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深度】抗疫政治化害港 政府需要實事求是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香港疫情從七月初開始急轉直下,甚至可以說瀕臨失控。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已經新增284宗,當中本地案例多達223宗,無法追溯源頭的本地感染更是超過81宗。 此時此刻,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討論和認識兩個關鍵問題:其一,如何切斷本地目前的傳染鏈條,解燃眉之急;其二,如何阻截海外輸入,為社會恢復正常運轉奠定基礎。
撰文:新方向HK

首先,對於當下兇猛席捲香港各區的本地傳播,港府需要採取的手段其實非常清晰明瞭:實行果斷和嚴厲的社交距離政策,減低再次通過社交聚集擴散的機會;同時,在全港進行大規模的病毒核酸檢測,儘早發現並收治帶病人群,及時切斷傳染鏈條。雖然此舉無可避免會在短期內對市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但面對瀕臨失控的疫情,我們已經別無選擇,一旦不果斷行動,任由醫療資源被擠兌,最後的惡果可以是毀滅性的:市民甚至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是完全無法用經濟損失來衡量的。

本港第三波疫情大爆發,本港食肆每晚6時至翌日早上5時只能外賣。(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新方向HK」看到政府在過去的周末,似乎仍然猶豫不決。但所幸,在周一(7月13日)夜晚,政府總算推出了一系列收緊社交距離的措施(包括限聚令、食肆暫停夜市堂食、娛樂場所關閉等等),尤其是終於開始向內地專業機構求助,短期內有望額外為本港40萬高危人群進行檢測篩查,以補缺本地測試能力不足的短板。

一如所料,政府推出的措施立即引來了不少的攻擊和質疑,尤其是在向內地求助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一事上,更是觸動了不少凡事政治掛帥的政客/專家的神經,各種陰謀論和抹黑論又再喧囂而上。但任何一個真正有為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在這種關鍵時刻,都不應再被泛政治化的思維所騎劫,而是應當專注解決當下的疫情危機。還市民一個安心平安,才能得到最有力的真正民意授權。

限聚令首次收緊,公眾地方聚集的人數限制由50人減至最多4人。(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而除了解決當下的病毒擴散危機,政府仍需要認真檢討關鍵一點:輸入風險到底是在哪裡?

有一組最新的資料很能說明問題:政府從7月9日開始對入境的所有獲豁免隔離的機組人員/船員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短短的6天內,已經有16名機組人員和船員確診,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哈薩克、菲律賓、印度、德國、土耳其、亞塞拜然和芬蘭。疫情影響下,每日抵港的航班和貨輪總數已經極為有限,這樣的確診率非常驚人,也清晰顯示了風險所在。不要忘記,在7月9日之前,所有這些來自海外的機師和船員,都是可以自由在港活動,不受任何限制。這些數字也不難說明,當下大量的本地無源頭的案例到底如何產生。

政府周一晚也規定,從海外高風險地區返港旅客,在登機前必須出示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證明,否則航空公司將會受罰。這條措施確實是可以有效從源頭上阻截輸入案例,但政府翌日所公佈的高風險地區名單,則著實令人費解:這份名單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南非、菲律賓及印尼,但美國和巴西竟不在其列!根據最新資料,7月13日美國單日新增超過6.5萬人,巴西超過2萬人,幾乎佔了全球當日總新增案例的40%。疫情如此嚴重,政府竟堅持不將美國和巴西列入高危地區,是完全不合邏輯,市民也絕對無法接受。類似這般莫名其妙、根本不是從科學出發的政策,並非孤例,政府必須拿出實事求是的態度,立即糾正。

一位戴著口罩的旅客在羅馬法林明高機場。6月3日,政府宣佈了一系列解除封鎖措施為重新迎接遊客做準備。(資料圖片/路透社)

正如《香港01》一篇深度報道所言:「香港政府完美示範——手好牌打到爛」。但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新方向HK」仍然真誠倡議港府,採取果斷措施,莫再被泛政治化風氣左右,才能真正切斷本地傳染,阻斷國際輸入,讓香港社會渡過難關,重回正軌。而任何在如斯關頭,仍然要在抗疫議題上玩弄政治、指鹿為馬的政客,終將玩火自焚,遭人唾棄。

新方向HK:

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律師、工程師、建築師、醫生、校長、大學教授、教師、社工、心理學家、記者、導演、資訊達人、會計師、銀行家、企業家等等。雖然成長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擁有一份真正熱愛香港的家國情懷,以及願意實事求是去作出改變的實幹精神。矢志成爲內地和香港之間真誠交流和信任構建的發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