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解讀內地一攬子增量政策

上月底內地三大金融部門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國家的幾個重大金融及經濟措施。隨後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以「分析經濟形勢及部署下一步工作」為議題的政治局會議;會後發表了有關經濟對策的詳細論述,反映中央對處理當前嚴峻經濟局面的方向及具體原則。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
10月22日,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宏觀金融分析報告》顯示,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房地產、消費等需求指標出現好轉,資本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報告》分析,中國經濟基本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良好,持續擴張的宏觀經濟政策將顯著提振外資來華展業興業的信心,以證券投資為主的短期外國資本將會持續淨流入中國,看好中國資產並投資中國。「一攬子」增量政策立足中國經濟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兼顧當前與長遠,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邏輯性、系統性。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從戰略高度和全域層面完整準確理解把握,不斷增強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的信心和決心。
來稿作者:楊莉珊
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落地,截至目前,今年7000億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經下達,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裡用於「兩重」建設的7000億元也全部落實到專案。
所謂「一攬子」,就是指增量政策不只在某個特定領域發力,而是錨定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針對當前經濟運行各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的一次綜合性系統性部署「一攬子」既涉及財政、貨幣政策,也涉及就業、產業、區域、投資、消費等其他各領域,還注重通過改革加快建設統一市場體系,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不斷釋放和激發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但我們走的是康莊大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正視困難、堅定信心,把「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實好,讓好政策取得好效果,就一定能夠不斷鞏固和增強我國經濟持續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助力中國經濟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
「一攬子」增量政策,並非是單純的經濟刺激計劃,也並非是回歸老路的大拆大建,而是在高質量發展的主軸上,圍繞調結構、推轉型、促改革、惠民生等議題所進行的一攬子投資支持,如果與2008年四萬億投資計劃進行對比,能看得更為清晰。可以預測與2008年以大基建為主軸的四萬億計劃相比,「一攬子」增量計劃對於民生投入的力度將更大。目前已經明確的政策包括對重點群體的持續幫扶和補助;以10萬億轉移支付打底、支出佔地方可用財力一半以上的基層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以及明確要穩步提高的社會保障水準。這些都是一攬子增量政策與過往經濟刺激所不同的鮮明底色,是現階段發展回應人民群眾需求的應有之義。也只有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的前提下,才能促進不同要素的充分湧流,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而提高群眾發揮才智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性,提升全社會的發展活力。
正如總書記所反覆指出的那樣,在新形勢下發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9月30日中國股市迎來了16年來單日最大漲幅,成交額也創下歷史新高。北京近日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大力推動了股市的上漲。中國股市的這輪反彈源於上周北京推出的自疫情以來最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包括大幅降息,財政支持等舉措。尤其是央行推出的新規,包括允許基金、保險公司和券商更方便地獲得資金以購買股票。一系列政策迅速提振此前低迷的中國股市。
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刺激措施的接連推出,香港上市的中國房地產股票如同火箭般飆升,甚至創下了一年來的最高紀錄,這波漲勢讓投資者們重燃希望,紛紛對市場的回暖抱有期待。 然而,這一切還只是開始!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中國股市在短期內至少將再上漲10%,而瑞銀和野村證券也紛紛上調了對恆生指數的預測。《日經新聞》報導,資金正回歸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港股漲勢跟去年底相比已逼近美股,此外,中國政府還敦促上市企業採取增加分紅等措施,資金流入高股息股票。
在內地的刺激措施推動下,房地產市場在最近幾天持續上漲。隨著北京加入放鬆購房者規定的一線城市行列,內地房地產開發商的股價迎來前所未有的反彈。彭博指內地房地產股票指數10月2日飆升31%,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在9月30日北京市宣佈將放寬非本地居民在核心區域購房的規定、並下調最低首付比例後發生的。該指數在過去五個交易日內上漲了92%。
中國經濟基本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良好,持續擴張的宏觀經濟政策將顯著提振外資來華展業興業的信心,以證券投資為主的短期外國資本將會持續淨流入中國,看好中國資產並投資中國。
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宏觀政策可在以下方向持續發力、更加給力:一是增發特別國債,在養老、托育、教育、醫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加大財政投入;二是貨幣政策錨定通脹目標,繼續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增強政策操作的規則性和透明度;三是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適時設立股市平准基金,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