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大辯論
今年《財政預算案》沒有多少能力「派糖」,更遑論再發放消費券,輿論焦點只好回到公共財政之上。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開表示憂慮「債冚債」,引得現任陳茂波隔空反駁,市民正好「食花生」。
與此同時,另一位前司長唐英年又再次透過輿論向政府施壓,希望可以出售西九文化區的土地。他為此搬出自己曾做生意及做過財政司司長的經驗,又表示只要切豆腐般賣地就能夠解決財困,同時不會推倒樓市。
三任財政司司長,分別來自商界、政務官及會計界。唐英年在2003年接替辭職的梁錦松上場,到2007年他升任政務司司長,交由曾俊華接棒,再到2017年曾俊華辭職參選特首,陳茂波自此在任。三個人加起來,主宰了香港公共財政已經21年。
唐英年接任的時候,香港剛從「沙士」谷底反彈,就連梁錦松的開源節流計劃,唐英年亦有空間調整。他信奉自由市場、市場經濟,推進前任提出的政府資產私有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切豆腐的先驅。但賣政府資產的結果是什麼呢?政府或許一時間多了收入,但成本轉嫁到小市民的日常生活開支上。
社會對唐英年任內最記得之政策,或許為其2006年取消遺產稅及2007年大減紅酒稅。他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透過優待有錢人,以吸引資金來港、留港。有人美其名為滴漏經濟學,實際上只是向資本階級傾斜,沒有令社會公平受惠。
當然,唐英年不是沒有建樹。他當年推出的自訂車牌號碼計劃堪稱德政,既沒有損害基層利益,同時亦能為庫房進帳每年幾千萬元。直到上個月,一個「D」字車牌仍能以2020萬拍賣成交。比起切豆腐,這個政策更加「長做長有」。這種可持續的發展思維,不是也應該用在西九文化區的管理之上嗎?
依賴賣地似乎是財政司司長的習慣。曾俊華在任接近十年,政府收入結構卻沒有任何改革,地價收入卻反覆上升。在2016至17年度,賣地收入已經突破千億,一年後更衝上1600億歷史高峰,超出當年的工程開支接近一倍。這當然與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但政府改革市場、建屋造地的力度亦脫不了關係。
回看曾俊華上任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土地徵用預算開支只得21億,房屋工程432億。到他任內最後一份預算案,土地徵用預算27億,房屋工程907億。而房委會公屋落成量在2008年高見19050伙之後,主要都是在1.5萬伙以下,遠低於每年所需的2萬伙供應。經濟向好、熱錢氾濫之時派糖、派錢可以贏得一時掌握,香港卻錯失了改革財政和經濟結構的時機。
陳茂波接任頭兩、三年可謂蜜月期,2017至19年的賣地收入都破千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甚至可以向政府回撥多達800億元作財政收入。現在回看,所有人都會同意這種方式並不可靠。賣地收入在2022至23年度回落至700億,再在2023至24年度跌至194億的低位,預計來年亦只得330億收入。
基本工程儲備基金雖然仍有900多億結餘,但來年度的土地徵用預計開支逾200億,加上債券還款及利息的300多億開支,司長決定發債以應付中短期基建需要無可厚非。時值市場低迷、經濟不景,陳茂波亦沒有政治空間擴闊稅基。增加商業登記費、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對庫房影響九牛一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上調只針對超過500萬的入息部分增收1個百分點,預計每年收入只增加9億。陷在進退維谷的境況,在任超過7年的他亦責無旁貸。
一場財政大辯論並不是為了「食花生」,而是香港早就需要改革公共財政及經濟模式。社會只望現在來得不會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