨幣可對美元的穩定性造成影響,這便不難理解中國立場的轉變。
然而,加密貨幣交易及投資畢竟會對金融政策造成影響,加上加密貨幣作為投機工具,風險較高,內地投資者容易因此蒙受損失。其實不止中國,多國亦已針對加密貨幣推出一系列監管措施。
上文刊登於第266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24日)《即將面臨嚴格規管 加密貨幣狂潮到頭了嗎?》。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