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求才若渴也要目標為本 為高才通設留港規定締造雙贏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簡永哲

政府近年積極吸納人才來港發展,各類計劃申請越見放寬,其中高才通計劃有約6.2萬宗申請獲批,部分已來港者上月在灣仔集體捐血,以示「新血貢獻新血」,饒有意義。高才們的配偶赴港工作不受限,子女可來港讀書,政府早前特意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每年開支逾8千萬元,就是想協助申請者盡快適應新生活,可是不少人現時其實主要仍在內地生活。筆者認為,高才及家眷既可享有本地教育及福利資源,政府也有合理期望,冀他們長時間留港工作,置業、租樓以至日常消費,補充勞動力之餘作出實際經濟貢獻,建議當局可如外國的移民計劃般,設訂每年90至180日留港日數規定,確保他們有心落地生根,在雙向付出下真正締造雙贏。

去年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逾20萬宗申請,當中超過12萬宗獲批,逾8萬人已經抵港,附帶逾6.8萬名受養人來港。當中最受歡迎的是高才通計劃,申請者毋須事先獲僱主聘請,亦無行業或專業限制,配偶和子女可在港工作及讀書;截至今年2月底,此計劃已接獲超過7萬宗申請,批出6.2萬多宗,約4.4萬名高才已抵港,而單計去年,高才們已帶同約3萬名年幼子女來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上月樂觀地指出,根據調查推算,高才通計劃為香港帶來的直接經濟貢獻每年約340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強調「帶動本港經濟增長的實力和潛力不容忽視」。

有關調查亦指出,來港已超過半年的高才月入中位數為5萬元,遠超全港中位數約2萬元,約四分一高才的平均月入是10萬元或以上,約一成更達20萬元或以上。按340億元這個數字,筆者粗略計算,以5萬名高才為基數,即推算每年每人或其整個家庭,直接在港經濟貢獻68萬元,每月約5.6萬元。明顯地,這個推算是假設這批收入高的中產人士,是和本地中產一樣,完全在港定居生活,才會每月用到5萬多元,當中可能包括子女讀直資學校學費、租樓或供樓費用及日常開支等。

不過,這未必是實際情況,因有不少獲批的高才根本沒有來香港定居,他們最主要是想子女能在港讀書,自己暫時仍留在內地工作,留港的日子其實不多,未必會每月直接在港經濟貢獻逾5萬元,這與政府的期望存在明顯落差。身兼立法會議員的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去年底指出,獲批的數萬名高才中,不足兩成定居香港,實際數字可能更低,因不少人仍抱觀望態度;他在年初再撰文,明言不能讓高端人才通行證變成了旅遊簽證,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支援助他們留港發展。

其實任何輸入人才或移民計劃,最終也應目標為本,人才可工作而整個家庭可取得居留權,同時社會也要有得益,各取所需。政府提供居留機會予人才或想移民人士,令他們可在港找高收入工作,帶同配偶和子女在港生活及讀書;同時社會就獲得人才在港貢獻其專業技能,並期望他們個人或整個家庭,將生活開支轉移來港,在此置業、租樓、購物以至飲食娛樂,成為高消費力的一群,在工作以外也促進經濟。

要做到這一點,筆者相信當中要設訂一些基本條件,例如參考類似英國BNO Visa每年不可離開超過180日的規定。但鑑於內地與香港鄰近,流動亦頻繁,建議或可將規矩訂為,有子女在港讀書的話,每年最少留港180日,個人申請者則彈性大一點,最少留港90日。這樣一來,來港的高才們就更有原因留港,了解本港生活文化,加快適應,亦令他們更積極找工作,其子女也有更長的父母陪伴時間,對於落地生根有莫大好處。

高才通計劃的獲批人士普遍年輕,年齡中位數只有35歲,低於全港中位數48.5歲,陳國基早前在一個經濟高峰論壇明言,這批人才為本地勞動人口注入新血,鑑於香港出生率低,希望他們長遠在港落地生根,成為本地勞動力的生力軍。無可置疑,這批人士實際上可能就取代了移民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等本港中產家庭的「空缺」,但前提是他們要真正來港定居。高才通首次簽證的有效期是2年,首批人士大約就是今年底至明年初要續期,理論上他們要證明在港獲得聘用、開辦或參與業務,相信屆時會是檢討整個計劃及加入適當條件的良好時機。

作者筆名簡永哲,現為自由工作者及公共政策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