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詠詩|把握節日及盛事契機提早部署 訂長中短期旅遊推廣策略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羅詠詩

政府先在《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再公布2025上半年香港盛事年表,鼓勵業界部署推出聯乘盛事活動及產品,筆者對此表示支持。本人於8月撰寫〈針對性串連盛事與成立聚焦小組 多招力推港旅遊業〉一文,正正是提議政府召集「聚焦小組」商討旅遊重點,將「盛事串連」以提升本港吸引力,很欣喜政府推動建議落地。在大熊貓熱潮捲席全港,中央恢復「一簽多行」下,加上明年跟粵澳聯合主辦全運會,香港應該把機遇,運用現有資源,吸引自由行短途大灣區旅客來港旅遊,促進餐飲和零售等消費,並逐步就中期以至長期旅遊推廣進行部署。

整合現有資源
設計適合不同消費能力的特色旅遊路線

本港聖誕氣氛濃厚,由餐廳、商場、酒店以至社區都有不同聖誕裝飾及優惠活動。雖然內地無聖誕假期,但市面上的佳節氣氛都會延續至新一年,而除夕元旦正是良好機會,吸引鄰近,尤其是可申請「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的深圳市居民,自由行來港歡度佳節,商界不妨透過內地社交平台及網絡,同時推出延續性優惠或活動吸引客人重臨,並調研目標客群的口味調整營運及銷售策略。

《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政府目標在半年內制定推進項目及時間表。既然要在地區發掘和建設旅遊熱點,何不循序漸進由整合現有資源及活動入手,例如在農曆新年前後,由新成立的「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協助,找本港提供舞龍舞獅、紮作、港式點心等工作坊的商戶,設計新春特色的半天或一天遊,串連特色節日旅遊路線;亦可挑選試點區域,以「手繪社區地圖」介紹各區特色店舖及餐廳。疫情後內地客消費習慣轉變,設計路線時亦應列出消費預算,方便旅客自選合適消費能力的旅遊路線,既能加強大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興趣,亦有助留住年輕本地客及境外旅客。

政府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期望加強香港文化影響力,鞏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當中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是重點之一。當上述所言的社區旅遊路線逐步成熟後,可向專業化發展,請熟悉文化、傳統技藝等行業專家擔任講解員,以特色旅行體驗吸引高端及願意消費的客戶;同時可邀請本地文創藝術家設計含香港特色的吉祥物作宣傳大使,以生動的方法介紹不同特色旅遊計劃,以多種語言在境外宣傳推廣。例如《花樣年華》式的上環旗袍體驗,一直深受港人及旅客歡迎,不妨設計融合電影場境的特別打卡兼美食半日遊;又或考慮參考內地漢服節或日本祭典,推出「旗袍版」活動,當然亦可串連其他文化活動及盛事,揉合動靜相輔相承內容,提升吸引力。

《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將於月底前公布。圖為新任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把握大賽盛事機遇
推課程、二次優惠吸引灣區旅客重臨

政府即將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遊艇及賽馬旅遊,當中灣仔北會展站上蓋和紅磡站周邊臨海碼頭用地,將成為活動場地新地標。灣仔有維港作為背景,亦有會展中心,我們可以視乎展覽及大型活動性質,將盛事串連,推出建築、科研為主題的深度遊及交流活動,吸引商務客延長留港時間。

明年底粵港澳三地將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為香港旅遊、零售、餐飲,以至酒店業帶來機會,政府應及早與業界合作推出串連式體驗及打卡活動,在相關地點設計多樣化的旅遊路線。例如在沙灘排球賽舉行時,附近可設立特色市集及周邊遊活動,加強旅遊配套及服務,為迎接旅客作好準備。

而本港舉辦各項全運會賽事期間,可同步推出同款運動的體驗活動。本港師資及認證制度深受認可,可以推出良好師資的周末,甚至短期課程,吸引大灣區市民建立長期來港的習慣,重點在珠海、澳門及深圳推廣。近年文創風氣盛行,本港有劍擊代表奧運奪得世界冠軍,不妨邀請優秀運動員合作,甚至舉辦分享會,設計IP周邊產品,多角度刺激消費及不同客群來港意欲。

《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中提到,本港要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並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其實不論是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還是本港圍村輪流的「打醮」,以竹為主軸搭建的臨時戲棚,可以說是全球為數不多仍傳承並運用技術的實例,政府應推動本地代表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一起就各地的非遺特點,設計大灣區一條線旅遊,促進短途特色旅遊。

文體旅局、旅發局及「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應加強合作,適時收集及了解訪港旅客就不同活動及旅遊基礎配套的意見,盡快完善及作出調整,為旅客帶來更多旅遊選擇,確保來港旅遊體驗,延續香港好客之都的美譽,促進本港的經濟繁榮。

作者羅詠詩是特首政策組社會發展專家組成員、大坑火龍文化館理事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