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等人死」本可避免
廣華醫院上周五(19日)有病人等候入院期間離世,事件除了讓人聯想起去年10月的類似悲劇,也再勾起大眾對公營醫療系統負荷的關注。政府短期雖然可以增設電子手環,以便監察候診者的情況,但長遠還須處理硬件和人手不足的老問題,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一名六旬的長期病患者上周五(19日)到廣華醫院覆診時,因發現痰中帶血被安排經急症室程序入院檢查和治療。院方表示晚上10時半職員準備將病人轉送病房時,首次發現病人失去聯絡,而竪日凌晨2時職員再以廣播系統呼叫病人亦未見其蹤影,但到清晨5時左右醫護人員卻在急症室等候區輪床上發現病人失去知覺。即使院方已經即時施以心肺復甦,病人最終亦返魂乏術,然而這類「等人死」的悲劇近月並非首見。去年10月一名69歲地盤工人因嘔吐送入威爾斯親王醫院,在急症室被分流為「次緊急」級別,結果等候不到三小時便被其家人發現失去意識,經搶救後發現腦部嚴重出血、最終不治死亡。
輕微病徵或走錯眼
據現行急症室分流制度,病人抵達急症室後先會由一名護士對其病情作出初步評估,並將情況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五類,而其接受治療先後次序將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排定總體來說,當局雖然可以在指定時間內診治被分流為危殆、危急和緊急的病人,但次緊急和非緊急的病人輪候時間,往往平均長達兩小時以上,一旦病人出現今次涉事病人那樣的輕微病徵,而分流站護士又未能察覺急性病變的風險,很可能便會延誤救治的時間。
儘管現時未有足夠證據確定兩事涉及醫療失誤,但公營醫療系統負荷沉重、人手嚴重短缺早是老掉牙的問題。現時本港每千人只有約2名醫生,數字不但遠低於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 (OECD) 的平均值3.47名,也低於新加坡的2.67名。況且隨着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將會從由2016年的15.9%,大增至2036年的29.1%,而人口老化趨勢愈見嚴重,也會推動醫護服務需求上升。在供給不足、需求上升的情況下,本港公共的醫療體系顯然正逐漸走向崩潰邊沿。
為避免同類悲劇再演,政府短期內除了可以增設電子手環以便監察急症室候診者病情變化外,更要大幅提升公營醫療系統承載力。在人手短缺的掣肘下,即使病人在候診期間病情急轉直下,醫護人員亦未必能夠及時察覺,而電子手環則可用於監察病人的血壓和心跳等基本生命跡象,並及早響起警示,減低延誤診治機會。長遠而言,雖然政府已計劃將引入海外醫生的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增加醫科生及護理學生的本地培訓學額,惟此亦需要更多硬件配合,尤其是當局預料新界西醫院聯網在2026年的普通科病床僅帶2.4張/每千人,是為7個醫院聯網中最少,可見公營醫療系統早晚亦會「爆煲」。急症室「等人死」本可避免,政府實要汲取是次悲劇的教訓,及早完善公營醫療系統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