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鄭寶鴻】銅鑼灣「東角」真有其角 景隆街因大炮得名
撰文:政策 ‧正察
出版:更新:
今天我們中午行經銅鑼灣近世貿中心和怡東酒店,細心一聽可能還會隱約聽到一聲炮響。原來這聲午炮,已經由1840年代起鳴放至今。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早前就帶記者一行人穿過告士打道地道,直擊午炮儀式,並細說午炮、銅鑼灣以及「怡和」的故事。
由1840年代開始,怡和就開始發午炮,在12點發炮報時,這種鳴午炮的習慣仍然繼續。1960年代時午炮的聲響好響亮,甚至中環,九龍也聽到午炮。
每天中午12時,穿著整齊制服的操作員都會為午炮注入火藥、敬禮、準時鳴放大炮,風雨不改。由1840年代至今,只在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暫停過。今天固然毋須以午炮為維港兩岸的人們報時,但鳴放午炮的傳統保留下來,一來為了慈善,二來成了旅遊景點。
按圖細看鳴放大炮的過程:
+10
東角真係有隻角!
多年來操作這午炮的,不是政府人員,而是過去在銅鑼灣東角一帶的地主「怡和」。鄭寶鴻與我們談到怡和與銅鑼灣密不可分的歷史,話說今天的「東角道」名字源自這一地段早前的名字「東角」,東角因地形而得名,「從中環看過去,好像突出來的角,所以叫東角。」
銅鑼灣街名映照昔日怡和版圖
怡和在1841年香港開埠時買下東角一帶很多地段,用作船廠、貨倉、糖廠,所以銅鑼灣有一條「糖街」。附近很多街名亦是以怡和或相關名字命名,「怡和英文名叫Jardine Matheson,所以早期有勿地臣街、渣甸街、渣甸坊、怡和街等。」鄭寶鴻又估計,「怡東酒店」亦是有「怡和的東角」意思。
景隆街有Cannon?
至於鄰近午炮所在地的「景隆街」,其實是Cannon(大炮)的譯音,相傳初期午炮是放在景隆街附近,後來才搬到告士打道的現址。
+1
【本文獲「政策.正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