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真是社會縮影
大學校長的任命在平常日子不會引起多少關注。但社會若然不在尋常狀況,那就另作別論,甚至引起爭議也不應該令人感到意外。畢竟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大學更是如此。
在英國,快將卸任劍橋大學校長杜思齊近日再受批評,因其明言要調低私立學校學生的入學率,被指犧牲成績水準以盲目追求階級公平。在美國,剛獲續任的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伊斯格魯布近日同意開除一名反黑人平權運動的教授,被指屈從左翼覺醒主義而放棄了對言論自由的尊重。當英美社會面對精英和階級平等的張力,左翼與右翼的角力,大學深陷爭議自然是意料之內。
觀乎此,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的續任安排爭議,好像變得更容易理解。身兼校董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劉國勳和麥美娟皆反對任命,前特首梁振英更一再公開質疑中大的任命程序以及段崇智「對政治問題的思辨能力和定力」,更多人不滿的相信是校長的政治立場。
中大校董會秘書日前就續任安排發出澄清聲明,於此不作多贅。惟隨後梁振英再在社交平台反問,「如果校方當年預知段崇智處理中大暴動的劣行,會聘任他嗎?」,這亦恰好提醒了我們,校董會決定續任段崇智之時當然也知道其在2019年反修例風波中的處事手法。校董若對此有所疑問,相信也可及已在校董會內提出,讓校董會在考慮各方因素後作出決議。
上綱上線無止境亦無益
對於校董會的決定,外界當然可以表達關注甚至異議,但若說要由立法會介入調查,那就顯得過於所需。先不說校董會內有議員代表,香港亦沿用英殖時代的安排,由特首身兼大學校監,特首若對任命程序有所疑問,自可向校董會主席加以了解。麥美娟在續任通過後,發公開信表示期望校長在新的任期內能「推行真正的國情教育,培養同學有廣闊的胸襟,有明辨真理的視野」,如此寄語也是社會對續任事件應有之態度。意見不同正常不過,但藉此鬥爭則實屬無謂。
鬥爭不但無謂,而且可以無止境。段崇智雖然在2019年曾經到二號橋衝突現場,雖然曾經指出學生遭到警方不合理對待,稱要查證警員有否使用不當暴力,但這是否就是認同「黑暴」?若要上綱上線,當年警員進入香港大學拘捕五名學生後,校長張翔也曾去信警務處處長表達關注,並要求警方保障被捕學生的權利,難道我們又要興師問罪?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曾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曾公開表示希望特首林鄭月娥與市民對話,平息示威,行政會議據報甚至曾討論應否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下台問責,難道他們又是欠缺「對政治問題的思辨能力和定力」,不應再在其位?無止起的上綱上線只會引領社會走進死胡同,是我們必須警惕的方向。
大學作為社會縮影,校長任命的爭議反映的是社會撕裂仍然嚴重,正如梁振英所言般「不提,不等於事情已經過去」。在實施《港區國安法》及修改選舉制度後,社會和政治已經恢復穩定,但不代表社會各方已汲取教訓,重新出發。面對暴力我們必須「割席」,「一國」主權絕對不容挑戰,但當時政府做得不足、執法未夠專業之處同樣需要完善。將事情不由分說地二元對立,繼而撻伐異己,那只會是2019年的延續而非「開新篇」。特首當選人李家超矢言要團結社會,但單是大學校長續任一事便提醒了他,團結各界、同開新篇實在是知易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