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本為少林氣功卻由道士撰寫? 健體以外還影響一整代武人
近日某位區議員協助舉辦的太極班上,出現了易筋經的課程,隨即引來網民熱烈討論。大家紛紛好奇,練成易筋經後是否可以像《龍虎門》的火雲邪神般,以黑級功力橫掃武林。其實易筋經並不神秘,坊間早就有大量教授《易筋經》的氣功班。究竟真實的《易筋經》從何而來?為何會成為了少林寺至高無上的「內功心法」?
延伸閱讀
多元化的易筋經
據傳昔年達摩東渡,在少室山面壁九年,最終領悟無上真理,寫下《易筋經》、《洗髓經》,供僧人參悟強身。經歷六代傳承,少林不僅以佛法揚名天下,還衍生出不同的外家功夫。而《易筋》這門內功心法,則成為了少林的鎮山之寶,被深鎖於《藏經閣》之中。除卻少林方丈和佛緣深厚者,旁人絕無機會修習。
後來金庸先生將這則傳說收入到小說創作,《易筋經》由此成為了武林至高無上的神功之一。例如在《天龍八部中》中,《易筋經》能助人於熟睡之間增長內息。而《笑傲江湖》的令孤沖,則憑《易筋經》消融萬物的特性化去各種相尅的真氣,使功力再上一層樓。連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一時三刻也難以抗衡《易筋經》。
現實中的《易筋經》固然不能讓人內力大增,卻同樣以改善習者的體質為目標。按現時的文獻資料顯示,《易筋經》一共有四個版本流傳後世,分別是西諦本、古堂述本、浙圖本及來章氏本。
綜觀四個版本的《易筋經》,文章佈局都大致相同,惟用字及側重點有所差別。例如西諦本、古堂述及來章氏本,俱假托唐代明將李靖為修編者,而浙圖本則以海岱遊人作序。另外四個版本之中,惟獨來章氏本具備圖譜,並將書內文字闡述成一套「易筋十二式」的動功。具體可操作的運動方式,再加上是民國印刷商普遍採用的版本,令來章氏本的《易筋經》在近代流傳最廣、影響力也最大。
【點擊圖片,觀看「易筋十二式」的動作圖譜】
按照書內開首的《易筋總論》介紹,達摩會將《易筋經》留世,全因「筋」聯絡周身、通行氣血,乃修行之關鍵。若修佛者能夠成功煉「筋」,當可改變氣質、轉弱為強,達致佛家「清虛勇往」之境。這種蘊含奧妙的「筋」,普非是一般的筋腱,而是骨肉之間的膜肌。平時很難察覺,惟獨在外力按摩時才能感受得到。故此《易筋經》內載有許多按摩之法,其中「陰陽配合論」一節,更主張聘用童男童女,以柔力按摩習者腹腔肌肉。
隨著功力日漸精進,會再加入其他內壯方式,包括排打、冥想及藥物等。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易筋經》傳人多奉少林達摩為祖,但書內卻載有了許多明顯屬於道家的功法,如「日月精華法」,甚至房中術等。民國著名武術史學家唐豪便認為,《易筋經》實乃清代紫凝道人假托達摩所作。
種種虛實難辨的說法,令《易筋經》更添神秘色彩。
《易筋經》是神功否?
綜上所述,《易筋經》並未跟拳術有任直接關係,即便是來章氏本的「易筋十二式」,亦沒有任何發力動作,明顯只是一套與「八段錦」類似的健身術。
然而這並不能就輕易否定《易筋經》對武術文化的影響力。首先,不管二經的作者為何人,他都肯定曾將武術鍛煉列作《易筋經》的修行目標之一。西諦本的《易筋經》,便曾言岳飛練兵之時,有參考《易筋經》的方法。而《易筋經》其中一個最令人神往的功效,就是據聞練成《易筋經》後,可以「日行千里、水火不侵」,並且可以「單掌貫牛腹,單手削牛頭」。足見《易筋經》確實有將武力提上修煉日程,或至少曾用武術作招徠。
事實上,《易筋經》雖無拳術或搏擊訓練,但它在經絡、肌肉方面的研究,以及排打、內壯的理論,對武術鍛煉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近代的內家拳師,如山西形意門的宋世榮,便將《易筋》的道理應用在拳術上,並將之分別對應著形意拳的暗勁、化勁。
也許《易筋經》不是甚麼蓋世神功,但它卻以另一種形式隱藏在武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