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今訪華 《環時》社評:正確對華認知很重要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邀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於27日開啟為期3天的對華訪問,舉行新一輪中美戰略溝通。據中國外交部官員介紹,王毅將同沙利文就中美關係、敏感問題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美方官員稱,每次兩人會面通常都會花10至12個小時進行討論,預計在北京的會談將採取同樣的形式。

本文為《環球時報》社論

沙利文中國行在中美近來的一系列溝通交流中有着特殊意義。這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時隔8年再次訪華,是沙利文首次訪華,是雙方落實兩國元首三藩市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央外辦主任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一戰略溝通渠道又一次發揮重要作用的見證。鑑於這一戰略溝通渠道在過去一年半時間中取得的積極成果,對於沙利文此次訪華,應該說中美雙方都寄予了一定程度的積極期待。

當前,中美關係仍處在止跌企穩的關鍵關口。一方面,雙方業已建立和恢復的對話溝通機制多達20多個,中美外交、財經、執法、氣變團隊以及兩軍保持溝通,兩國人民往來也在增加,不斷加厚着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底盤」。另一方面,美國對華遏制打壓的舉動並未減少,不停消耗着中美之間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共識和互信。保持戰略溝通渠道的暢通和實質效果,既有助於確保雙邊關係的穩定氣氛和預期,也有助於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澄清誤解、避免誤判。

中國外長王毅(左)2024年1月26日至27日在曼谷跟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右)舉行新一輪會晤。(中國外交部)

穩定中美關係,無疑是雙方此次戰略溝通的共識以及共同利益所在。中方邀請沙利文訪華,體現了對中美關係負責任和建設性的態度,既不低估中美關係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不放棄穩定中美關係的希望和努力。美方官員也表示,此訪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在「美國政治高度活躍」以及「地緣政治存在不確定性」期間保持兩國關係的穩定。中美關係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也表明,中美溝通對話比衝突對抗好,越能充分對話溝通,雙邊關係就越可能趨於穩定。

不過,僅靠穩定雙方關係這一共識和意願,還不足以構建起真正建設性的中美關係。能不能讓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關鍵在於能否樹立正確的戰略認知,積極探索兩國正確相處之道,以及是否有切實管控分歧的能力和實際行動。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美方的言行與其表達的穩定中美關係意願之間距離依然比較大。也正因如此,在此次戰略溝通中,中方將繼續與美方探討中美戰略認知問題、國家安全和經濟活動之間的邊界問題,將重點就台灣問題、發展權利以及中國戰略安全等表達嚴重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嚴肅要求。

2023年9月16至17日,王毅與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馬爾他(Malta)舉行多輪會晤。(中國外交部)

實際上,圍繞着沙利文訪華的輿論,也反映着美方言行不一及其對華錯誤定位和認知帶來的混亂和破壞。就在白宮確認沙利文訪華消息的大約同一時間,美國以所謂涉俄為由,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台灣民進黨當局一些高官據報將在本周「密訪美國」。無論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諸如此類的行為都為美方實現自己宣稱的目標製造了障礙。美方在經貿問題上的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插手南海問題、用簽證和其他方式阻撓雙邊人員正常交流等問題,也需要美方從根本上轉變對華認知和對華戰略定位。

對於沙利文此次訪華具體談什麼、談得怎麼樣,各界高度關注。作為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來華進行戰略溝通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首先需要「懂得如何傾聽」。戰略認知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必須扣好的「第一粒紐扣」,當前中美之間的很多問題都源自美國對華的錯誤認知。我們認為,對於首次訪華的沙利文來說,真正聽得見、聽得懂北京的話,為中美樹立正確的認知作出應有的貢獻,應該成為檢驗他這次訪華成果的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