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會復修百年葬冊 從墓地配售簿看日治歷史 鹿島通是何處
重陽節將至,不少人都會到墳場拜祭先人。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紮根香港逾百年,轄下四大華人永遠墳場見證香港歷史變遷,華永會收藏多本過百年歷史、俗稱「大簿」的墓地配售簿及「葬冊」的落葬登記簿,記錄了本港知名人士及名門望族的珍貴資料,但已日久失修,華永會遂邀請文物復修專家復修了當中5本文獻及4張逾半世紀的墳場地圖,希望能填補一些空白了的香港歷史。
近年華永會確立「永懷人生」及「善亮人生」理念,除了提升墳場設施服務,也積極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華永會轄下有四個華人永遠墳場,當中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是1913年由18位華人領袖向政府爭取的首個無宗教背景的華人永遠墳場,體現了當時旅港華人在本港「落地生根」、「以港為家」的里程碑,墳場於1915年啟用,歷史最悠久。
逾百年來,華永會收藏了多本俗稱「大簿」的墓地配售簿及「葬冊」的落葬登記簿,記錄了當時配售登記落葬流程等重要資料,但因年代久遠而失修,華永會最近邀請了文物復修專家,復修當中5本文獻及4張逾半世紀的墳場地圖,除了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大簿和葬冊外,也包括了分別於1941年及1963年啟用的荃灣及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的安葬資料。
地圖以千字文代替數字顯示位置
華永會內部事務委員會主席黃錦財形容,「大簿」和「葬冊」記載了不少昔日的社會賢達或名門望族安葬於永遠墳場,例如中華民國首任國務院總理唐紹儀、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60年代著名工業企業家黃克兢、港英時期第一名華人議政局成員周壽臣、地產商利希慎、商家鄧志昂及啟德機場投資者人之一區德也是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他亦介紹當年的地圖是以千字文來顯示位置,「墳場是以一台台咁數,例如天字、木字係個台號,後期嘅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都係用數字代替」。
「大簿」藏日治時期街道名
華永會營運主管李詠絮指,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經歷了日治時期,當中「大簿」寫下的領售人地址,顯示的是日治時期的街道名,「例如東明治通係依家嘅皇后大道東、鹿島通係依家嘅太子道等等」。「大簿」也記載了每段台的價錢,「一台要500蚊,共有20個葬地,但500蚊當時已經可以買到成條街」,李詠絮指,當年墳場靠社會賢達捐助發展,故他們捐助後,會以抽籤決定得到哪一個墓地,「以前啲人睇風水,唔使順序落葬」。她亦提到,由於「大簿」配售是以段台分類記錄,而「葬冊」則是依先後次序記錄,故兩本手寫文獻交叉查找資料時並不方便,後期已將這些資料以電腦記載。
需移除文獻上異物如膠紙及釘
文物復修專家方惠燕博士表示,復修時需要小心檢查每本文獻,以掃及海綿清潔一些表面的污漬,並移除文獻上的膠紙或異物,而破爛的紙則需以較薄的宣紙將其填補,「做一本需要好長時間,因為有啲用咗過百年,黐咗好多膠紙、釘,係登記人士更新資料時會加上去,所以一本文獻會有好多不同年代嘅物件,而呢啲異物會侵蝕紙張,令紙張變得脆弱甚至斷裂」。
方博士提到,其中兩本曾經被復修過的文獻,復修過程難度最高,因為曾經以較厚身及硬的紙復修,而且幾乎每一頁都有膠紙,「一爛就係原裝嘅紙爛,我哋今次用好薄嘅宣紙修補,穩定文獻狀況」。她笑指文物復修雖然非常耗時,而且需要變通,但能為保存珍費歷史出一分力,仍感到十分有意義,「話就話要移除膠紙,但如果膠紙上有寫字咁點算呢?一除咗就會有資料缺失,張紙已經過百年,要喺最少干預下盡量延長佢嘅壽命」。
黃錦財表示,經文物復修專家教導後,現時華永會職員需以濕度55%及溫度攝氏23度內的環境保存文獻,目前團隊仍然整理一些有重要史料的文獻,期望經復修後能有機會向公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