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疫下被追租 政府非作壁上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自去年12月起健身中心、美容院、按摩院、派對房間等被下令關門。《香港01》記者近日翻查法庭紀錄,發現大型健身中心舒適堡(Physical)及Goji Studios,近月均被業主入稟追討欠租,其中Goji Studios的旗下各分店於2020年,被業主入稟追租及申請封租令近20次,每次追討的金額均逾200萬元。

香港政府禁止多個行業開門營業,被禁止開門的店舖難不坐食山崩。但同時他們要支付舖租開支,有些商戶因財政考慮,或要欠租。有商戶批評政府的數十萬元資助杯水車薪,希望當局代繳交租金、規定業主寬免租金等。

政府防疫措施再度收緊,健身中心與體育處所難逃關閉一劫。(資料圖片)

多國推「禁迫遷令」

相比政府一直只呼籲業主減租的做法,不少政府顯得更積極有為,使業主在疫情之下須共同分擔社會成本。其中英國的「禁迫遷令」便在疫情之下延長至今年3月,期間業主不能夠將租客迫遷。至於在禁令期間未交妥的租金,則由業主與租客在未來三個月協商處理方法,期望租客或企業能在期間停暫涯過難關,並勸喻有能力交租的租客應如常支付租金。澳洲政府也規定商業業主六個月內不得驅趕租戶。相比之下,香港商戶若然拖欠租金,只能被入稟追討,甚至可能要收回舖位而結業。

一方面,政府可因應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在限定時間內禁止業主強制收回舖位,讓商戶有更多時間及空間與業主磋商出路。另一方面,當局亦能從差餉減免上,為業主設定差餉減免要求。例如政府在去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寬免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其後兩季則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但政府該次寛減對業主並無要求。

香港政府禁止多個行業開門營業,被禁止開門的店舖難不坐食山崩。(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地租主導經濟 經濟結構待改

其實寛免差餇期間,政府應設下條件。例如參考澳洲做法,規定收入大降的商業租戶可享租金寬減,減租幅度與租戶收入下降幅度掛鈎,並允許租戶延交租,限期不可少於12個月。除了強制的立法要求之外,政府亦可從經濟條件上給予業主減租誘因,讓業主分擔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止是寄望業主「行行好心」。

今次事件不止揭示政府在防疫政策上未能幫助商戶,更暴露出租金為營商主要成本的難題,政府應該正視。即使在經濟順境時,商戶負擔高昂租金開支已感吃力,不少利潤都貢獻到交舖租之上,僱主和僱員所得有限。當本港經濟受到疫情打擊,受影響行業的生意僅餘不多,收入大跌,基層市民的工資更形拮据。地產商或業主收取的租金作為營商的最大壓力,本港這種畸形經濟結構,在疫情之下可謂原形畢露。

今次事件不止揭示政府在防疫政策上未能幫助商戶,更暴露出租金為營商主要成本的難題,政府應該正視。(資料圖片/黃穎津攝)

為應對市民短期所需的援助,政府除了要加快保就業計劃發放的速度,也應考慮落實「禁迫遷令」。但要解決經濟問題,最根本辦法始終是經濟結構轉型。以地產主導的經濟模式只會令資源無法合理分配,甚至變成對無產者的剝削,更莫說有限的土地不可能為未來提供可持續的經濟動力。香港應沿創科等方向謀求新出路,而非死守昔日地產優先的經濟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