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死亡率計算法多樣 偏廢其一不如兼聽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本星期一(3月28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本地感染新冠病毒實際人數可能已經有400萬人,他稱以此作為分母估算整體死亡率其實僅得0.18%,稍高於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其後認同孔繁毅的看法,承認實際病例高於呈報人數且死亡率計算應該考慮此點,但又強調官方預計四分一人口染疫的數字低於學者估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8月發出的《估計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死亡率》科學簡報文件,可用來評估感染疾病者死亡所佔比例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感染者死亡比(Infection Fatality Ratio,IFR)」,即因該疾病死亡的人數除以感染人數;第二種則是「病例死亡比(Case Fatality Ratio,CFR)」,即死亡人數除以監測呈報確診的病例數目。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感染比更準確但難獲知

孔繁毅與林鄭月娥日前支持的死亡率計算方法,實際便是世衛文件所提到的IFR,而IFR亦真的對於評估疫情的死亡率更為準確。世衛前年更直接鼓勵各國「在可能的情況下估算IFR」,又引用了當時在瑞士日內瓦、斯德哥爾摩兩地進行的研究結果,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IFR估計值約為0.5%至1%左右。

不過,世衛文件同時指出「為了準確地測量IFR,必須知道該疾病的感染數和死亡數的完整資訊」,甚至應該進行人口抽樣血清學檢測才能得到較可信數字,而這種資訊在疫症流行期間不易獲取。儘管世衛認同可以對IFR「使用日常監測資料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估計」,但它亦強調各方必須清楚「解釋其估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倚」。

現時港府與專家試圖採取IFR的計算方法,顯然沒有經過血清學檢測等手段來估計感染者總人數。再者當局與大學估計總感染者數字相差逾倍,加上死亡個案初步分析竟有三成多是未必直接相關,也分別說明了香港IFR的分母、分子兩者準確性皆成疑,可見我們根本沒準備好估算精準的IFR,切忌操之過急向社會公布過低的IFR,以至傳達病毒致命性有限的錯誤訊息。

病例比仍然有參考作用

相對於IFR,CFR將其分母限於根據監測系統發現的發病人數,導致它在反映傳染病整體嚴重程度的準確性會略為降低。但也是因此CFR倒變得更能突顯一場疫情突然爆發對於當地患者的致死性如何,以及用來評估當局已實施公共衛生措施的具體效用以至檢測疫情能力,可以說它和IFR對於社會有不同的參考作用。

世衛認為對CFR的高估主要源於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未獲呈報,而此一問題近月在香港已經透過接納快速抗原檢測得到克服;至於對CFR的低估則主要是來自染疫死者在呈報確診前身故,然而本港現時對新冠死亡個案的查知方式已經包含檢驗屍體。由於有着上述措施,所以本港現時的CFR相對來說已經比較精準。

事實上世衛為了防止死亡率計算出現過多波動,還建議過於疾病流行期間只計算已消滅的病例,亦即把死亡人數除以死亡人數加痊癒人數來得出一個臨時CFR,藉此避免各種病例延誤申請所導致的偏倚。當然這條公式放在今天香港的話,難免就會得出一個更高的死亡率,政府與社會各界大概亦不太願意看到。

無論如何,新冠疫情在香港已經確確實實奪去了數千人的性命,採用任何一種死亡率計算方法都不能夠減輕它們的重量,官員、專家和社會必須謹記他們並不只是一則則數字。比起爭辯哪種計算方法更能夠反映實際死亡率,當局與專家大可以將前述幾種公式得出數字並列出來,既好讓公眾與國際自行判斷,亦能展現數據公開透明之利,然後讓大家心力繼續集中於救急扶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