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畢業禮│幼稚園教師轉行做殯儀師 生死KOL:從死亡學到珍惜
面前個子小小卻聲音洪亮的林浩茵,帶領我們在紅磡「殯儀街」穿梭,「我平時喺度揀花、紙紮公仔就呢間買,呢個棺材係西式、呢隻就環保棺木嚟,呢架靈車都係我哋公司架…….」每件本來是忌諱的物品,在林浩茵眼中盡是新鮮事。她是殯儀業生力軍,數個月前,她還是一個幼稚園教師。
近月林浩茵還開設Facebook專頁「人生畢業禮」,當上殯儀業KOL,專頁上的簡介寫上簡單一句「從死亡中學到珍惜」,是轉行後的感悟。自言感情豐富的她,笑着憶述頭幾回替客人主持喪禮,居然在場地哭得比家屬還厲害,對方反過來安慰她,她選擇在專頁分享客人的生死小故事,希望更多人感受到生命之可貴,亦有助她抒發情感。被問及當幼稚園教師與殯儀師有什麼分別,林轉一轉動眼珠道:「都係幫到人囉!」
攝影:蔡正邦
年約40歲的林浩茵任職幼稚園教師多年,突然轉跑道加入殯儀業,她強調並非一時衝動,「入行做老師之前,已經對殯儀業好有興趣,不過唔知點入行」。的確,本港不少長生店都是世襲式承傳,殯儀師也多是「學師制」,即使坊間有提供殯儀課程,也不代表完成後可成為殯儀師,加上殯儀業工作非常神秘,甚少有外人透過申請及面試成功入行,林浩茵卻是個例外。機緣巧合下,林浩茵從報章訪問中認識到現時的年僅20多歲、長生店第三代的老闆,「佢訪問時提到想多啲人入行,我就諗會唔會係一個機會?」結果她經朋友四處查問下,終獲得面試機會,「呢行對中國人嚟講好神秘,好忌諱,但每個人都有需要。我就將自己對殯儀嘅諗法同老闆講。」
「例如先人好鍾意音樂,喪禮場地可以掛上樂器,或者用佢嘅作品作為背景音樂,想搞得開心隆重,唔同主題都可以商量。」
喪禮如婚禮 可加設個人特色
林浩茵對喪禮的想像,竟如同婚禮一樣。她認為喪禮也應該要有個人特色,只要和靈堂方面妥善溝通,在傳統上加上很多元素也是可行,「例如先人好鍾意音樂,喪禮場地可以掛上樂器,或者用佢嘅作品作為背景音樂,想搞得開心隆重,唔同主題都可以商量。」除此之外,坊間即使談論了捐贈器官多年,原來不少人對此仍有誤解,「啲人以為捐完器官就唔可以瞻仰遺容,其實唔係,因為醫生會幫手縫返好,着返衫化好妝,唔會睇得出。」如果選擇當無言老師,原來可以選擇讓大學生練習或是研究之用,或將器官做成標本,先人亦可以如常舉辦喪禮,只是完成儀式後遺體會運到醫學院,而非火葬場,「但好多人冇諗呢啲嘢,所以我好想推廣開去,等大家可以做好生前規劃」。人生無常,若生前沒有說出自己的意願,親友屆時也無從入手。
攝影團隊拍瞻仰遺容 直播喪禮
喪禮上放置先人喜愛的物品也不算破格,林浩茵入行數月,已見識過喪禮上有攝影團隊,「係客人自己請返嚟,真係好似婚禮咁全程拍住,定拍追拍都有,瞻仰遺容時亦有拍」,林浩茵笑指自己也未必接受得到出席喪禮時被錄影,「但佢哋啲親友又OK」。她形容目前疫情肆虐,很多身處海外的親友未必趕及親赴香港參加喪禮,故直播喪禮形式也是愈來愈普遍。
大情大性 靈堂上哭泣反需家屬安慰
林浩茵是個大情大性的人,頭幾次替客人舉辦喪禮,她哭得比家屬還要厲害,對方反過來安慰她,還遞上紙巾,「我哋得架喇,我哋知架喇」。林浩茵說起此事也自覺哭笑不得,說老闆也知道她感情豐富,「試過喊到老闆叫我出去門口冷靜下」。她也自知這樣不夠專業,故找到抒發情感的方式──開設Facebook專頁「人生畢業禮」,將她遇過的生死小故事寫下,向網民分享。「有個媽媽生Cancer,走得好急,剩低一個啱啱大學畢業嘅女,個女知道媽媽病重,辭咗職諗住好好照顧佢,點知媽媽三、四個月就走咗」,林浩茵慨嘆,盡孝需及時,作為父母也要珍惜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如果做父母嘅成日哦仔女畀心機讀書同搵工,冇咩開心回憶,自己走咗之後,仔女會唔會淨係記得你叫佢成日搵工?」她又憶述有些父母離世得很突然,子女希望「打場大齋」,但又覺得「做極都唔夠」,「父母在世時,你又同佢飲咗幾多餐茶呢?」人人懂得死後談尊重,生前又是否有珍惜眼前人?
「有得考牌當然好啦,同教書一樣,可以提高行業質素,不過教書同殯儀師都係對人嘅行業,唔係話讀咗就識做,真身落場係兩回事。」
台日殯儀師需考牌
做一個稱職的殯儀師並不輕鬆,由了解先人離世詳情、生前背景,到陪伴家屬辦理相關手續,再向他們介紹棺木、骨灰龕、靈堂、儀式清單,討論陪葬品事宜等,「有啲人唔知,依家可以揀唔使着壽衣,着先人平時鍾意嘅打扮就可以」,甚至需要適時安撫親友的情緒,絕對是一門專業,可是在香港不像台灣及日本,並沒有殯儀師考牌制度,「有得考牌當然好啦,同教書一樣,可以提高行業質素,不過教書同殯儀師都係對人嘅行業,唔係話讀咗就識做,真身落場係兩回事。」
「我鍾意做呢行,係因為所有嘢對我嚟講都好新鮮。」有工作熱誠,但也有不少事情需要克服。一場喪禮歷時數小時,靈堂內一直燒香,林浩茵坦言起初也「聞不慣」。最大心理關口當然是觸碰先人,「不過老闆好細心教,睇住佢一絲不苟地掃平先人衣服,布嘅邊緣都好用心整理」,認真工作便是對先人的最大尊重,鬼怪之說鮮有在殯儀師之間流傳。被問及當幼稚園教師與殯儀師有什麼分別,她轉一轉動眼珠道:「都係幫到人囉!」
林浩茵早前參加「今生不做機械人延夢計劃」並成功入圍,獲得1萬元資金開展「殯儀KOL」計劃,除了開設Facebook專頁分享工作軼事,未來也計劃成為YouTuber,希望透過生動形式推廣生死教育,「台灣有人拍片介紹骨灰龕,都好多人睇」。至於自己的後事又有什麼計劃?林浩茵笑言早已填好「平安紙」,並交予家人保管,「我冇寫嗰啲,就交畀我老闆處理吧!佢後生過我又咁專業,應該OK!」長生店內又再次傳來她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