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收成期」論的無知與自私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上周主持今屆會期最後一次會議後,重提去年的「收成期」論,結果再次引來輿論訕笑。這位在2012年及2016年「零票」當選的保險界功能界別議員希望安享「收成期」,不想年輕人摧毁他及其他中產的奮鬥成果,不能說全錯,只是其「解說」卻給人無知、自私的觀感。政治人物既要有深度,更要有良心,他連番發表類似言論,足見此人毫無長進。
說陳健波無知,是因為他不明白上一代的成功有其特殊背景。「六七」暴動後香港社會經濟面貌不斷改善,許多資質相對平庸、學歷不高的人也可以「上位」。他們的成功當然離不開個人努力,但經濟起飛是不能忽視的重要背景。問題是,現時香港在既得利益阻撓下已失去更新能力,加上經濟結構缺乏轉型,導致階級流動固化,以致年輕人無法選擇事業、上樓難、生活成本高、工時長、薪資低等問題非常尖銳,昔日靠努力改變命運的路徑依賴不易複製。因此,像陳健波那樣漫談「自己建立(成果)才值得自豪」實在太過離地。
說陳健波自私,是因為他彷彿上了岸就只想享福。如果他是普通人,確實無須操心香港的長遠發展,但作為政治人物,眼界就只能局限在保障自己的「收成期」、只求生活安穩嗎?立法會議員是公職,為香港問題發聲、出謀獻策是職責所在,當許多年輕人錯誤地以破壞社會運作的方式宣泄怒氣,從政者是否應該思考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憑藉自身優勢為下一代做些事?
憑藉優勢 重新出發
無可否認,香港的問題非常複雜,既有社會經濟困局,也有政制困局,要克服就必須承受巨大陣痛。但我們並不認為香港的光輝可以就此完結,因為我們還有不錯的條件──香港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有講求理智的專業人才、有良好的法治環境,只要運用得宜,是可以重新出發的。
陳健波不是建制派的核心人物,但在促進香港重新出發上並非毫無影響力──只要他和其他建制派政客不做「應聲蟲」,而是督促政府針對香港的諸多問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香港面貌便可煥然一新。只有改革才能突破瓶頸,創造另一次經濟起飛,讓下一代獲得上流機會,就像陳健波一樣建立自己的「收成期」。