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者需要的國際視野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我們常說,香港是個國際城市。尤其香港人自小學習英語,對西方世界的掌握理應沒有什麼障礙。直到近兩年香港捲入中美角力的風暴之中,很多人才發現原來具備國際視野的人不多。即使是有權有位的精英,也不一定明白世界在做什麼。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周二(23日)出席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主辦的「中美關係的最新發展和香港的角色」論壇,主講期間提到香港位處國際衝突的前線,「如果我們的特首是無知的,政治幼稚的,那就很麻煩了」,並寄望香港的管治者具備國際視野。

陳啟宗向來被視為熟悉中美事務,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素有私交,甚至在中美角力正酣之際敢於購入美國位於壽臣山的駐港領事館宿舍屋地。但若說美國自九十年代起已對中國帶有負面看法,則不無商榷餘地。

米爾斯海默:改變中國的虛妄

正如美國國際關係學家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近日在《外交》雜誌撰文指出,自從美國在冷戰期間拉攏中國抗衡蘇聯以來,華府對中國採取的不是圍堵而是接觸政策。包括給予永久最惠國待遇身份、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由老布殊、克林頓、小布殊到奧巴馬,兩黨總統皆相信隨着經濟貿易及外交接觸,將令中國的政治體制走向更加民主自由。

然而,這個設想乃建基於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以為西方的民主自由就是歷史的終結,以為世界各國皆會隨着發展而走上這條道路。由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其國務卿蓬佩奧高調承認對華接觸政策失敗,到拜登政府主張與華競爭,以及承認無法改變中國體制,在在證明了美國此前抱持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走出自己的道路

中國不但沒有走上歐美體制的道路,甚至其走出的獨特路徑,在一些範疇上表現得比起西方更加出色。對比美國在疫情期間的不足,民眾昂貴的醫療負擔,貧富懸殊以及階級矛盾,這些都說明了美國的民主自由體制不是唯一選項,更不一定是最佳選項。所謂中美角力,說到底就是兩種體制模式的競爭,看誰更能促進整體發展,國與民共進。中國由以往的韜光養晦到近年的有所作為,目的是要建立更公平的國際秩序,不再只是以歐美為中心。

若說要有國際視野,不能政治幼稚,或許近年的事例應讓我們看見自由主義迷信線性進步的虛妄,明白世界多元的本質,每個社會也要有符合其自身的價值追求和制度設計。中美角力如是,歐洲自由與保守政治的碰撞如是。事實上,香港奉行「一國兩制」而不是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也不是照搬西方的政治體制,也就是說明了我們需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論是仰視美國的膚淺,或是凡中必好的政治正確,也不會適切香港獨特的需要。充份的國際視野和政治眼界應該讓人能夠借鏡中外,取長補短,以事實反思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