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辦二百項盛事不如辦好二十項盛事
來稿作者:郭凱傑
繼美斯之亂後,又出現了皇馬簽名會之亂,相信讓有關當局相當頭疼。球迷付出6880元買下套票、卻未能在見面會上獲取簽名和合照,所反映的不僅是主辦方安排失當、關聯人士的利益糾葛不清,更是繼美斯、國慶無人機等事件後對盛事經濟品牌的又一次打擊。
特區政府不久前公佈了2025年上半年盛事年表共93項盛事,並預計會爲香港帶來33億元及18億元經濟附加價值;而縱觀2024年全年,一共超過200項盛事,附加價值約爲43億元。相對於香港約爲三萬億元的GDP,此數字(約爲0.15%)自是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若以此數字理解盛事經濟政策的成效也有重複計算之嫌。
翻查盛事年表上的諸多文體旅項目,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渣打馬拉松、賽馬會的多個品牌賽事(浪琴錦標賽、莎莎婦女銀袋日等)、足球賀歲盃、動漫節、貿發局的諸多展覽、金融科技周、以及不少公開體育賽事都在列。這些項目絕大部分都是歷年已在舉辦,部分更有超過20年的歷史;換而言之,這些項目並不是因應港府推行盛事經濟而辦的新增項目,反而是在有了這個制度後需要架床叠屋,申請將自家舉辦的活動納入到政府的年表中,成爲有關當局的政績指標。既然有否盛事經濟政策,項目都會存在;則以此方式評價政策的經濟成效自然不甚準確。
更重要的是,當成爲盛事年表成爲一個搞手的KPI,自然就要耗費人力物力跟相關官員及委員會(如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等聯絡、跟政府作出申請等;以此次皇馬對巴塞傳奇賽爲例,主辦方必然務求把M品牌貼在自身活動的壁報版上,而不是把全部精力聚焦在活動流程及安排本身。不少體育活動的主辦方團隊人手其實非常有限,上述跟活動最後的失敗未必沒有關係。
對於政府而言,當盛事數目本身成爲KPI絕非市民之福。年初其中一個最被人詬病的盛事正是耗資780 萬元公帑、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花園漂浮了11天的Chubby Heart展覽;再看年表上也不乏市民無人問津的各種論壇、展覽、比賽。當被問到盛事的標準時,政府也未能給出清晰答案,只提及會考慮活動人數、行内地位、與八大中心關係等再決定是否納入盛事年表。
常人對盛事二字的理解,自是能夠讓全民同慶,成為市民大眾的歡樂節目。事實上,看官只需以常理判斷,怎麽可能每隔兩天(365天除以200)就有一場盛事?年表上的盛事極多但其中差距甚大,反而在社會上收效甚微。反觀新加坡,一場Taylor Swift 演唱會就讓2024年首季GDP 增長多出0.2%,而時任政府官員在電台節目被問到爲何不去取經則居然以未能找到她電話來回應。這其實反映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當被要求交出KPI政績的時候,有關當局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用現有不同團體的活動來「交數」;當活動出事卻表示主辦方不是政府,因此事不關己!
與其將盛事經濟變成徒具虛名而社會各界未能參與的長長列表,當局應反思如何貴精不貴多,用更少的活動、更大的支持力量做出市民能看見、樂於參與的成績。展望2025年,筆者衷心期待政府能更主動出擊,為市民創造更多社會同樂的時刻。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